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发展与传播
2020-01-16谢嘉豪池州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在读
谢嘉豪 池州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在读
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基本含义是利用公共空间,实现不同属性文化功能的融合,并且在同一个城市实体中进行集约化管理。在实现不同功能互相促进与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互补的关系。文化建筑综合体属于文化中心的重要体现方式,也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形成互动性、共享性较强的空间,达到传承城市文化的效用,传播历史文化与记忆。
1 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发展
从咨询与实际规划的角度进行分析,文化建筑综合体主要是面向文化区域实行综合性发展,这也代表了结合特定的土地资源与文化资源,实现综合土地开发。通过建设文化消费区、文化园区、创意园区等方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场地。其属于收集文化产业功能的空间,综合体建筑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承担完善区域体系的职责,成为文化体验的目的地、优化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城市的土地利用来说,需要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指导文化综合建筑场地功能的有效实施,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为基础,分析大众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建设符合商业发展的管理体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在此基础上,真正进入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中,不断创新设计文化综合体建筑[1]。在做好园林绿化、产品规划工作的同时,设计休闲区域,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在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发展过程中,核心理念是了解建设整体情况,明确市场基本核心导向。以更加抽象的业务模型及土地使用方式,将建筑谁的理念表达出来。对于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来说,主要是为了将艺术创作的主体反映出来,并结合文化氛围,建立特定的假日生活方式。总之,现阶段各个城市处于飞速发展转型阶段,结合旅游计划与城市发展目标,不断优化利用土地价值,创新文化商业模式,实现文化综合建筑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加快城市发展速度。
2 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传播
2.1 传播者
建筑师本人属于直接沟通者,而间接沟通者包括文化部门管理层、所有者、经理层,其能直接对建筑活动提出明确的规定,并且做好交流活动的有效管控。建筑师主要是建筑物建设的重要沟通人员,需要对建筑、城市等各个专业起到领导的作用。与一般的沟通者相比,其需要负责的工作职责更加特殊[2]。由于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传播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
2.2 接收者
对于直接接收者来说,基本特点是进入文化建筑综合体,并以更加直观或间接的方式,对文化建筑综合体进行观察。与其他的接收者相比,其获取的信息主要是没有经过处理的信息。对于员工和所有者来说,其属于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文化接受者,为了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内容,并进入建筑物中进行观察与体验。
2.3 传播特点
由于公众的开放性较强,文化园区的开放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交流范围。与其他类型建筑不同,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交流范围更加广阔。其属于城市公共文化的中心,文化建筑综合体有大量信息,能体现出精神文明与人类物质;传递的信息内容相对丰富,能满足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需求。
2.4 传播内容
2.4.1 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播内容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人类对于建筑物使用来说,都表示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会受到建筑功能的影响与限制。在建筑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功能仅仅是躲避风吹雨打,而现在建筑类型的功能越来越多。其代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愈发复杂,与人们的价值体系也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房屋来说也是一样的,在时代不断发展中愈发完善。对于文化建筑综合体设计来说,利用其建筑特点,以合理的思想方式进行传播。在精神消费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文化建筑综合体的休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休闲区的面积。
2.4.2 表达思想和感受
文化建筑综合体能为大众提供庇护场所,还能发出相应的邀请。除了功能特殊之外,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外观一般都能体现人们思想体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美术馆、图书馆等多种形式,在不断增加文化功能体的同时丰富交流手段,使得文化建筑类型愈发丰富。建筑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后,不管大众怎么评价,传统的价值观都在不断变化,形成了全新的价值体系。建设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时,能凸显人们的思想与感受,将建筑物的细节与人们的情绪相融合。
3 结语
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核心是建筑空间设计、装饰空间设计等,以此凸显全新的文化色彩与发展趋势。在不断优化与配置生产要素的同时,以高效、节约为基本价值导向,实现空间与功能的集约化设计,做好空间组织工作,将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效用发挥出来,为城市的和谐发展与进步奠定稳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