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六要”的内涵及意义

2020-01-16苟颖萍席永杰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情怀思政政治

苟颖萍 席永杰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50)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19 年3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高校“关键课程”,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讲话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新标准。“六要”是思政课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价值准则和行动指针。深刻学习和领会“六要”的内涵,践行“六要”,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六要”的深刻内涵

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2]。思政课具有极强的政治属性,高校思政课教师聚焦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3]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播种信念、夯实信仰的使命和重任,肩负着培养学生、使其树立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的重担。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是信念坚定的“党代表”,同时也是传播真理的播种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在马信马、在马教马、在马研马、在马学马”,真学、真懂、真信、真讲、真用,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传递下去,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4]。情怀要深体现为家国情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思政课教师要密切关注时政,热切关注社会动态和热点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和道德内涵,将家国情怀付诸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

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5]。思维要新,要求思政课教师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运用多维的视角与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创新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维,使其把握客观规律,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6]。自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视野要广,就是要通过不断学习,广泛涉猎,把握历史,放眼全球,把问题看深、看透,以理服人。

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7]。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明道德的人讲道德,在教书时传播真理,于生活中昂扬向上”[8]。

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9]。“以身作则,润物无声”,“高尚的师德、醇厚的教风、崇高的师品是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表征”[10]。

二、“六要”是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的标准

(一)政治要强是对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要求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11]。思政课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依托课程,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关键课程,作为主导思政课课堂的教师,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在教学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第一,崇高的政治信仰是政治要强的思想根源。思政课教师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崇高的政治信仰,胸怀理想且坚定信念。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把正义的信仰感悟和真理的信仰光芒传递给学生,使崇高政治信仰对学生产生强大感召力和科学说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12]信仰信念要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基础上,在理论上学深悟透,才能真正掌握理论并转化为坚定信仰。

第二,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政治要强的立场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不动摇,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3 月18 日讲话中所指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历史观,让学生学会把自身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善于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做出判断和选择。

第三,清醒的政治认识是政治要强的具体表现。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政治的视角分析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要善于通过分析表象,直击问题本质与核心,不能人云亦云。对于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有清醒的基本判断,对于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和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和言论,要善于鉴别、敢于反对、勇于斗争。

(二)情怀要深是对思政课教师的情感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其重点不在于传输多少知识性内容,而在于引导和塑造学生的灵魂,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教师作为铸魂育人的“工程师”,自身如果没有情怀就难以感染学生,难以教育学生。

第一,要有家国情怀。“中国具有家国一体同构的传统,认为家与国是互利共存的、休戚与共的共同体”[1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舍小家保大家”的理念至今是我国人民的家国信仰。思政课老师要想感染学生,必须要有真诚的家国情怀,要在思想和行动中处处体现爱国。

第二,要有时代情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回应时代和社会的关切,教育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

第三,要有职业情怀。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思政课教师应该把自己的职业视为神圣的事业,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点亮学生人生之路作为自己挚爱和追求的事业。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要认认真真地对待教学工作和完成教学任务,做好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各项工作,切忌缺乏耐心、麻木不仁,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敷衍应付。

(三)思维要新是对思政课教师的执教要求

思维要新是思政课教师解决“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努力方向,多维度思维有助于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欢迎思政课和思政课老师,就要抛弃那种单一和抽象的思维解读,要运用更加多维的视角和方法去分析问题,为学生解答思想和实践中的困惑。

第一,立足大局的战略思维。思政课老师思考和分析问题一定要有战略思维,从党和国家战略发展高度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走向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不要过分拘泥于小范围的战术分析、短期考察和某个团体的利益。例如,在讲述全面从严治党问题时,就要从战略的高度讲起,从长期的角度来阐明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底蕴深厚的历史思维。思政课教师在讲解我国当前的问题时,一定要有历史思维,即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以当时的客观实际为立足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事物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科学把握事物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第三,科学分析的辩证思维。思政课教师在分析和讲解问题时,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从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出发,科学地看待事物;经常用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解答学生的困惑和问题。

第四,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思政课教师必须拥有创新思维,要摒弃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创新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推进教学改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这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突破思维局限,跳出知识之器,开阔想象空间,深入反思感悟”[14]。

