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特点及应对研究

2020-01-16

河南社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

白 月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当前,社会舆情已由传统的大众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议论转变为互联网空间的舆论映射,网络已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聚焦点和热源地,更容易引发网民讨论形成舆论热点。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由于高校群体的特殊性,高校网络舆情除了具备网络舆情的共性特征,还具备敏感事件多、爆发速度快、复杂程度高、影响广泛等个性特点,呈现多发易发、泛化异化、内外联动、波次推进、意识形态斗争倾向明显的态势,加大了网络舆情管理的难度。

(一)舆情主体特殊

高校教师在知识储备、思维方式、行为举止、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等方面与社会大众有着较大的区别,由于其学识、见解、阅历,更由于其理性、客观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在网上具有较强的舆论影响力。部分高校师生在网络平台上具有一定的社会动员能力,个别“网络大V”能够搅动舆论场。大学生群体基数巨大而且集体兴奋点趋同,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猎奇心理、较明显的个性化特征以及较强的参与意识,喜欢通过网络表达观点、交流互动,通过新媒体传播和评论各类新闻信息,但思想、心理不够成熟且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其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网络影响。

(二)传播扩散迅速

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快速迭代,带来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加速分化重塑,网络传播呈现出便捷性和瞬时性特征。大学生善于尝试新东西,引领新潮流,与互联网有着极强的黏连性。特别是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各类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网络空间活动的平台,网络舆情滋生传播的渠道、载体更加多元,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地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和传播信息,快速实现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之间的身份转换[1]。由于大学生网民群体数量庞大且在线时间较长,涉及高校突发事件的信息往往呈裂变式传播,舆情酝酿周期大大缩短,热点生成发酵大大提速。此外,高校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一些并不在事发现场的人员为了博取关注而传播虚假信息,相关信息伴随其他网民的大量转载和评论而不断积累,最终变成网络舆情事件。

(三)泛化异化炒作

高校是敌对势力实施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领域。高校学术不端、官员腐败、教学管理、师生关系、个人极端事件等热点话题争议呈现多重敏感倾向,极易出现左右之争,转移到体制机制和意识形态话题;还容易被敌对势力利用和鼓动,集纳盘点相关事件,使旧热点升温变异诱发新舆情、新旧事件交织叠加形成新热点,从而推高相关舆情热度。尤其是当下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对我国加紧实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将一些高校的敏感热点舆情贴上“政治标签”,借机关联并向教育制度、大学精神、学校管理、民主政治等意识形态领域延伸,炒作放大个别问题,攻击抹黑我国体制机制。

(四)舆论表达失真

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群体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高,面对高校突发舆情,他们容易受各种观念和思想的影响,轻信和盲从,很难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发表观点。同时,大部分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无法正确评估自己在网络中发表言论的后果。因此,他们不是合法、理性、客观有序地表达,而是利用网络虚拟平台发表情绪化意见和极端化言论。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伺机散布不实信息,助长网民不良情绪在高校舆论环境中迅速发酵扩散;一些网络推手和草根舆论领袖借机发布极端、片面言论,造成舆论失真。

(五)群体极化效应

大学生生活在相对集中的空间里,群体“圈子化”“阵营化”现象突出,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又因年龄、兴趣等相近,容易产生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他们会迅速通过网络交流互动,自发形成一个个交流圈,不断强化某种倾向性观点和主张,形成群体极化效应。此外,原本某一独立的社会敏感热点事件,在未经过深思熟虑且不明白真相的大学生纷纷转发、跟帖、评论、点赞的助推下,网络舆情通过“群圈化”的网络社交媒体发酵、扩散,引发网络“群体极化效应”,形成一股舆论声势。

(六)线上线下交织

大学生群体正义感强、自控力较弱、情绪化倾向突出,一些高校重点人、敏感学生社团容易借助网络的社会动员能力,线上策划聚众活动,煽动线下聚集维权。反过来,一些涉高校师生的线下活动在线上发酵形成舆论声势,催生网络舆情。广大网民对高考公平、教育制度、高校腐败、学术造假等负面舆情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和较低的容忍度,而且这些舆情事件容易被境内外勾连、实施攻击炒作,并散布谣言性、煽动性言论,引发线下聚集行动,出现线上线下同步交织的倾向。一些境外“港独”“台独”“藏独”分裂势力、“法轮功”邪教组织,借助高校网络舆情事件蛊惑、鼓动大学生进行集体抗议、示威等非法行为,有的甚至演变成了极端“暴恐”行为。

