电视摄像记者的剪辑意识
2020-01-17周捷吉林广播电视台
周捷 吉林广播电视台
电视摄像记者在正式拍摄之前,需要将拍摄内容的认知了解作为剪辑意识,剪辑意识的形成有利于提升摄像记者的拍摄质量。制作一档优秀电视节目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保证前期拍摄工作与后期剪辑工作具有相同的重心。对摄像记者的剪辑意识进行充分利用,有利于提升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继而满足社会群众的实际需求。
一、电视摄像记者剪辑意识匮乏的原因
(一)剪辑素材整理困难
电视摄像记者对指定的拍摄内容进行拍摄以前,需要具有完整的拍摄思路,只有这样才可以体现拍摄的重点,否则会消耗大量的拍摄资源和拍摄时间,同时导致拍摄素材之间不存在关联性。同一个拍摄场景由于拍摄重点的不同,产生了多样化的拍摄方法,如果摄像记者不能充分理解拍摄主题,会导致拍摄内容与电视节目的风格严重不符,继而弱化了电视节目的拍摄效果。部分摄像记者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会依据个人喜好进行个性化的拍摄,造成拍摄的内容过于集中,例如,某一个镜头的停留时间过长,不能够凸显电视节目的主旨,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由于拍摄环境的复杂性,会呈现多元化的电视节目画面,导致观众的注意力被分散,无法集中精神关注节目主题。拍摄内容较为混乱,拍摄素材的层次不清晰,所以虽然摄像记者拍摄了很多关于主体内容的素材,但是由于缺乏关联性,导致群众丧失了观赏兴趣[1]。
(二)剪辑画面存在差异
由于部分电视拍摄记者没有强烈的剪辑意识,导致拍摄内容过于随意,缺乏完整的主题,在拍摄过程中缺乏自主思考,没有考虑到拍摄场景之间的联系,这种拍摄方法对电视节目后期的剪辑处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造成后期剪辑工作量加大,除此之外,部分拍摄记者在拍摄时缺乏完整的结构思路,由于拍摄场景的不同,其拍摄的光线等因素存在差异,画面转换过程缺乏衔接,同时画面动作存在不协调发展的现象,例如运动画面的镜头不容易背被捕捉到,如果缺乏整体的拍摄节奏,会影响画面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增加了运动拍摄的难度,如果缺乏优良的剪辑意识,没能掌握好拍摄角度,会大大降低拍摄效果。
二、电视摄像记者具备剪辑意识的意义
(一)凸显拍摄主体,丰富画面层次
摄像记者在正式拍摄电视节目前,需要对拍摄内容进行充分的认知了解,并且可以根据此次的拍摄重点,确定拍摄主题和拍摄方法,将拍摄中心凸显出来,不断丰富电视节目的画面层次感,在同一电视节目中选取主题相同的拍摄内容,会给电视节目创造良好的观看效果,剪辑意识的强弱会给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带来不同的影响,剪辑意识会对节目的风格、色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拍摄时需要考虑到拍摄的中心,面对不同的拍摄场景需要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确保电视节目的整体性和流畅性,同时便于整合拍摄资源。因此,电视拍摄记者只有具备良好的剪辑意识,才可以保证剪辑资源的合理使用,促使拍摄内容更加丰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
(二)确保拍摄内容的主题意义
电视摄像记者可以在拍摄现场利用剪辑意识,善于观察与节目主题内容相关的拍摄场景,然后对其进行随机的拍摄记录,随机拍摄出的画面内容具有不拘一格的画面层次感,一般会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拍摄效果,拍摄记者想要实现这种拍摄效果,就需要对拍摄主题具有明确的掌握分析,这样才能够在拍摄现场中拍摄出优良的电视画面,缺乏剪辑意识的记者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到需要拍摄的内容中,不会关注其他的拍摄画面,致使拍摄效果略微刻板,会对对画面的流畅性产生影响。通过对拍摄现场进行详细记录,有利于整合各种拍摄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三)促进电视节目的风格统一
电视节目编辑思路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专题节目制作形式的多样性,例如有抒情式、散文式等。电视节目的编辑人员根据自身编辑特性,促使专题节目的节奏各有不同。如果电视摄像记者具有强烈的编辑意识,就可以熟练掌握电视节目的整体脉络,促使电视节目更加协调统一。拍摄记者需要根据拍摄主体,对拍摄内容进行简单构思,突显人物的情感意识。同时,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这种拍摄风格。然后对灯光、构图等方面保持统一,保证制作出的电视节目更加协调统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摄像者的剪辑意识,对于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剪辑意识的匮乏,会致使制作电视节目出现很多问题。所以,作为电视摄像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拍摄方法和拍摄思路,保证电视节目的通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