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变迁背景下毛南族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2020-01-16武勇亮
武勇亮,王 萍
(广西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分龙节是毛南族最古老、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是广西十大节庆品牌之一,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分龙节是毛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符号象征,为毛南族传统文化提供了生存空间和展示平台;节日活动汇集了毛南族宗教仪式、生活习俗、民歌、舞蹈、体育竞技等文化要素,是毛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1]。新时代的毛南族分龙节不仅保留了毛南族古老的祈福仪式和“五龙布雨”民间传说演绎等原汁原味的毛南族文化传统,还形成了赛龙舟、独竹漂、傩面舞汇、“四同竞技”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习俗的分龙节民俗体育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节日的时代变迁,毛南族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在节日变迁背景下对毛南族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困境与生存之道进行研究,以期为毛南族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毛南族分龙节的起源与发展
1.1 毛南族分龙节的源起
毛南族分龙节源自本土农神祭祀文化,是毛南族人民祈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百姓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的传统节日。毛南族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耕民族,当地谚语“毛南年年为水愁,旱死禾苗渴死牛”能反映出毛南山区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过去,毛南族民间认为旱涝灾害频繁、全年降雨不均是因为玉帝分龙不均匀造成;于是毛南先民根据气象经验和宗教观念就选定农历五月的分龙日进行敬天祭神,请求玉帝合理分龙,祈佑毛南山区风调雨顺,世代相沿而成为毛南族传统的农业祭祀节——分龙节[2]。因此,毛南族分龙节的形成与毛南族先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原始宗教信仰息息相关。
1.2 毛南族分龙节的历史变迁
毛南族分龙节又称“五月庙节”,于每年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前后举行,活动一般持续3至5天,流行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毛南族分龙节在节日内容、组织形式、文化功能上发生了新变化,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1)内容变迁。传统的分龙节包括“庙祭”和“家祭”两个时段及娱乐活动,民国以后“庙祭”被革除,“家祭”和娱乐活动得以延续;如今的分龙节延续了古老的祈福仪式、民间“分龙”演绎以及民族体育竞技、文艺比赛等文体活动,还与世界自然遗产文化相结合,赋予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2)组织变迁。毛南族分龙节最初是以自然村屯为单位,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活动;1986年分龙节首次由环江县人民政府组织,此后在2009年举办了第一届环江毛南族分龙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3)功能变迁。毛南族分龙节从传统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新时代的“舞台展演”。传统的分龙节主要采取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来愉悦众神,达到祭祀神灵的目的;如今的分龙节成为向世人展示毛南族神秘面纱的舞台展演,体验独具特色的毛南族文化风情。
1.3 毛南族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形式
1.3.1 民间“分龙”演绎——五龙布雨
舞龙起源于古代民间的祈雨仪式,是一项集喜庆、欢快、吉祥的象征性和赏心悦目的技艺性为一身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中国极富民族色彩的民间艺术之一。龙是毛南族的民族图腾,分龙节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五龙布雨”民间传说演绎是毛南族分龙节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五龙布雨”是毛南族古老的民间传说,分龙仪式将红、黑、黄、蓝、白5个舞龙队分遣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舞龙队在龙珠的引导下,通过完成穿、腾、跃、翻、滚、戏、缠等多种姿势来展示龙的精、气、神、韵,以此期盼玉帝分配五条龙确保毛南山乡一年四季风调雨顺。
1.3.2 龙舟挑战赛
“分龙节里赛龙舟,千帆竞逐争第一”是毛南族分龙节的重头戏,分龙节龙舟比赛始于2008年,并在2012年升格为全国龙舟邀请赛和2016年晋升为国际龙舟邀请赛,每年一届,已经成为环江县民族体育品牌赛事。2019年环江毛南族分龙节龙舟赛共集结区内外34支龙舟代表队,比赛分为本地组12人和公开组22人龙舟500m直道赛,比赛中队员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力争先以及环江两岸观众的加油助威声,给数万观众展现了龙舟比赛的独特魅力和竞技风采,同时也展示出环江人民奋发向上的时代新风貌。
1.3.3 “水上芭蕾”独竹漂
2014年环江毛南族分龙节首次引入“独竹漂”项目,不仅能增强节日庆典的观赏性,吸引众多区内外游客的眼球;还可以普及“独竹漂”项目,为民运会培养一批后备人才。独竹漂是一项集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参与者手执一根细竹竿、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颗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既可以进行竞速比赛,也可以进行精湛的技艺表演,被誉为“中华水上一绝”[3]。自2014年起,独竹漂就成为了环江毛南族分龙节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节日期间多次邀请河池学院的学生进行独竹漂表演赛,表演者可表演“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滑行技巧,还可表演“一字漂”“夸步漂”“跷杆大循环”“金鸡独立”“呼拉圈”等高难度绝技。
1.3.4 傩面舞汇
毛南族傩面舞源于原始宗教祭祀的民俗表演,承载着毛南族历史、文化和信仰;是毛南族文化的象征,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龙节傩面舞汇是毛南族群众延续多年的习俗,也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渠道和方式,更是呈现环江“中国傩面舞之乡”的浓厚民族特色。近年来环江县不断推陈出新,傩面舞汇将传统傩文化与现代舞美融为一体,以“部落”的形式进行狂欢;活动内容注重传统性与时尚性相结合,极具娱乐性和互动性,受到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热情追捧[4],是毛南族分龙节最吸人眼球,最激情火热,最令人期待的活动。
1.3.5 民族传统体育竞技
传统的毛南族分龙节庙祭仪式除了巫师念经清神、跳神和祭神外,还举行“同顶”、“同填”、“同拼”等娱乐活动[5]。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这些娱乐活动从愉悦众神逐渐演化为休闲娱乐的民族体育活动,成为分龙节期间不可或缺的节日活动,深受毛南族人民的喜爱。毛南族传统体育竞技的形成与毛南族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是最贴近于生活实践的身体文化。如今,节日期间“四同”竞技、打陀螺、滚铁环、骑同马等毛南族传统体育竞技以及民间棋艺,不仅是毛南族分龙节文化旅游必不可少的文娱活动,还是展现神秘毛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2 节日变迁背景下毛南族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阐释