二、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能够认识到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与新形势新挑战相比,在工作理念、思路、手段、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舆情爆发看似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实际上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一些高校对舆情事件没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简单地认为只是偶然发生的,舆情应对理念滞后,思想观念僵化,危机意识淡薄,没有把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摆到应有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他们往往认为一旦发生舆情,最要紧的是采用堵和删的方式,控制信息的传播,消除舆情的负面影响,忽视了线下问题的解决,没有主动引导舆情,忽视了通过挖掘舆情正向传播的可能性改变舆情带来的影响。有的对舆情采取能躲就躲的消极态度和处理方式,有的对舆情敏感性和感知度不够,不闻不问,甚至身处舆论旋涡还不知情。

(二)业务能力不足

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高校舆情工作人员在网络传播规律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热点敏感问题回应、突发事件舆情处置、熟练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工作等方面的能力还存在不足,影响了舆情工作效果。一些高校政务新媒体在与网友互动时话语表达与角色扮演、职能定位不符,不能主动、有效地与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交流。有的即使进行引导也是空洞的说教,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甚至一定程度上反而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一些高校对舆情处置不当造成舆情持续发酵、次生舆情滋生,包括一些工作低级失误引发网络舆情事件,这些都与相关工作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媒介素养不高密切相关。

(三)回应效果不力

舆情突发初期,各种信息爆料会不断出现在舆论场,如果此时学校权威声音缺位或失声,舆情将进入传播扩散的高危期。高校是否会在事发后主动及时地回应网民关切,反映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水平。在舆情回应上,一些高校还存在不敢说、不会说、说不好的现象,有的怕担责任、怕惹火烧身,不愿发声,不敢发声;有的反应滞后,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跟不上;有的简单应对,把发布通稿往网上一放了之,不管效果如何;有的是情绪化回应,答非所问,自说自话,难以服众;有的虽然回应比较快,但发布信息时往往流于“第一时间”“高度重视”“进一步调查”等说辞,回应过于简单。有的地方缺乏信息互通、交流协作机制,对舆情信息挖掘不深、统筹整合不够、回应不全面,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比如,有的高校发生了校园性侵事件,因没做好回应,网民批评质疑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认为高校回应不咸不淡,是在“息事宁人”[2]。

(四)应对能力不强

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直接影响了舆情处置的效果。首先是舆情风险底数不清,舆情发现力、预警力不强。不能及时掌握舆情发展态势,对舆情生成演变规律把握不准,存在过早卷入或反应滞后的问题。其次是工作存在被动性与滞后性。预警机制的缺失导致了高校在舆情来临时不知所措,不能及时进行应对,在舆情具有一定影响之后才介入和干预,错失了应对舆情的最佳时机,导致事态扩大。再次是缺少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高校在舆情应对中,缺少疏导和化解的手段,常常出现“硬”有余而“软”不足的现象。网络舆情管理措施过于简单,忽视了日常的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3]。最后是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完善。缺少专业化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队伍,网络舆情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程度低,没有相应的会商研判、协同处置工作机制,没有建立双向互动、多元参与的网络舆情工作体系。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方法

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给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和水平,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一)强阵地——做大做强高校网络舆论阵地

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人才高地和优秀文化荟萃的学术阵地。要整合资源,统筹推进高校网络新媒体发展,建强学校“两微一端”、抖音微视频、学生互动社区、校园网站等网络阵地,打造高校教师与学生思想交锋和情感交互的新平台。强化官方新媒体账号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提升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结合网民需求点和关注点,开展相关话题与活动,提高用户参与度和活跃度,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筑牢高校网络舆论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加强学校网络媒体内容的审核把关,严格把控敏感话题,形成规范运行的内容管理机制。有效管理教师、学生的自媒体账号,确保内容和导向不出问题。

