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定量参数预测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的价值

2020-01-17武雅琳刘颖马菊香韩丽珠叶兆祥

中国肿瘤临床 2019年19期
关键词:肌层分级病理

武雅琳 刘颖 马菊香 韩丽珠 叶兆祥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56.8%[1],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肿瘤的组织学亚型、病理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决定EC的治疗计划及预后[2]。目前,诊断性刮宫是术前确定EC 分级的主要方法,但其存在盲目、有创、因取样少不能反映病变整体而导致漏诊、误诊的缺点[3]。MRI具有多序列、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及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其中DWI 可反映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并通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量化其运动受限程度,对EC 术前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EC不同病理分级间各常用MRI 参数的区别,以期为术前鉴别高低级别EC 建立简单有效的判定标准,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1月188例经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EC 患者的术前MRI 图像及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为26~76岁,平均年龄54岁。排除标准:1)术前行放疗或化疗;2)图像资料不全;3)病灶太小或图像伪影重影响测量;4)MRI检查与手术时间间隔超过15天。

1.1.2 MRI 检查设备 采用GE1.5T Medical Systems Signa HDxt 扫描仪(美国GE 公司)及8 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患者检查前至少禁食8 h,仰卧位正常呼吸进行扫描。参数如下:1)横轴位及矢状位T2(FS)FRFSE序列,视野(FOV)42 cm/36 cm,矩阵160×160,层厚为7 mm/6 mm,层间距1 mm,激励次数(NEX)为2,TR为4 560 ms/3 400 ms,TE为102 ms;2)横轴位及矢状位DWI,FOV为42 cm/36 cm,矩阵128×128,层厚7 mm/6 mm,层间距1 mm,TR 为4 800 ms/3 600 ms,TE为72 ms,b值为0、800 s/mm2。

1.2 方法

1.2.1 MRI 图像分析 所有MRI 定量参数均由2 名放射科医生在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共同商讨测量完成。参照DWI在T2WI 3个垂直平面测量肿瘤和子宫(包括宫体及宫颈)的主要直径,使用椭球公式V=4π×a×b×c/3 计算肿瘤及子宫的体积及其比值(neo⁃plasm/uterus volume ratio,N/U)。利 用GE 工 作 站Functool 软件包生成ADC 图(b 值为800 s/mm2)进行ADC值测量,结合矢状位T2WI在肿瘤最大横截面及相邻两层面分别绘制椭圆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病灶的ADC 平均值(ADCmean),ROI 尽可能包括更多的病灶信息并避开边缘、囊变、坏死、出血及正常组织。根据离散系数(coefficient vari⁃ance,CV)公式,CV=s/x 计算ADC 值的CV(CVADC),在矢状位图像测量子宫肌层的ADC 值,注意避开子宫肌瘤及腺肌症;在轴位图像右侧闭孔内肌及臀大肌面积最大的层面测量两者的ADC 值,尽量避开脂肪间隙及血管;参比部位均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根据rADC子宫肌层/闭孔内肌/臀大肌=ADC病灶/ADC子宫肌层/闭孔内肌/臀大肌计算得出3 处ADC 比值(rADC)。最后对肿瘤体积、N/U、ADCmean、3处rADC及CVADC进行分析。

1.2.2 病理分级 手术病理切片均由本院2 名病理科医师共同评估。根据EC组织学分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及非子宫内膜样腺癌亚型。根据子宫内膜样腺癌的FIGO分级分为G1、G2、G3级。由于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低、侵袭性强且预后差将其归为G3。由于G1预后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G2和G3,因此将G1归为低级别组,G2和G3归为高级别组。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及MedCalc 19.0.7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对连续变量进行分析,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参数建立联合预测模型。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188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162 例、非子宫内膜样腺癌26 例,FIGO 分级中G1为64例、G2为68例、G3为56例。

2.2 不同病理分级间MRI定量参数分析

不同病理分级间MRI定量参数分析见表1。N/U、ADCmean、3 处rADC 在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DCmean、3 处rADC 随病理分级的升高逐渐降低,肿瘤体积随病理分级升高逐渐升高,但在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间CVA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

2.3 高、低级别EC间MRI定量参数及各参数ROC曲线分析

除肿瘤体积及CVADC在高、低级别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在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高级别组的ADCmean及3处rADC均低于低级别组,而N/U高于低级别组(表2)。对各参数单独行ROC曲线分析,其对高、低级别EC的预测效能见表3、图1。其中rADC闭孔内肌的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灵敏度为83.90%、特异度为65.60%。通过ROC曲线对4个参数进行成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1 不同病理等级间MRI定量参数分析(中位数)

