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赛大峡谷 雪豹追寻纪实
2020-01-16彭文东
彭文东
7月27日一早,我与两同伴从成都双流机场出发飞往青海玉树巴塘机场,出巴塘机场见到了我们的藏族向导义西及他的侄儿,他们向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并告知前往此行目的地雪豹之乡昂赛还有5个多小时的车程。昂赛乡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东南部,面积1924平方千米,人口以藏族为主。为保护当地物种的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每年限制2000人次参加自然体验。坐着汽车自东向西几番波折后,昂赛乡独特的丹霞地貌逐渐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该地区独特的地貌,是由近水平巨厚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等作用形成的,是唐古拉山脉与横断山脉过渡地带鲜有的地质景观,也是三江源区域甚至是青藏高原发育最完整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昂赛乡,入住建在澜沧江边的专用集装箱藏民接待家庭义西的家中,我们的集装箱临时家庭的内部干净整洁且卫生。匆匆收拾好行李后,我与其中一朋友一路去拜访了雪豹专家Susanna,我们与她进行了礼节性的交谈,参观了工作站里雪豹图片及Susanna电脑中的雪豹图片。
来昂赛前,就听说该地生物多样堪称“一本高原生物百科全书”,这里不但有胡兀鹫、白马鸡等70多种鸟类,还有岩羊、白唇鹿、棕熊等十几种野生动物,甚至还是“雪山之王”雪豹的家乡——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理站提供的资料,现昂赛大峡谷共有雪豹40多只,为此我多次与此行有关联的优秀向导才仁尼玛、藏族向导义西、雪豹专家Susanna、昂赛乡党委书记扎书记等联系,希望他们能帮助我们寻找到各种动物及告知我们来昂赛大峡谷的注意事项。
7月28日,我们在义西及他的侄儿才仁尼玛的带领下,去寻找胡兀鹫。胡兀鹫是鹰形目鹰科胡兀鹫属的鸟类。由于其嘴下吊有黑色胡须,因此人们又俗称它为胡子雕。在经历大雨和冰雹,并摔坏一台相机后,我们一行终于找到了一处胡兀鹫,一下发现了三只胡兀鹫。就在我们拍得不亦乐乎之时,义西突然指着远处的山坡说:“雪豹!”我和同伴立马望向了义西手指的方向,大约1公里以外的山坡上,借助高倍望眼镜和相机,我们才勉强辨认出有一个米粒大小的雪豹影子,遗憾的是雪豹只逗留了片刻,就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
雪豹,大型猫科动物,全身灰白色,具黑色斑纹;尾粗大,具环纹。体长110~130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38~75千克。栖息于海拔2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和山地针叶林缘,为分布海拔最高的食肉动物之一。雪豹有固定洞穴,独居,多在晨昏活动,以伏击方式捕食山羊、岩羊、斑羚等各种高山动物,偶袭击牦牛群,咬倒掉队的牛犊。因其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亦被人们称为高原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雪豹数量正急剧减少,现已成为濒危物种。在我国,雪豹的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被列为Ⅰ级保护动物。雪豹起源于青藏高原腹地,分布遍及青藏高原及其周边12个国家和地区,而玉树境内的雪豹适宜栖息地面积超过7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最重要的雪豹棲息地之一。听才仁尼玛介绍,来的人里面若能看到雪豹,运气已经是顶好的了,所以虽然拍得很小,但是大家依然很激动。
第二日,尽管存在概率较小问题,我们决定继续寻找雪豹的身影,途中我们偶遇了一群白唇鹿。白唇鹿体型高大,体长约两米,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鼻端两侧、下唇及下颌白色。在臀部尾巴周围有黄色斑块,因此当地人也称它为“黄臀鹿”。雄性白唇鹿具角,角的主干扁平,故也称其“扁角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栖息地海拔3000~5000米,植被主要是高山针叶林和高山草甸。仅分布在青藏高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白唇鹿是一种古老的物种,被称作“青藏神鹿”。可能是“神鹿”带来了好运,在我们去热情村的一个沟的路上与美国游客的越野车相遇,成都的朋友曾老师告诉我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只雪豹昨天晚上在附近牧民的高山牧场里捕杀了一头小牦牛,今早被他们观察到雪豹返回吃牦牛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