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2020-01-16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
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际,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固定资产从购置前规划选型直至报废后处置实施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做到统筹规划、优化选型、合理配置、及时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或更新,努力实现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减少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二、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高。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认为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利润的只是业务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产品开发的提升等。对固定资产从选购到后期处理都没有重视起来,认为这些设备不能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失。不能做到对设备的合理搭配使用,遇到人员调动会出现设备随身带走现象,没有相关负责人员及时做好调动手续,员工自身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知识,意识淡薄,从而导致资产无人看管,造成丢失现象。
(二)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多数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入账、配置、保管保养、盘点、维修、调剂及后续报废等管理制度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惩罚机制缺失、绩效考核不兑现、不能及时对设备进行登记,缺少设备交接手续、使得设备的重复购置、使用混乱、破损严重及个别为私人占用等。
(三)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因为企业内部分支机构多,资产管理项目较多,所涉部门众多,与其他工作相比,相对复杂,所以造成资产管理困难,部分企业里每个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员,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是由一个员工来管理所有部门的设备,没有分级到各自“家底”各自管理,从而导致了设备管理混乱。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使得固定资产不能进行最合理有效的分配、优化和共享,其再生价值没有能发挥作用。
(四)固定资产设备老化保养维修不及时。企业平时对设备使用不注重维护和保养,总觉得是“公家”财产,与个人无关,出现故障总是抱着只要能用就用着的态度,不及时报修和整改,造成了设备老化严重,不能使用,影响了正常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造成了企业资产损失。
三、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人员素质培训,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加大对固定资产设备管理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员工业务素质。把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灌输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使每个员工重视固定资产、节约使用固定资产的。提高管理意识,把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每一名管理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
(二)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企业要对其所属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各单位按企业所授予管理权限,负责设备的分级管理,企业设置固定资产主管部门,负责对各单位资产管理实行业务指导、监督管理及考核。各单位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专人管理、专人使用、专人保养”的“三专”和“定人、定岗、定物”的“三定”制度,做到账、卡、物及固定知产牌版“四相符”。对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资产要明确原因,及时上报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未经主管部门审批不得擅自处理。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建账管理。1.每个单位设置专(兼)职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管理,设立专门的台账进行编码,掌握其分布、完好和使用动态情况。2.各单位与财务管理部门定期进行账务核对,做到账账相符。3.各单位掌握资产的使用年限、已提折旧年限、资产原值,净值等资产价值情况。4.定期清查资产,掌握资产使用状态,做到账物相符。及时依据资产使用状态、价值状态办理固定资产调拨、租赁、报废等相关手续。
(四)加强固定资产维修保养,保持设备状态良好。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合理使用、加强维护的思想,把资产的被动维修变成主动维修机制上,建立专业设备维修保养队伍。各单位必须加强设备运行、维修与保养的管理,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要制订出操作规程和维修规程,操作维修工人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在设备使用中主管技术人员应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设备在使用期间,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确保设备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经济运行。
四、结语
通过探讨,多数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阻碍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降低企业利润。现如今企业不断提倡“瘦身”理念,我们应从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日常的管理、制度的设定、资产的处置等方面做足功课,加大力度保证固定资产发挥最大优势,不断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