2.1 促进民族交流交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已经成为一个全民参与、民族交流的盛会;其中节日民俗体育活动在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首先,分龙节民俗体育能够侧面反射出毛南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通过民俗体育活动将毛南族群众凝聚在一起,促进民族间的交流,有助于提升毛南族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和自我认同感。第二,广西环江居住着毛南、壮、苗、瑶、仫佬、水、侗等13个民族,民俗体育活动是各民族间情感交流与文化互动的平台,有助于增进各民族同胞之间的友谊与团结。第三,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毛南族分龙节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如2016年分龙节龙舟赛邀请了澳大利亚、伊朗、新加坡、香港等9支海内外代表队同台竞技,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建立中外友好关系。
2.2 丰富节日文化内涵,传承神秘毛南文化
分龙节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毛南族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为神秘的毛南族文化提供了生存空间和展示平台。民俗体育活动是毛南族分龙节不可或缺的节日活动,节日期间赛龙舟、傩面舞汇、“四同竞技”等民俗体育活动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向海内外游客展示了神秘的毛南族文化。节日通过挖掘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并且注入现代时尚元素加以创新与改革,将会对毛南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传统与现代激情碰撞的傩面舞汇,通过打造以神秘傩文化与互动狂欢为核心的主题派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与欣赏,进而感受和探索毛南族神秘的历史文化,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毛南族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 塑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环江经济发展
近年来,环江县政府围绕“旅游兴县、文化活县”战略举措,依托“毛南族神秘文化”和“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文化”,将毛南族分龙节与民俗体育竞技、民俗文化展示和生态旅游相结合,力争打造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环江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节日期间舞龙展演、龙舟挑战赛、独竹漂表演、傩面舞汇、民族传统竞技等系列活动,不仅起到了丰富节日活动内容和烘托节日氛围的作用,还能向世人展示毛南族神秘的传统文化。如环江民族体育品牌赛事——分龙节龙舟挑战赛不仅吸引了区内外多支队伍前来参赛以及众多游客观看,还能提升环江毛南族分龙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向世人展示环江的多姿多彩和繁荣和谐,进而推动着环江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4 满足人民休闲娱乐,响应全民健身号召
新时代毛南族分龙节是集民族文化、特色美食、生态旅游、民俗体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节,节日期间一项项、一场场充满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让观赛者欢笑不断,让参赛者奋力拼搏,微风吹拂下的环江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分龙节民俗体育活动是集民族性、娱乐性、观赏性、参与性、健身性于一身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既可以强身健体,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体验毛南族神秘的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环江各族人民钟爱的赛龙舟,对于参赛者而言,从训练到比赛的过程中提升了力量、平衡、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同时还培养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对于观赏者而言,数万观众在环江两岸加油助威,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龙舟比赛的独特魅力和竞技风采。
3 节日变迁背景下毛南族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困境
3.1 节日定位边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兴起,环江县政府在毛南族分龙节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旅游兴县、文化活县”的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将神秘毛南族文化与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文化相结合,打造环江毛南族分龙节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分龙节是毛南族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是最贴近于毛南族生活实践的身体文化,展现着毛南族生活习惯、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但是,为了增强节日的观赏性、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节日活动中木伦喀斯特旅游景区、中国醉美瀑布群牛角寨景区、喀斯特黔桂古道生态体验活动,以及摩托艇水上飞人表演、古宾河漂流体验等现代文化渗透愈加明显,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竞争愈演愈烈。因此,毛南族分龙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缺位、错位、越位等定位偏差,缺乏整体的统筹管理与组织、策划,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边缘化。
3.2 品牌塑造不鲜明
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塑造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环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俗体育因其蕴含民族特色、具有较强的娱乐观赏性与参与体验性而备受青睐,是毛南族分龙节不可或缺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缺乏学术理论型、创意创新型、专业管理型等专业创新型人才,在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定位不合理、创新意识不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最终导致民俗体育活动规模小、呈现形式单一、缺乏体验式产品,品牌效应不突出也严重阻碍了节日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6]。
3.3 文化内涵异化
