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师范”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16冯玲萍

黑河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汉语言师范文学

冯玲萍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401520)

一、“新师范”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阅读教学的新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化,转化为人民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与此相适应,教育现代化水平应进一步提高。近十几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暴露出一些师范教育的弊端:许多师范大学选择转型化发展,弱化了师范教育特色;某些师范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并未在发展中与时俱进,因而显得僵化;师范教育产教融合度不够,导致协同育人能力不足;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师范生的专业学习未及时创造更新,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变化发展需求等。针对以上情况,“新师范”教育应时提出,对中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旨在构建符合现代教师教育发展方向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1]

“新师范”是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模式[2]。就汉语言师范专业而言,师范生的培养首先需要区分优化:幼儿园语文教师达到高起点善保教,中小学语文教师达到高水平专业化,职业院校语文教师达到高质量“双师型”,高校语文教师达到高层次创新型的培养目标。就当前培养现状而言,汉语言师范本科培养的多是中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则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实现高水平、专业化教学的重难点。其次,为促进中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语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部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国家关于教师培养培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学科)》(简称《指导标准》),《指导标准》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及实践需要,明确对阅读教学设置培训目标主题,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专业发展规划,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的根本指南,当然,也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阅读教学的学习指南。[3]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阅读教学要审时度势,譬如随着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内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也应随之调整。还有《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以及《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的印发,同样是有利于促进汉语言师范教育走向专业化、就业前后一体化的,汉语言师范专业的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就能突出自身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汉语言师范专业的教学也应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及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以高中语文阅读为例,新高考政策对高中语文阅读速度和阅读量要求更高;对阅读面要求更广;对阅读方法的掌握要求更积极全面。以去年高考语文试卷为例,阅读题量增大、区分度增高,现代文、文言文、古诗文阅读的分值,可谓是占据半壁江山。高考语文阅读反映出时代发展对阅读提出的新要求,目的是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阅读本领,意味着学生要在阅读广度、深度、数量、速度上下大功夫,这就对汉语言师范专业的学生走向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新机遇、新挑战明确告诉我们,必须推动教师教育现代转型,构建新型师范教育体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在“新师范”背景下从“量”的追求转为“质”的提升,培养造就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卓越语文教师。[4]

二、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具体结合学生语文阅读的现状和教师阅读教学的实际,反映出当前在汉语言师范专业阅读教学过程中,面临一些普遍问题是:

(一)阅读方式电子化、碎片化。快餐化消费的时代语境中,越来越多文学经典拥有了电子版,被改变成了影视作品,这是时代的进步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快捷、方便、海量和舒适。然而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阅读也使读者的阅读心理受到严重影响,致力于追逐新媒体所力捧的文学商品,享受文学商品带来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从而阅读的精神指向性被消费性所遮蔽。很多学生会选择阅读电子书、观看影视作品来代替对纸质书的阅读。阅读影视作品多而纸质书少,或者只做“标题党”,不会选择全文细读,这也是“碎片化阅读”现象之一,只是通过上网进行残缺的、断断续续的浏览,形成对文本阅读的惰性和对影像视听的依赖性,从而导致的文学阅读呈现出功利化、娱乐化、欲望化等现象。所以,让学生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阅读,是当下值得关注的文化担当。

(二)课堂教学重形式、少内容。汉语言师范专业开展阅读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教会学生怎样去阅读,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自主阅读[5];另一方面是以汉语言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即预备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去开展阅读教学。但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大量存在着轻视阅读本身的现象。学生方面而言,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互动等,这些确实是必要的,但绝不是重点;教师方面来讲,更强调任课教师对于课程的改革,有没有新鲜的花样来让阅读教学变得新颖有魅力,譬如说实训课程对学生实训后的学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效果就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蒙蔽了汉语言师范专业阅读教学的实质。

(三)教学途径单一、信息封闭。首先是高校内部汉语言师范专业间的信息相对封闭、共享不足、合作不强,体现在阅读教学课程计划互不搭配、课程资源重复建设、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固定等方面。其次,产教融合的力度不够,汉语言师范生的学校培养与实际就业之间的对接不够,实学、实训、实习时间分配相对不合理,导致学生在阅读教学的学以致用层面上出现了问题。最后,学校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有待提高,譬如针对突然爆发的疫情,如何保证教师停课不停教以及学生停课不停学,这也是对远程阅读教学的考验。因而改革传统课堂,培养学生阅读教学的各项操作能力,让阅读教学更好的“走出去”亟需提上日程。

三、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王荣生先生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条路径,第二条即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所谓新,包含以前常忽略的地方。[6]针对以往阅读教学解决对策未落到实处等弊端,本文尝试从新的角度解决问题。

