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编辑做好传统文化传播的策略

2020-01-17苏丽月云南科技出版社

环球首映 2020年9期
关键词:受众传统文化

苏丽月 云南科技出版社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传播是编辑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当今融媒体时代,编辑工作从理念到方法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对做好传统文化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融媒体背景下做好传统文化传播,是新时期编辑工作必须重点研究的新课题。

一、融媒体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优势作用

(一)传播途径的便捷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融媒体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信息传播的便捷性。融媒体依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实时传播,方便受众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的接收。这种便捷性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时效性更强,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融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做到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融合。这不但符合现代社会对个性化阅读的需求发展,而且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与传统文化形式的多样性高度契合,可以更加完整全面、直观生动的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传播内容的具象性

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通常以文字为主,或者是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融媒体传播可以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音频、视频、动画、3D、VR等,能够使传播的内容更具象,引起受众更浓烈的兴趣,从而深入了解传播内容,潜移默化濡染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当前编辑工作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不足

(一)编辑选题方面思路不够宽阔

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类型丰富。但当前由于部分编辑对传统文化认知不够系统全面,在选题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及传统文化,往往习惯于在“四书五经”等典籍或者“唐诗宋词”等篇章方面做选择,而忽视了传统艺术、民间民俗、民族文化等,尤其是具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选题项目,造成传统文化传播工作在选题上显得单调重复,同质化严重,影响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二)内容选择方面甄别不够严谨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和发展,可谓包罗万象,洋洋大观。我们必须客观的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甚至是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相背离。部分编辑在内容选择方面,不能正确辨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或以古为上,全盘照搬,或另类解读,博取眼球,降低了传统文化传播的专业性和严肃性。

(三)呈现形式方面单一、滞后

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图书等,在呈现传统文化时,通常形式单一。其内容受到不同媒体的特性制约,如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如电视,制作周期较长,播放时间固定;如报纸,受版面限制,可呈现范围局限;如图书,受出版周期影响,较为抽象和滞后。

三、融媒体背景下编辑做好传统文化传播工作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一直在进行之中。传播传统文化,要遵循发展性原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紧密结合,重视发掘传统文化中时代元素,体现出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发展特色。

(二)大众性原则

传统文化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编辑工作要认识到受众群体的特点,从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出发,做好传统文化传播的题材、角度、内容、方式等选择,避免出现晦涩难懂、曲高和寡现象,让传统文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得以呈现。

四、融媒体背景下编辑做好传统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要对传统文化传播进行准确策划定位

编辑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策划定位,是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编辑工作提供了海量的资源,编辑需要做好策划定位,既要策划传统文化专业书籍,为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提供资料;又要策划面向大众的普及型读物,突出传统文化的思想引导和艺术审美等教育功能,促进传统文化在大众之间的传播。

(二)要提高编辑融媒体传播意识和技术

融媒体的发展已经引发了编辑工作的深刻变革。编辑要充分认识到并利用好融媒体显著的技术优势,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向多样化、全面化方向发展。如一些媒体摄制短小精炼的视频,以独特视角展现传统文化的细节,让受众在短时间内便能够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如一些媒体在春节期间开展“发红包”“集福字”“猜灯谜”“快闪”表演、庙会直播等活动,不但使传统民俗的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而且优化了受众的体验,扩大了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影响力。

(三)要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

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呈现出众多新特点,因此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工作新的发展要求至关重要。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市场思维,编辑要能够敏锐的把握到市场变化,及时抓住时机推出相应的传统文化产品,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以受众为中心,建立受众思维,编辑要研究分析受众真实需求,推出具有层次化、个性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实现与不同受众群体的精准对接,提高传统文化传播的效率。三是要以质量为根本,建立精品思维,编辑要从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高度,在工作中求精、求细,把传统文化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更多的发掘出来,努力打造出传统文化传播的精品项目。

传播传统文化是新时期编辑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融媒体背景下,编辑工作要以更高的站位去认识传统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及时更新理念,创新方法,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化自信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受众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