(二)建机制——建立多元参与、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网上网下,依靠高校单方面来管理,很难产生良好效果,需要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协同配合、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形成多主体参与、多手段协同的综合治理格局。加强校内与校外之间的联动,积极与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做好沟通协作,互通信息、会商研判,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统筹运用各类媒体资源,既要完善自身媒体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又要积极发挥其他媒体的积极作用,形成网上舆论引导合力。加强校园内部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对舆情信息分级处理、及时上报,优化内部流程和组织机构,构建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交互系统,加强信息收集、研判、回应的联动机制[3]。

(三)知风险——实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工作而言,事前的舆情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至关重要。高校要梳理可能引发网络舆情的风险点,建立预警性舆情信息库,健全涉及高校管理政策措施的舆情风险评估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做到未雨绸缪。要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推进校务公开,把网络作为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窗口,及时收集和采纳学生对学校管理、学校生活方面的建议。畅通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学生心理疏导和干预机制,尽可能在源头上有效地减少学生利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宣泄负面情绪而引发网络舆情的潜在可能性。对敌对势力利用高校和学生群体侵蚀主流意识形态,涉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学术腐败、校园安全、外国留学生等敏感事件,高校政务媒体发布不当言论引发网上争议等容易引发高校网络舆情的风险点,要见微知著、抓早抓小。对容易形成舆论旋涡的网上舆情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有效防范舆情事件的发生及蔓延。

(四)重研究——围绕高校网络舆情开展专项研究

高校要发挥科研师资力量强的优势,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围绕网络传播的基本规律,网络新媒体的特征和应用,网上舆情“起源、跟进、延伸、放大”的演化机理和传播路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研究相关高校网络舆情案例,梳理总结舆情应对的经验教训,借鉴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应对方法,形成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和处置提供决策参考。组织专门的研究团队,在平时工作实践中注意关注本校网络舆情的动态走向,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收集、挖掘、分析、研判高校师生舆论相关联的数据信息,实时监测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从而始终掌握网络舆情工作的主动权[4]。

(五)转方式——提高舆情的发现力、研判力和处置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过去应对舆情的方式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效果也往往适得其反。首先是思想观念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作为”。坚持不回避、不推诿的原则,主动作为、有效应对,避免“鸵鸟心态”,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其次是变“阻击战”为“主动仗”。完善预警监测、风险评估、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环节的“闭环”工作方式,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网上舆情进行实时监测,拓宽舆情搜集渠道,提高舆情预警能力,做到及早发现,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快速响应,将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5]。再次是舆情应对从“查删封堵”变为“疏导化解”。要分析研判舆情,了解“谁在谈论我、主要是哪些观点、为什么会这样”等重要内容,把握“民众的关注点、信息渴求点和心理共鸣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情绪疏导和矛盾化解。要网上互动、网下行动,促使线上问题线下解决,从源头上处置舆情。

(六)善引导——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从社会控制论的角度分析,引导是网络舆情应对的有效策略,善于回应社会关切和开展舆论引导是舆情应对的内在要求。首先是及时回应关切。按照“早讲事实、重讲态度、多讲措施、慎讲原因”的原则,第一时间发声,回应公众关切、释放权威信号,引导舆论走向,避免噪声杂音干扰。对谣言传言要快速反应、及时澄清,避免出现“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走遍天下”的情况。其次是重视信息公开。对网上关注和有争议的信息,要尽快成立调查组,进行事实调查,并及时对调查结果进行通报,还原事件真相,化解学生、公众因真相缺失产生的焦虑和不满情绪。对尚未得出结论的事件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进行及时说明,以免加深受众疑虑和舆情波动。再次是有效引导舆论。舆论引导要坚持效果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对学生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反映的困难要及时帮助、不了解的情况要及时宣介、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

(七)促教育——借助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高校做好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最根本的落脚点在于充分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把网络打造成为弘扬正能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上网下的最大合力。要以“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将网络道德、网络素养教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教育中,通过多种形式纳入相关课程、班会和社团活动,全面向学生普及网络法律知识;通过教师积极引导以及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引导他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用全面、积极、客观的眼光看待网络上繁杂的各种信息,提升对互联网信息的鉴别力和判断力[6]。定期开展网上主题活动,针对网络当中发生的热点舆情事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话题推送,引导他们积极传播正能量,与各类错误思想言论进行斗争。高校还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善用互联网新应用为学习生活服务,文明使用网络,理性表达,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争做好网民,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广东舆情
全国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