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转型,路在脚下
2020-01-16本刊编辑部
“现在很多人觉得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觉得在所有不确定性中有几项非常确定,一是我国和世界一定会走向数字化;二是未来10年传统行业数字化是确定的。”9月25日,在福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马云如是说。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BIM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作为传统产业,在经济社会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当下,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工程建造的变革性影响,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工程建设行业的必然选择。
然而,“建筑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生态体系,产能却严重落后。”麦肯锡在《建设的下一个常态:破坏如何重塑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现有的生态体系被破坏后再重组成为必然趋势,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加速发生大规模的剧变。在全球行业数字化指数排行中,建筑业在所有行业中的数字化应用水平仅高于农业,位列倒数第二位。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建筑业数字化水平低下的矛盾日益突显。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破坏与重组”“涅槃与新生”,已然成为工程建设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更多依靠产业化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增长点。”这为传统产业“蝶变”指明了路径。工程建设行业要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注入源源不断的“数智因子”,实现“华丽转身”,持续释放发展新动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转型升级在“知”更在“行”。可喜的是,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已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大潮中进行了持续实践,一栋栋搭载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成果的建筑拔地而起,完成了多少过去不可能完成的壮举,“中国建造”正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变。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工程建设行业数智化转型道路不会一帆风顺,“5至10年有根本转变,这已经是一个乐观估计”,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形成共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需要行业企业共同缔造。工程建设企业要围绕企业的数字化需求,以“新基建”为支撑,量身打造数字运营平台,使用新技术手段,打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应用,通过方法创新、工具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形成以产业创新要素集聚为动力支撑、以数字运营平台为公共赋能载体的数字化赋能体系,构建建筑业数字化新生态,创造新动力源。
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工程建设企业应做好新的业务布局,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增强“外延式发展”能力,优化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从传统的物理空间走向数字化空间的拓展、渗透,使数字化手段走向更大的生态。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从“中国建造”走向“中国智造”已成为必然趋势,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传统建筑业赋能,前景光明、任重道远。数智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前行之路固然会荆棘重生、充满坎坷,然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既已起步,又何惧征程艰辛。愿广大行业企业以更加主动的姿态,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数字新技术手段,架起数字建造与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升级的桥梁纽带,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目标在前方,路在脚下。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