表1 不同病理等级间MRI定量参数分析(中位数)(续表1)

表2 高、低级别EC间MRI定量参数分析(中位数)

表3 各参数ROC曲线分析

图1 各独立定量参数的ROC曲线

表4 成对比较各参数ROC曲线有差异的组合

2.4 建立联合模型

将ADCmean、N/U、rADC子宫肌层、rADC闭孔内肌及rADC臀大肌经Logistic 向前回归被纳入方程,N/U 及rADC子宫肌层进入方程式内。该逻辑回归模型的方程式为:Logit(P)=4.984+6.272X1-7.646X2(X1 代表N/U;X2 代表rADC子宫肌层)。ROC 曲线分析显示,N/U 联合rADC子宫肌层对高、低级别EC 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为0.777,当N/U>0.11、rADC子宫肌层<0.65时诊断高级别EC的灵敏度为70.97%、特异度为76.56%(图2)。

图2 联合模型的ROC曲线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近年来,中国EC的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研究指出,对于G1且无深肌层浸润(浸润深度<肌层厚度的50%)的患者,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其生存率,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对于该类患者不建议行淋巴结清扫[4]。因此,准确判断EC病理分级至关重要。

多项研究显示,ADC值具有预测恶性肿瘤病理分级的潜能,包括脑肿瘤[5]、肺癌[6]、肾癌[7]等。目前,ADC值对EC病理分级的预测仍存在争议。Nougaret等[8]研究显示,G3的ADC最小值及多个百分位数显著低于G1和G2;Woo等[9]研究证明,ADC值的部分参数可区分高、低级别病变。不同研究中同一级别EC的ADC值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采用不同扫描设备所致,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具有相同的趋势,ADCmean随病理分级的升高逐渐降低,高级别EC的ADCmean显著低于低级别,原因可能是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EC微环境肿瘤细胞密度增大,细胞外间隙变小,水分子运动受限加重,导致ADC值降低。另有研究显示,不同病理分级EC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10-11],可能是样本量太少导致。

在临床应用中,ADC值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个体差异以及MRI检查参数等,这也可能是对ADC值研究存在争议的原因。因此,有研究[12]提出“相对ADC值”概念,即rADC=ADC病灶/ADC参比部位。已有研究[12-13]证实,rADC在鉴别子宫良恶性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利用其预测EC病理分级的报道尚且较少。本研究参照既往文献[12,14],采用正常子宫肌层、闭孔内肌及臀大肌作为参比部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理分级EC的3处rADC值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鉴别高、低级别EC效能最高的是rADC闭孔内肌,可能是因闭孔内肌相对臀大肌信号更均匀,不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并且距子宫内膜病灶较远受其影响较小。

Nougaret等[8]研究显示,N/U>25%与肿瘤G3分级有显著性相关(P<0.001)。本研究显示,EC不同病理分级的N/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N/U鉴别EC级别的诊断效能较低,且不同分级间的N/U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可能是因多数病例合并平滑肌瘤,导致测量子宫体积误差所致。本研究亦显示,不同病理分级间肿瘤体积无显著性差异,可能是由于高级别肿瘤更倾向于替换性生长模式(肿瘤替代正常组织),而低级别肿瘤更倾向于膨胀性生长,因此高级别EC的N/U更高,该结果与Bonatti等[11]的研究相符。

CVADC反映病灶ADC 值的均质性,CV 越大,组织微结构越不均匀;反之微结构越均匀[15]。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CVADC高于良性,反映恶性肿瘤的组织微结构不均匀性增加[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EC 不同病理分级间的CVADC无显著性差异,可能是仅测量肿瘤最大横截面及其相邻层面的ADC 值所致,CVADC不能反映病变整体的特征,后期需行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中EC高、低级别组间的N/U、ADCmean、3处rADC均有显著性差异,ROC曲线分析显示,单一指标预测效能不能较好地兼顾灵敏度和特异度,因此联合应用多个指标进行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777、灵敏度为70.97%、特异度为76.56%。

综上所述,MRI 定量参数对术前预测EC 病理分级具有一定的价值,有无创评估其病理分级的潜力,其中N/U>0.11 联合rADC子宫肌层<0.65 可对高级别EC进行预测,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猜你喜欢

肌层分级病理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