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设计助力非遗扶贫新模式的探究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2020-01-16张瑞超
陈 兢 张瑞超 陈 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陵 712100)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我国民族文化的记忆,以杰出传承人为依托、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1]。近年来,随着非遗学的建立与日趋成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渗透在各行各业中。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文化扶贫、精准扶贫被提上日程,在2017年6月文化部首次提出“文化扶贫”,发布了《“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及主要任务,鼓励发达地区文化部门、文化部直属单位与贫困地区的县、乡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形成工作合力,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2]。而非遗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应发挥其原汁原味的文化意蕴和价值的作用。第二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两部委相继发布《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和《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两份通知皆对“非遗+扶贫”工作的肯定,并鼓励和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设计和改造提升;帮助销售非遗扶贫产品,形成扶贫就业、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的多赢格局[3]。
1 设计助力非遗扶贫的新模式
1.1 以非遗为主题的创意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根性文化,以当地非遗为主题的衍生品是最具特点文创产品,可以改变旅游市场上文创产品千篇一律的风貌。非遗文创作为一种带动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潜在方式,其对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已被广泛认可。文化和旅游产业以及两者融合衍生的新兴业态已成为各地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推进精准扶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4]。随着故宫文创的走红,国内各大博物馆也纷纷推出了系列文创产品,故宫“现代消费+传统文化”的模式就是借助文创产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很好的尝试[5]。这种模式不仅使故宫传统文化重新被认知、被接受,同时其文创产品更是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故宫文创和非遗文创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传统文化加现代消费的形式和模式,同样在这中在这种创新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对一些基于非遗项目进行的改编和再创造产生了曲解与误读——其实他们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是“二度设计”,而非真正的非遗[6]。传承人在做的是一种坚守,一种传承人、手艺人对于传统手艺、传统文化、传统生活的一种坚守,是在原真性下的传承,而非遗合作社是一种产业,要盈利,设计助力非遗扶贫的新模式的初衷便是通过创新创意文创产品,帮助合作社获得一定的“造血”功能,从而保障非遗传承人那种坚守初心的能力。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出席2018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也提到手艺人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人要做好积极跨行转型,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服务;坚持创新为要,活用文化遗产,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和产业发展质量[7]。非遗文创融入的文化扶贫,不仅助力当地非遗的保护、助力当地的非遗产业,而且对于非遗手艺人返乡就业、增加收入有着直接性的促进。所以将非遗文创应用到扶贫领域,探索一种高校助力非遗扶贫更好效果的模式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1.2 高校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主力军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冲刺阶段,对于贫困地区扶贫任务,高校要充分发挥好自身学科特色优势,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的安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2012年起与陕西省合阳县结成定点帮扶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筹划的全局定点扶贫工作中优势明显,作用突出且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进行了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智力帮扶、文化帮扶、消费帮扶等措施。根据合阳县的文化遗产和特色,发动学校相关学科专家积极开展文化帮扶,挖掘合阳县的地域非遗文化资源、广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等,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大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的一股创新力量,对精准扶贫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贵州时也曾说过,当代大学生正是实现精准扶贫任务的一股重要社会力量[8]。大学生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如何利用当下的创新技术助力精准扶贫这一问题上,拥有着很大的潜能。并且大学生作为推动地方政府和高校联系的纽带,能够使当地更清楚的了解高校能提供的资源优势。在合阳县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合阳县共同组建实施了“三团一队”扶贫工作新模式。其中由28名优秀博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科技镇长团”为合阳县脱贫攻坚提供了系统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进一步密切校地合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锻炼的平台,更让地方深入的了解到高校提供的具体帮助。
1.3 以学科竞赛促进校地合作
“校地合作”作为当下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途径,可使地方高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培育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9]。通过与“校地合作”合作来举办学科竞赛的形式,结合当地的企业需求,以学科竞赛的形式进入高校,使大学生更广泛、更直接的参与进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便是以这种形式成功举办了“洽川葫芦创意大赛”,以省级非遗“洽川葫芦制作技艺”为题命。洽川葫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如今合阳县政府依托旅游资源,推进当地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葫芦产业也成为了合阳县脱贫致富的产业。
洽川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只是在完全仿照传统来制作葫芦,缺乏创新意识,市场消费范围较窄,急需拓宽产品种类。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去的第二批赴合阳县科技镇长团的一员陈瀚睿同学的帮助下,与我校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相关师生对接,依托专业师生的设计去增加产品种类,拓宽思路。合作社在葫芦产品形式的转变上缺乏相关的知识和人才,而高校则具有集人才与知识为一体的优势,可为其提供专业人才,克服困难,拓宽产品种类,创意产品视野。对于学校来说,得到一些相应的大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设计可以从理念到实体产品的生产经验得到锻炼,也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非遗文化,增加文化底蕴。
在这次大赛提交的作品中,学生的头脑风暴打破常规传统葫芦的束缚,从实用类、文化类和装饰类等多个方面进行创作。图1中的两个作品《星空》(左1)和《让葫芦飞》分别从美观实用的角度进行创作,深受学生的喜爱。《星空》作品将镂空花纹设置为星星,来体现夜晚中的陪伴,葫芦内部装有灯,配USB接口,即插即亮,兼具照明和装饰功能,并且这个葫芦灯给合作社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让葫芦飞》作品运用现在的流行元素,大胆的设计着充满着现代感的形象,葫芦摇身一变,脱离了传统形式,不再局限于葫芦本身。
图1
此次大赛的举办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专业设计上的实践经验,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机会,学院张瑞超老师去洽川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回校后还把葫芦设计融入本科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之中。
2 高校非遗扶贫模式探索
在“洽川葫芦创意大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高校+非遗基地+设计师的模式,如图2所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高校代表,以扶贫办、校团委、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为单位,发挥高校资源和学科专业优势;以非遗基地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促进校地合作,合阳县政府和葫芦种植基地为其提供葫芦材料;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为设计师主体,提供创意设计新思路,拓宽产品种类。三者相加的形式,对于高校这不仅进一步促进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扶贫形式,有效反应了高校助力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也使高校学生更加深入接触非遗,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切身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另外,既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类的知识帮扶活动,也是文化扶贫的具体措施之一,正是大学生以高校为基础,以专业为手段,以非遗为桥梁,为地方扶贫以及非遗创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高校为合作社在产品设计方面提供新的思路,设计完成一系列与其相关的文创产品设计,以非遗文创产品的售卖,提高农户的收入,推动合阳脱贫工作的进展。
图2 高校非遗扶贫模式
3 结语
高校作为公共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一支有重要力量的队伍,并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优势[10]。这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的“洽川葫芦创意大赛”,以学生为主体,将非遗融入高校文化扶贫,在这一过程中以高校+学生引领扶贫,以学生+非遗文创振兴经济增收脱贫,以高校+非遗基地+设计师的模式,使地区经济发展更具有持续性、长久性,建立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扶贫开发模式。以这次的“洽川葫芦创意大赛”践行高校+非遗基地+设计师的新模式的可行性,不仅仅是对于高校发展特色学科的优势,促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也是大学生未来创新创业的实践,通过学校多方位的与地方合作,使大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对于洽川葫芦种植合作社,他们可以更加了解当下的年轻市场、集合创新思路,虽然学生的作品未必可以直接应用于市场,但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是给合作社注入了新鲜血液,高校设计助力的非遗扶贫产生的效果是不可置否的,高校专业特色助力的非遗扶贫新模式也是拥有无限的潜力,是值得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