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阈下金融与石油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2020-01-16
一、前言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深水区时应运而生的,为对外经济发展确立了关键性原则,同时也为外贸领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多层次、开放性的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社会财富两极化以及地区贫富差距。并且由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对金融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我国金融的国际化,同时近年来我国石油的进口量不断攀升,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开始探索金融和石油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二、一带一路视阈下的经济新格局
在“一带一路”倡议确定实施之后,我国的对外经济开始呈现出了新的景象和格局。首先就是多元化,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资源配置,能够在经济领域内实现产业多元化的目的。而且通过对接现有的自贸区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平台,能够搭建出以点带面的发展形势,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原理促进我国同各个沿线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带动了金融产业、贸易产业、以及投资项目的全面合作机制的形成,为我国的u对外经济合作格局提供了重要保障;其次促进了产能合作模式的开展和创新,我国与对方国家签订合理有效的双边产能合作备忘录,将会对产能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充分的保障能源安全,为金融和石油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金融与石油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金融和石油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当前石油的金融属性和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其美元的汇率波动能够直接影响到石油输出国和进口国,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过和进口国受到美元的影响尤为巨大,不利于能源安全。同时石油价格与美元汇率以及各类基金走势支架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金融产业和石油产业的融合趋势[2],所以在“一带一路”视阈下加强金融和石油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形成石油金融战略体系以及石油期货市场、石油银行、石油基金组合等,推动石油人民币进程,从而构建出独立于美元以外的石油金融一体化体系,以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此外金融和石油产业融合所产生出来的衍生品还能够对相关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发展作用,从而促进如化工行业、金融产品等的创新和效益增加。并且有利于完善我国的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对外投资结构,在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上的话语权和主要地位,促进石油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四、强化金融与石油产业融合的途径
(一)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政府要发挥宏观作用,加大对外石油等产能项目的扶持力度,优化配置现有资源,通过政策手段等引导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发挥金融机构在沿线国家内的管理模式以及业务领域和信息来源等优势进行企业投资,同时以政府为主的亚投行以及丝路基金等金融载体要尽可能的寻找投资机会,为对外经济企业进行相应的投融资服务,所以政府要通过宏观的经济政策以及相应的金融管控手段保障金融与石油产业或者相关衍生品的融合发展[3]。
(二)建立金融合作和石油人民币体系。从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对石油开发项目的巨大资金投入就能够产生巨大的资金流,并且带动相关一部分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上对沿线国家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鼓励石油企业的技术研究和装备制造、后勤保障等服务“走出去”,从而能够产生出巨大的金融服务市场,有利于金融资金的流动,所以要建立“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体系,联系沿线国家建立金融安全保障机制,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其次就是要在金融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以人民币为主导的石油金融国际结算体系,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货币多元化体制,利用市场偏向买方市场的现实条件推动人民币直接结算业务,从而能够建立区资本快速流通体系以及石油人民币体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的视阈下,金融和石油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具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根据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来看,通过政治互信以及金融投资市场的平稳发展和对接,在自贸区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保障下,能够有效的建立起以人民币为主导的石油市场,从而推动金融和石油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