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教学模式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2020-01-16严露肖黎明

教师·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变革时代教学模式

严露 肖黎明

摘 要:文章作者揭示了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历程,探讨了5G时代教学模式如何对教师教育的改革进行引领等问题,并对教师教育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供同人参考借鉴。

关键词:5G+;教学模式;教师教育;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G434;G64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1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2-0098-02

一、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5G通信时代正飞速来临。5G的来临标志着社会各个领域将会因为科技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变化,而作为国民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育,其变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此期间,教师教学模式必将率先发生蜕变。对教师来说,学习新教学理念并形成新教学模式,对其职业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本文着眼于5G技术的应用,分析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历程,以此推测5G时代教学模式的变革方向,最终为政府、学校、教师群体提供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的教育改革启示。

二、5G时代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当代社会,教学模式的理论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但其实践的发展却不能与之媲美,究其原因便是科技领域的实践效果难以跟上教学模式理论发展的步伐。为此,我们必须探寻更高层次的新技术,使之与现今教学模式相匹配,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5G时代的来临标志着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以“万物互联”为基础的5G技术正是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是能使教学模式焕发新光彩的科技载体。而教师也应当随着“5G+”应用设施的投入使用,不断完善其教学模式,使其立足于当代瞬息万变的科技之上,与社会共同发展,成为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鉴于此,在5G沉浸式超大智能网络来临之际,探析怎样从教学角色、理念、方法、内容等多个方面塑造新生的教师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三、“5G+”教学模式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引领

随着5G基础网的广泛应用,5G技术将被布局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在此期间,教师须更先一步学习5G教育技术,依靠“5G+”各类教育应用设施在教学角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层面真正实施教学模式的理论,生成“5G+”教师教育。

(一)教学角色的变革:从“学校教育”转向“社会同侪”教学模式

在5G时代,教师教育的定义范围扩大,教师不再只是师范院校的产物,社会的每一领域有一技之长的工作者都能成为教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内涵和范围扩大:科学家可以变革为教师,通过5G应用设施开展线上全程实验训练教学;地理学家亦可变革为教师,带领广大学生开启全息3D互动的世界地理探访式教育;经济学家亦变革为教师,通过5G高速网实时指导学生接触全球经济圈,让学习者能享受到与金融大师共指点经济大山、挥斥数据方遒的学习乐趣。

这一时代,社会各个行业的大师都能成为教师,教导学生真才实学,促进社会发展。教师角色也将会发生重大转变,社会将达到“每一个学习者既是学习者,又是教师”的良好态势,助力教学角色从“学校教育”模式转向“社会同侪”群体教学模式。

(二)教学理念的变革:从“知识供给者”转向“知识学习者”教学模式

当代社会“人们总是热衷于将新技术不断地运用到学与教的变革中来,但又不断地失望并转向新的技术”,且不能在教育领域做出突破性的成绩。而5G时代的到来,把科技与教育结合,生成跨界融合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能有效地解决知识无法交互学习和有针对性地传递给学生的教育難题。同时,教师可以及时通过5G超高清网络学习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分享多元化学科知识和更有效的教学技能,助力跨界学习、深度学习。在这一海量数据的作用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从知识“供给者”转向“学习者”,教师通过不断追求新知识,形成与名师交流、与教育共进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之间教学合一、教学相长,进而大规模地培育适应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教学方法的变革:从“经验导向”转向“科技驱动”教学模式

人类社会历经各个时代,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学模式”也从最初的“经验导向”教学模式转入“科技驱动”教学模式。随着“5G+”智能网络,VR、AR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虚拟现实、全息3D情境和高端智能化科技的基础上,“科技驱动”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能通过各种智能教育应用设施接触时代教育前沿,及时学习最新教育技术,内化新兴教育知识并将其融合运用,创新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方法更新、变革,形成多类高端智能教育方式,使学生体验新兴教育课程和学习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转变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也将促使教学模式产生质变。

