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舱石稳!排头兵强!黑龙江粮食喜获十六连丰!
2020-01-17张桂英
□ 文/张桂英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在有效克服了春季干旱、苗期低温、夏季农田内涝等自然灾害影响之后,今年我省粮食生产再夺丰收,总产达到1500.6亿斤,喜获“十六连丰”。
今年,全省上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使命,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切实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大事要事和政治任务来抓,稳面积、稳产能,调结构、优供给,增绿色、上品质,优效益、促增收,全面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五个方面全力发展粮食生产,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围绕结构调整抓生产。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第一时间将生产者补贴政策、扩种大豆、休耕轮作等政策信号传递给农民,科学指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全省大豆面积增加1068万亩,占全国增加量的77.3%。
围绕绿色兴农抓生产。坚持利用保护并重,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用“绿色”生“金色”,让农民赚上“生态钱”,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和发展后劲。全省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到8100万亩;在15个县(市、场)落实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432.4万亩;“三减”面积超过4000万亩,施用化肥折纯量同比减少1.52万吨,农药总用量同比减少2000多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超过了50%。
围绕质量兴农抓生产。大力推广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玉米大垄双行及免耕播种、水稻智能浸种催芽等栽培模式和大机械免耕播种、精量播种、测深施肥等技术措施。全省大田播种和水田插秧均比历年提前3天-5天,是近年来春播动手最早的一年,各种农作物都严格按照农时标准,播(插)在了丰产期,在抢农时上实现重大突破。
围绕技术指导抓生产。印发《2019年全省农作物高产优质品种种植区域布局》,制定《全省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汇编》等一系列文件,为高标准开展春耕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成立16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建设了千公里科技示范带,高标准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到370个。省级农业专家指导组按市(地)分片负责指导服务,对农民进行农作物品种展示和栽培技术推广,提高技术到位率。
围绕抗灾自救抓生产。春耕期间,我省通过实施免耕播种、坐滤水种等措施,战胜了中西部地区局地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苗齐、苗全、苗壮,苗情总体好于上年同期。先后六批次派出工作组,积极指导各地抢排田间积水,加强田间管理,强化病虫防控,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今年粮食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