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措施分析
2020-01-17沈巍绍兴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浙江绍兴312000
沈巍(绍兴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浙江 绍兴 312000)
0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项目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和全方位地控制和管理成本。在具体的施工项目管理中,合理管理项目成本,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1]。
具体而言,应根据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力求更加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及财力,取得较好效益。现在往往是贪婪的施工企业吹嘘最多,或是资金短缺的建设单位大规模建设非正常低成本工程,造成建筑市场混乱,使得市场秩序生变[2]。通过改革,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国家资金,节约社会财富。
1 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建筑成本管理体系还是政府计划模式,通过建设项目的销售计划,形成计划的价格。1984年,施工项目投标制度生效,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开始打破传统模式,但形式被改变,内在却如往常。预算定额的法律地位并没有改变。90年代初,国家主管部门推出“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报价、价格竞争、加强动态的管理”的改革思路,但是改革进程十分缓慢。自90年代后期到现在,我国关于建筑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配额制度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部分材料的价格逐步放开,材料价格调整已经允许,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2001年初,国有建筑企业宣布逐步转型,面向市场,大部分省市在全国限额管理模式下出现历史性转变,数量和价格分离,单报价提上日程。
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 政府参与过多
建国初期施行的是计划经济。建筑行业的原材料、设备等价格由国家控制。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市场的独立性、自主性加强,对原有建设项目管理带来强烈冲击。政府参与,使决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市场真正的价格水平被严重忽视。
2.2 竞争机制不完善
在现有经济体制下,竞争机制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包括建筑业。目前,建筑业的竞争机制占据主导地位,但项目成本管理模式的竞争机制还不完善。建筑项目的主要方式是工程招标,价格是工程投标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在价格计算方法上不科学,不利于公平竞争。也有企业无序竞争,诋毁现象层出不穷,不正当竞争情况加重。
2.3 从事造价人员的素养不高
从事人员需要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备高素质的管理经验。但是,当前人员的专业技能相对来说不够强,不能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完成任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3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转变造价管理部门的职能
转变管理职能部门,明确工程造价管理主体必须在相应的改革措施基础上,确定工程项目成本的范围。成本管理和投标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当前重点应放在定额管理上,继续完善管理办法,对价格进行调整,对物料价格信息动态管理进行调整。
3.2 变计划价格为指导价格
关于价格问题,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的阶段,价格差异是开放的,实行“量”“价”分离。以指导价格作为标准的限额控制,改变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规范建筑市场。国家或地区统一定额,适应分离“数量”“价格”要求,实施指导价格,包括建筑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必须严格执行费用的计算规则和程序,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3.3 变指令性取费及其费率为指导性指标
国家逐步放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这个问题是非常敏感和复杂的,需要有计划地一步一步推向市场。对于技术非常复杂的工程,可制定浮动定额费率,规范各种收费基准和费率。
3.4 提高业内人员的素质
建筑成本预算被认为是一门科学。但实际情况是,对很多从事项目成本的员工,并非其主要工作。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削弱成本管理的作用。因此,提高造价人员的价格理论和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4 结语
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新的事物。它包括了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从图纸、现场施工、竣工、验收、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承包人)、设备和材料的规划的方方面面和完整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要控制一个项目投入的资金不超过原本的成本计划,更是要积极去合理、正确地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以此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