(一)学生转变身份,开放阅读理念

1.阅读理念具有先进性。汉语言师范专业培养的是未来走向一线讲台的语文教师,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在转变为教师之前的基础扎实与否格外重要。在校期间的准备,学生首先要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牢牢抓住在校理论学习的时光,认真充电。作为汉语言师范专业的学生,还要认识到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性。新媒体时代非文学经典阅读功利化、娱乐化的泛滥成灾使得读者阅读审美心理发生转变,因此,保持开阔的眼界,选择文学经典阅读格外重要。学生个人养成坚守文学经典阅读的习惯,用现下的眼光来看待文学经典,不断地挖掘经典作品的当代意义,是该有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这也是为什么强调纸质阅读和文本细读的重要性。学生转变阅读教学的认识与观念,自觉以追求成为一名卓越的语文老师为目标,是为将来自己的语文阅读教学做积极的准备。

2.阅读实践具有代入感。首先,阅读教学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应当具有连贯性,应追求模块多元、内容丰富,好让学生在阅读方法掌握和阅读面拓展的基础上同步前进,譬如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加设高考中考研究、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等课程,学生夯实技术基础。其次,在阅读教学的实训课程中,教学方式要合理化调整,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等方式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譬如可以采用“观摩”“讲练”“点评”“反思”的四步走实训方法。学生观摩学习名师阅读教学的在线直播或录播视频,在任课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设计进行讲课,再分组进行教学的相互点评,最后撰写教学体会和教学反思。在此过程中学生则要转变思想,及时转变身份,通过实训教学达到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入理解,对相关教学技能的切身把握。

(二)组建教师课程团队,共建共享阅读资源

1.组建阅读教学课程团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程以阅读类课程为主,譬如《名著阅读》《中国文学》《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训》等,内容组成一般情况下也是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模块,那么两三名教师共上同一门阅读课,组建阅读教学的课程团队,老师们术业有专攻,发挥各自优势也可以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新举措。长此以往,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务在排课上就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合班课,单双周课,一周理论一周实践课等。甚至,联合其他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组建跨校式、开放性的课程专家团队,在互相合作中开发出阅读教学的优质课程资源,互相分享,也可聚众之力解决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瓶颈性问题。

2.共建共享阅读资源。阅读资源的建设可以线上、线下共同推进,教师之间、各高校之间通过阅读资源共建共享,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式、多元化的语文阅读体系,争取在创新阅读理念、优化阅读教学结构、改革阅读内容等方面取得突破。线上除了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教师可利用学生常使用的微信平台和QQ 平台分享阅读资源,选择平台相关联的公众号、小程序等共建资源。譬如微信平台上可以使用对分易教学,其中的课程资源区可实现阅读资源共享。还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目前已有的优质教育实践基地的优势,共享基地资源。阅读资源和实践资源相结合的资源架构,有利于学生一方面夯实阅读基础,另一方面解决阅读教学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自我阅读教学经验。

(三)学校搭建“软硬”平台,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1.学校与教育技术公司合作搭建信息化校园平台。5G时代的机遇让智慧校园的建设加快了脚步,立体化教育的加快实现离不开一个强大、优秀、高效的校园平台。教师和学生不论在课前还是课后都能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交流学习,把原有的单一的教与学的任务转变为师生日常自然而然的互动部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增加了阅读接受度。随着5G 网络不断铺开,推进“互联网+教师教育”势在必行,这是对传统线下阅读教学的补充和挑战,是教育创新与改革的机遇。线上阅读教学,让资料获取和物理空间的限制减少,让远程学习更加自由方便,学校可在教室和教师电脑上安装好雨课堂、学习通、喀秋莎、爱课程、智慧树、蓝墨云、钉钉等教学软件。譬如超星学习通可以用“示范教学包”进行混合式教学,插入音频、视频、文档相当方便,非常有利于阅读教学的线上资源补充。也可开发阅读教学资源库和阅读教学在线精品课程,构筑教育云平台等,借助于学校的技术支持,师生随时随地交流能让阅读的教与学变得更加简单、有趣、高效。

2.以汉语言师范专业就业为导向,完善实训室建设。在学校实训室将阅读教学集中实训,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边教边练的方式,学生入职之前就能接受到阅读教学“职业化”的培训。阅读教学在实训过程中可随时停顿、及时评议、答疑反馈等,特别是学生可以跳脱出来参与评价,直观地“面对”自己的阅读教学,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反思自身的阅读及阅读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实际操练过程中,学生明确自身阅读基础、阅读偏好、教学风格等,有助于其形成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教师也可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提供更多的匹配学习能力的阅读资源,促进个性化阅读。此外,还可以协同实训,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也可以是国外相关学校建立多元化的实践环境,优化学生阅读教学的知识能力结构,从而打造教育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有效对接现下地区基础教育对语文教师的新需求。

“新师范”直接指向教师本身,培养未来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而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阅读教学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着重培养汉语言师范生的阅读教学能力,是学生走向一线教学岗位的必要步骤,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汉语言师范文学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我们需要文学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