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化学学业质量评价的思考

2020-01-16高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化学教学质量

高霞

新课改强调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建立一种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我们教育者追求的目标。化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应当在理论思考与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搞好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高质量的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着重考虑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还要全面考虑教师上课时所扮演的角色、采用的教学方法等,尤其要准确掌握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提高学生成绩,就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绝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而应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每分每秒,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实验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学科教学质量一大关键。

(1)充分理解新课标内涵,提高认识,落实要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适当降低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强化实验探究,增加实验数量,注重形式多样化、贴近生活和富有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内涵,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通过创设情境、自编实验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化学实验的完成、化学知识的习得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德交错进行,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实现了课堂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先示范规范的实验仪器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提醒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强调实验安全问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做好习题的分类与筛选,提高训练的实效

习题训练是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为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要做好习题的分类与筛选,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不要题海战术,不盲目追求题目的难度。练习题要做到分量适当,难度适中,题目典型,一题多变,使学生真正地做到举一反三,做一题通一类。

五、“培优补弱”,因材施教,注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引导

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其既有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意识地采用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培优补弱”,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六、加强备考复习,提高化学成绩

备考复习,是在最后阶段提高化学成绩的关键环节。在复习中要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立足课标,依据教材而高于教材,力求抓住五点。

(1)知识点。充分利用教材,落实每一个知识点,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网络,让知识系统化。鉴于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因为化学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而失分,复习中要特别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性要求,对学生书写、表达中的错误予以及时纠正。

(2)考试点。教师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与检测”,紧紧围绕其中所列的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指导。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究近三年中招试题,分析每一个考点在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及考查形式。

(3)能力点。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考点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特别是实验探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4)德育點。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及我国科学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贡献。

(5)实际点。要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保等方面的实际,时刻关注时事中的化学事件,实践“化学走进生活,生活走进化学”的理念,对“低碳生活”等热门话题予以关注。

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化学教师不断学习、认真实践,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扎实地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探究能力的提高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化学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