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领航,助力新型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

2020-01-16张永刚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设部服务平台住房

文/张永刚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节中提出了“六化”的建设方向,包含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

随着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市信息化设施愈发多样化,但是多样化特点的背后也存在不统一、不协调等问题,推动城市综合管理与治理,需要依靠BIM、CIM、综合服务平台等技术及手段,将城市数据、设备、信息进行综合统筹,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020年,随着信息化技术与城市建设的进一步融合,CIM技术与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在城市中将迎来新的应用与发展。

CIM构建城市数字孪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2016年-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 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一体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其中“基于大数据、物联网、GIS等为基础的城市信息模型(CIM)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纳入鼓励类产业。

CIM是以城市信息数据为基数,建立起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机综合体,包含城市基础信息、建筑内容信息、物联网信息等要素。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部级CIM平台的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是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部级CIM平台建设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维进行数据资源采集、管理和应用,实现城镇化和信息化工作的融合,推进城市工作决策的科学化和城市治理的精细化。

2019年12月末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强调,2020年要加快构建部、省、市三级CIM平台建设框架体系。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多省市下达了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函,2020年的城市建设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惠民、便民服务能力,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当前全国智标委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正在梳理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标准体系,完善标准管理,攻克底层技术,避免重复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指导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支撑“一张蓝图、项目符合性审查、以及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规划建设管理综合体”。

平台提升城市综治水平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治理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聚焦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主责主业,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面向区域内群众开展服务。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

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上,明确提出2020年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早在2017年,王蒙徽部长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也作出专门部署,明确要求“搭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坚持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通过层级综合、技术综合、机制综合、角色综合、业务综合、手段综合“六大综合”理念,建设部、省、市、区县、街镇、社区等六个层级的服务平台,各层级互联互通又保持因地制宜独立运转。探索“大城管”模式,综合政府多部门职能角色,并在开放基础上综合多主体的参与,同时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引导市民广泛参与,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当前全国智标委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试点建设指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试点建设的通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三个文件为纲要,聚焦城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标准体系框架编制,推动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标准为基础支撑试点工作开展。

城市治理下沉智慧社区

2020年,着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作重点之一。2020年围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使“共同缔造”活动与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统筹推进。试点打造一批“完整社区”,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造宜居的社区空间环境,营造体现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推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

“完整社区”的建设与智慧社区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化的智慧社区建设方向,同样是完整社区的建设要素,尤其是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更是尤为重要。社区平台作为城市综合服务平台体系中最基础层级,其平台建设要覆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社区服务三大部分业务范围,通过社区平台与城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连通,推动城市治理向社区治理下沉,发挥社区物业、居民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居民在城市治理中更有参与感、获得感,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城市与社区治理新模式。

当前,《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系列多项国家标准已经发布实施,《智慧城市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第1部分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国家标准正在编制中,2020年完整社区、智慧社区的建设将有更多国家标准作为建设指导,通过标准规范,建立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体系的社区平台,让城市治理通过平台渠道更加顺畅的下沉到智慧社区。

展望

2020年,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标准”二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2004年开始推动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对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城市高效、安全、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城市治理与服务的重要建设内容,目前该模式成果已转化成为数字城管系列等8项国家标准。

同时,全国智标委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开始推动将中国的城市管理模式上升为国际标准。数字城管系列国家标准开始“走出去”,走向国际舞台,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主管部门协调推进下,国际标准《城市设施治理数据框架数字应用》《Data framework of digital technology apply in city infrastructure governance》已经正式立项,编号为ISO37170,全国智标委、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该标准牵头单位,ISO/TC268/SC1作为标准归口单位。

为了更好地发挥智慧建筑、智慧社区在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国智标委秉承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理念,正在编制《智慧建筑建设与评价》标准,2020年计划申报《绿色智慧社区评价指标》国家标准立项,通过评价标准更好地促进智慧建筑、智慧社区的建设与应用。2020年,随着标准体系的建立与逐步完善,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将更加有“标”可依,有“规”可循。

猜你喜欢

建设部服务平台住房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发布相关标准的公告汇编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走街串巷找住房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4号
住房保障
建设部颁布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