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主要以文化展示和参与体验两种形式呈现,如节日引进的观赏性强的“水上轻功”独竹漂项目,以其精湛的技艺表演吸引了众多区内外游客的眼球;“神秘毛南傩面舞汇”更加注重商业包装,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极强的娱乐性和互动性使得其受到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热情追捧。毛南族分龙节期间民俗体育活动更趋向于娱乐观赏化、形式现代化的人为造设,与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出现价值背离,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忽略或者抹杀了民俗体育所富含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文化精髓。
3.4 文化资源流失
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因生存环境破坏、文化认同弱化、活动主体萎缩,致使部分特色鲜明的民俗体育活动日益衰落和逐渐消亡,如:1)民俗体育文化在城镇化与新农村改造进程中,大规模的开发与建设破坏了民俗体育活动赖以生存的生态土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民俗体育活动失去了依附农耕稻作、宗教祭祀等文化土壤,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使得民俗体育活动失去了生存发展的社会土壤;2)在中西文化交融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民俗体育活态传承人以及民族群众因其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的改变,逐渐淡化了民俗体育的情感,削弱了民俗体育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导致民俗体育文化内涵淡化、动作技能简化、活动形式化等;3)基于打工经济背景下,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大规模的乡城流动导致民俗体育活动开展规模小、内容趋于单一,参与人数逐渐萎缩流失。
4 节日变迁背景下毛南族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之道
4.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科学规划统筹运作
自2009年以来,环江县政府在打造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文化旅游品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应不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发展规划、资金供给、政策保障3个方面。首先,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分龙节以体验神秘毛南文化带动自然遗产文化的旅游开发理念,重视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将民俗体育文化开发纳入分龙节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其次,政府应开拓政府部门支持、鼓励市场运作、发动社会投资等多方经费筹措渠道,保障基础设备设施建设、增设项目形式和文化品牌塑造等方面的资金供给;最后,政府应依托毛南族世居发祥地的地域优势,制定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为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4.2 加强文化资源的拯救与保护,丰富节日体育文化生活
由于受到生存环境破坏、文化认同弱化、活动主体萎缩等诸多因素导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遗失严重,因而拯救濒危文化资源、保护现有文化资源是当下首要任务。首先,通过项目普查、资料收集、专家论证等多方途径对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与整理,以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构建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信息库,为后续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将“四同”竞技、马革球等具有特色的毛南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环江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范畴,通过校园广播、文化展览会、开展比赛等形式进行校园推广,最终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校园传播与普及;最后,强化下南乡毛南族聚居区村民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以传统体育为主、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保持传统体育文化原有的生存土壤,传承和保护神秘毛南文化。
4.3 立足文化内核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分龙节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应结合神秘毛南文化与环江喀斯特生态特征,深挖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民族特色与民族精神,在保持传统体育固有的文化内涵下创新旅游发展形式,打造独具毛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提升毛南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首先,分龙节民俗体育活动是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迎合时代需求在节日期间创办民俗体育文化主题公园,通过体育竞技、文化展览、舞台展演等形式推出毛南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旅游项目,同时推出傩面T恤、花竹帽头饰、铜鼓摆件等富含毛南文化的特色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从而塑造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其次,分龙节文化旅游节依托“毛南族世居发祥地”和“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两大品牌,将特色传统体育融入毛南族发祥地南昌屯、陈双苗毛瑶新村等民族村寨旅游以及木伦喀斯特旅游景区、中国醉美瀑布群牛角寨景区等自然生态旅游,为环江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使游客感受、了解毛南族神秘的文化传统[7]。
4.4 运用现代化宣传媒介,扩大分龙节的品牌知名度
“互联网+”时代,分龙节文化旅游节应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综合运用“电视联合采风、主流媒体采访、网络媒体宣传、户外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外宣传,力争吸引海内外越来越多的游客,进一步打响分龙节文化旅游品牌,推动环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分龙节文化旅游节期间龙舟挑战赛、独竹漂表演、傩面舞汇等民俗体育活动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为此分龙节文化旅游宣传过程中要突出民俗体育活动的宣传,树立“活动有限、宣传无限”的理念,努力把宣传的触角延伸到节会活动的各个环节、每个细节,全力抓好节前、节中、节后内外宣传和氛围营造工作。节前宣传应通过新闻发布会、宣传片、网络媒体等形式详细介绍民俗体育活动内容,营造游客期待与好奇心理,促进游客前往参与体验[8];节中宣传应通过衍生产品销售、赠送体验奖品等营造活动氛围,鼓励游客积极参与体验;节后宣传利用活动期间积累的视频、图片等进行宣传报道,提高节日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