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怎么开展问题化教学
2020-01-16刘玉萍
刘玉萍
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论及“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时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可以将每一个陈述都当做是对某个问题的反应或回答,而要理解这个陈述,唯一的办法就是抓住这个陈述所要回答的那个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问题”似乎只是老师为了讲授理论性知识铺设的一个环节,学生很少将知识与具体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而且事实性知识也没有为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训练机会。
传统教学情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丰富,但缺乏解决具体情境中新问题的能力,更不会形成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问题化教学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教学问题集)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与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实现其对课程内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
随着问题化教学在新型课堂中的推广,生物教学也逐渐出现了朝这种新型教学方式转变的趋向。生物课堂开展问题化教学大体从问题是否基于课程标准、问题是否能体现思维难度的提升、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思考这三个维度出发。首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注意仔细斟酌問题的提出以及问题的解决。问题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知识问题化,能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其次,教学过程以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教学活动多样化并根据情况动态调整,提供助学支架,促进学习者解决问题;最后,从多角度评价学习者的整体表现,切实做好课堂调整。另外,我们采用理科教学的问题化模式,导学案设计成旧问题回顾、探究新问题、解决疑难问题、发现问题四部分。从基础问题引入,循序渐进,设计一系列问题集,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问题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结合生物课新颖、丰富、有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一节课创设良好的开端。生物问题的创设应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主,只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生物的概念和现象来源于生活,但是很抽象,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血液循环等知识难于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能年龄段学生的思维层次和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激“疑”,将“疑”设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让学生在“疑”中探究、在“疑”中发现,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做到精辟而具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内容清新而有趣。问题的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可以通过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入构建,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递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血液及血液循环,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探索、归纳、比较、总结,找出现象背后的理论和概念,将知识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
三、教学片段分析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课时,由于相关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很容易把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原料混合在一起。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别两者的不同及联系,课堂教学采用问题化教学展开,让学生真正思考其中的关系,参与到课堂中去。
问题设计
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有哪些?
2.《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这个实验产生了什么?需要什么条件?
3.《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这个实验产物是什么?需要什么条件?
4.《范海尔蒙特栽种柳树实验》这个实验原料是什么?产物是什么?
5.综合以上三个实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原料有哪些?条件是什么?
6.光合作用前后气体是如何转变的?物质是如何转变的?
7.有机物里有什么?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四、问题化教学的反思
问题化教学不仅能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善导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而且还能教给他们解题的技巧,指导他们学会反思、构建、提问、元认知地整理生物学知识,使生物学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条理化、网络化。要让学生学会如下几个问题的反思:这个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呢?应用了哪些知识?是怎样想到这种解决方法的?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这样可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创新。
众所周知,学会去问问题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具有这种意识的人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纠正错误,不断进行探索,其知识和能力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在问题化教学当中,教师应注意问题的重复和再现,每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反思本章的知识体系,即通过整理使本章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这个过程能使学生经历“由深到浅,由浅到深”的过程,重点反思掌握规律性知识、应用性知识、特殊性知识,同时形成对问题的评价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其次要把问题的创设作为检测的手段,通过问题的测试,了解学生在某个阶段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选择了恰当的学习方法,提出调整补救方案,改进师生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