第五,防患未然的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日慎一日,方能善始善终”[15],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底线思维,一种是指凡事要有预案和备案,要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从最坏处打算;另一种是指凡事要有不可突破和逾越的底线,突破这个底线就是错误的,不可容忍的,比如法律和纪律的底线不可触碰,伦理道德的底线不可突破等。这五种思维要综合运用、整体推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养成多维思考的习惯。

(四)视野要广是对思政课教师的眼界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教师知识掌握的综合性要求很高,它不是一门单纯的思想课,其知识面覆盖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等社会科学,也涉及自然科学的内容。思政课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必须视野要广,否则在讲课过程中很难底气十足,也很难吸引和说服学生。视野要广是对思政课教师的眼界要求。

第一,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必须要涉猎广泛,必须要有宽广的知识结构。

第二,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以世界眼光观察中国奇迹、中国方案,反思中国经验、中国智慧”[16]。通过树立国际视野,我们可以用更宽阔的视角和更整体的思维去关照本国的持续发展和关注全人类的共同走向。

第三,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历史视野。思政课涉及的基本内容就是如何理清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脉络、如何掌握并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何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等问题,解读和讲授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深厚的历史视野和历史知识,尤其是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时,我们分析问题必须置于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要善于从五千年的文明史分析、从五百年的社会主义史分析、从一百七十余年的近代以来的斗争史分析、从近百年的中共党史分析、从七十多年的共和国史分析、从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分析,从这些历史视角中解读思政课遇到的问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自律要严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内在约束

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纪律课,让学生树立一定的道德纪律和法律约束,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过分自由和放纵自我。“思政课教师从事的是立德铸魂的工作,责任更加重大,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更应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17]。因此,思政课教师无论是在做人做事方面,还是在教学研究方面,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约束自己,讲求纪律。

第一,要做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践行者。思政课教师多是中国共产党员,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基本的要求。在授课和研究过程中,必须要有清醒的政治意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学术无禁区、教学有纪律。第二,要做党纪国法和校纪校规的主动遵守者。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思政课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在给别人讲解理论和道理的同时,自己必须坚决遵守党纪国法和校纪校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要多弘扬主旋律和传递正能量。第三,要做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积极承担者。思政课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理想情怀,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同时,思政课教师要严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发展的高尚情怀,要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做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热爱学生的人民好教师,不做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坚决杜绝学术不端、科研造假、作风不纯。

思政课教师要达到自律要严,必须从以下方面去努力: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强化对党的相关理论和党史的学习,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实现思想上坚定,政治上合格,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的“政治底线”。同时,要自觉地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提升讲授思政课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在工作生活中,思政课教师要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在工作生活中,思政课教师对于自己所讲的内容,自己必须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课上课下一致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全覆盖和多方面的立德树人根本理念,处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时时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网上网下一致要求思政课教师在现实和虚拟的世界中,都要有斗争精神,与错误言论斗争、与不良行为斗争,为营造海晏河清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人格要正是对思政课教师的道德要求

思政课老师从事的教育工作,不单单是传播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个人品格,一定是把科学理论和知识技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多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比如,诚实守信。好的思政课教师一定是诚实守信的代表,具体表现为答应的事情一定能做到和准时完成,从不做有头无尾的事情,做事善始善终,在教学等工作中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又如,与人为善。好的思政课教师一定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老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注重交往的方式和方法,对人尊重有礼貌,遇事多换位思考,从对方立场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注重团体的集体利益;对于遇到困难的同事和学生,经常施以援手。再如,公平公正。在处理问题时,秉承公平公正的理念,不迁就不合理要求,注意维护公平正义。对于发生在社会领域中的不平等不公正之事,好的思政课教师会给予理性的分析和合理的批判,成为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的思想阵地守护者和正确见解的传播者。可见,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思政课教师一定是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社会公德的模范践行者。

要做到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需要培养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和公平公正等基本品质。一方面,要注意习惯的养成,把好的人格视作为人处世的重要方法和重要原则,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弘扬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做一个有心人。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正确的得失观。要跳出自己的微小视域,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要有淡泊名利和胸怀天下的大局观,多从国家需要和人民利益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培养中华民族“梦之队”的光荣使命,“学无止境、教海无涯”,做一位学生喜欢的“会系扣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情怀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