(四)教学内容的变革:从“单一传授式”转向“多元互动性”教学模式

前人认为,5G时代“教与学场域界限逐渐弥合,教师的知识权威被显著消解,学生的文化反哺能力显著提升,师生关系开始转向学伴关系”。而其首先表现为教学内容的转变:其一,教师将接触和教授更丰富的教学内容,突破自身学科界限,跨越“单一学科”教学,转向“多元学科互动”教学。时下,5G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建设新型朋辈教学模式,教师也将从单科知识传授者变革为传授、共享知识与学生为伴的多元学科同侪者。其二,教师也将在“5G+”智能AI、大数据服务教育应用设施的协助下精准定位自身知识的不足之处和所教学生的不同学习特征、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学习兴趣,从而助力其精准化、个性化教学服务。为学生量身定制多元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教学内容,组建多种个性化的“学习共同体”,建构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以“学”定“教”成为可能,教师教育也会更具“智慧性”。

四、基于“5G+”教学模式对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建议

5G时代,教学模式的变革对政府、学校、教师自身构建多元、共创、协同的生态技术型教师教育体系有着深刻启示,助力各类院校培育“助力学生未来梦”的“智慧型”教师。

(一)多元共创“引领型”政府,为公众创新教师教育提供政策援引

在5G即将到来的今天,政府层面需有所行动、有所作为。在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强国表示肯定和支持。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也纷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陆续开展“5G+”互联网的部署工作。在教育领域,政府所采取的行动政策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各级政府需做好妥帖、全面、完善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和“5G+”新科技软件工具,以“先导”带领“后效”,建设国家级、省级、县级区域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形成数据共享、教育共赢的“三级”网络教师资源库。其次,政府要加快建设本区类型多样、互联互动远程教育平台,构建线上教育、线下指导的新型OMO教师教育,满足民众的教育需求,提升全民综合素养。再次,政府更要加强对“5G+”高新教育模式的政策宣传,为地方建立区域特色教育平台并提供优质教师教育服务,从而更便捷、更大规模地宣扬本区特色教育文化。

(二)多元共创“智慧型”学校,为校园共享教师教育提供知识交融

5G时代,各类院校为培育促进时代深入发展的优秀师生,须做出行动。首先,跟随时代发展更新校园教育设施,引进VR、AR等可穿戴设备,在课堂中创设沉浸式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情境教学环境和与时俱进的校本课程,培育校园独特文化,提供“5G+”全面教育服务资源。其次,开启“5G+”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广连接的移动泛在物联网教育,让各科教师都能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共享学科知识。学生也将不受专业、科目的限制,打破时间、空间、内容和教育资源有限性的限制,线上学习各种校园课程,享受跨界学习、融合学习的乐趣。再次,通过“5G+”智能网络开启校际联盟,融合校际专家在线讲座、同行观摩互动教学、校际网络教学技能大赛,提供交融性的高端知识,形成教师共享教育知识、互补互助教育技能的良好局面,以创设“5G+”新时代“多对多”交互共享的“智慧型”教师教育教学,促进教育机会更加公平、公开、公正,全体师生能共同进步,共创“智慧型”院校。

(三)多元共创“全能型”教师,为学生接受教师教育提供教学引导

任何时代,教师的最主要的任务都是教书育人。而要想教育“爱学”“敬学”“诚学”“实学”的学生,培养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5G+”各类智能应用和认识并严格遵守新时代网络相关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人才,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更要有超前的教学思维、高尚的教学品质、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能力。首先,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和研究的思想,不断学习5G时代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新型教育。其次,教师须拥有突破专业学科领域的“跨界思维”。只有跨越了学科界限,才能突破自我,带来全新的教师教育。再次,教师最应具备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四有教师”看齐,关爱学生。

五、结语

在新时代,5G应用将成为引领我国经济与民生发展的新动力,推广和普及5G是大势所趋。教师也须终身学习,以教导出新兴人才,加速重构5G时代教师教育的体系,使教学模式更具创造性、智慧性、多元性,进而与5G时代接轨。要达到以上目的,须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通过政府、学校、教师运用以“5G+”为基础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VR/AR全息教学,不断充实教育教学的角色、理念、方法、内容和政策,塑造新时代“智慧型”教师,进而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学生,促进教师教育变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 敏,李 勇.软件定义5G网络:面向智能服务5G移动网络关键技术探索[M].武汉:华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

[2]丁玉斌,董志雄,舒 艾.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转型与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1):14-18.

猜你喜欢

变革时代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变革开始了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