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优化策略
2020-01-16李爱国
李爱国,刘 璐
(遵义医科大学,贵州 遵义563000)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影响力已渗透到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微博、微信、易班等为代表的信息媒介的出现,对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愈加深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在协同视域下将生态学思维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相关理论,优化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生态系统,对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有效整合网络思政要素,增强系统性与整体性,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指生物的生存状态,包括了相互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首先提出“生态学”一词,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人口、资源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凸显,生态学研究视角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推进,研究领域早已突破植物、动物等经典生态学的范畴,拓展到了人类生态学等领域。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生存与发展深受与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生态学与哲学产生了交叉碰撞。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政治生态、舆论生态等概念被不断提及,生态理念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将更加深刻。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所组成,具有一定格局,借助功能流形成的稳态系统,其中的功能流包含了物种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与价值流等[1],联结、共生、交互、制约、平衡是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社会的巨大变革,网络的使用对象不再局限于特定群体的特定需求,而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与信息获取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不再受特定的物理空间阻碍,变得更加便捷与自如,虚拟空间成为人们相互聚集并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场域,催生形成了独特的网络圈层文化,网络不再只是简单的信息与平台的提供者,而逐渐成为个体需求的理解者和提供者[2],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深受影响,因此,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通过网络借助互联网思维有计划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与行为习惯进行引导,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如果将网络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两个宏观层面的生态系统,那么作为其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可称之为一个“微”生态系统,系统糅合了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以特定的目标追求为使命,之中包含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等完备的构成要素与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具有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物质与能量的交互以及信息与价值的流动功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调统一,同时也深受网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并且系统的运行也反作用身所处的外部环境。
二、协同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优化原则
(一)注重系统整体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包含了教育主体与客体、教育内容、方法、环境等要素的相对独立的、复杂的系统,各要素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并紧密联系地统一于整个系统之中,系统整体性是其有序运行并发挥效能的重要基础,要素缺失或结构的不完整将会导致系统的运作不畅或停滞,功能的发挥将无从谈起。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优化应本着系统整体性原则,厘清系统内部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良好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势,确保网络思政体现真正价值。
(二)加强协同交互性
交往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在生态系统层面,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构成要素分工基础之上的协调配合,系统的作用与功能就是在内外部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多向联结中得到体现。优化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生态系统应本着加强协同交互的重要原则,打破各自为政、自我孤立的局面,畅通沟通交流壁垒,构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关系,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职责,密切相互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努力形成并保持常态化的、高效的协同交互格局。
(三)体现动态平衡性
稳定不是静止,借助系统各要素的互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微”生态系统重要特征,也是“微”生态系统保持生命活力的基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优化应注重动态平衡性,以打造高质量的“微”生态系统为出发点,促使系统涉及的多要素、多环节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高度适应并保持高水平的相对平衡状态。另外,动态平衡性也是“微”生态系统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微”生态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联结与交换,变是万物存在的常态,科技的发展、教育理念的创新、学生身心特点的变化等等都会对高等教育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不仅要求维持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同时也注重与外部环境以及宏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三、协同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优化策略
(一)教育主体的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传统的大学生思政队伍主要是辅导员与思政理论课教师,其他教学管理队伍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存在缺位现象,加之教育主体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现象,割裂了教育的整体性,弱化了教育的系统性,“微”生态系统的协同交互运作不畅,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然打折扣,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背景下,应主动强化教育主体协同,构建基于网络思政的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其他教职员工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格局:一是作为教育主体,应深刻理解网络给大学生行为习惯与思想观念带来的巨大影响,高度重视网络思政工作,在高校立德树人总目标的框架下,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常抓不懈;二是在育人工作总体目标的框架下,明确各教育主体承担的网络思政职责,根据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等不同教育主体的角色,分配不同的教育任务,各自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三是构建畅通的沟通机制,加强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利用网络+大数据的优势进行学生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研判,通过搭建的相应平台,定期交流信息、互通经验、激发灵感,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助提升,增强教育主体育人能力,切实发挥育人合力。
(二)教育方式方法的协同
教育方式方法是否适应教育发展规律,是否符合新时代教育对象的需求是教育效果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前提,因此,应注重网络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加强协同以促进教育价值的充分显现:一是搭建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平台,打造师生共同的网络社群,充分掌握大学生的身心特征与兴趣偏好,通过网络媒介或智能终端,比如微信、微博等,开辟主题网站,打造扁平化、向心力强的育人平台,及时占领新阵地,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网络信息中的比重,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借助相关功能,设置不同主题的板块,增强平台的教育性、吸引力与覆盖面;二是打造传统课堂的延伸———网络课堂,按照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高校开设的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等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样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因此,应遵循教育规律,结合课程特点,通过网络打造线上课程,融入思想政治元素,作为线下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创新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三是充分借助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丰富的消息表达形式,善于运用“微语言”,突出话题的新颖性与案例的鲜活性,提升话语的亲和力,打造高质量的“微思政”等品牌项目,并增加互动讨论环节,通过网络答疑解惑,促进信息交互与思维碰撞,而不是简单地将生涩的长篇幅理论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四是充分挖掘不同网络平台的优势,探索网络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结合,依据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及要求,寻求网络融入点,或直接将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与社团活动搬到网络平台上进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优势互补,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实践育人质量。
(三)教育内容的协同
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能够实现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内容为王”,本着协同的理念,以高质量的内容吸引关注、激荡思想、锤炼品质、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一是教育内容要与教育目标及要求相协同,网络上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其中包含大量色情、低俗、意识形态渗透等严重危害大学生思想的不良信息,内容的选择与打造要立足于教育要求,服务于教育目标,确保不跑题、偏题,传播主流价值,屏蔽过滤不良信息;二是教育内容之间的协同,应注意不同内容之间的层次性、互补性与衔接性,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精准内容供给,注重教育效果的强化,遵循螺旋上升原则,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三是教育内容应契合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新时代大学生在价值追求、表达方式等方面具备显著的个性特征,教育内容符合大学生的需求,才有可能引起深层次的共鸣;四是广泛挖掘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优质网络资源,推荐给大学生关注学习,作为重要的拓展与补充,比如学习强国、思想政治专题公众号等,以实现外部资源与教育主体原创教育资源的协同,进而实现育人工作的全面性与时效性。
(四)教育主、客体协同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是以往无法比拟的,随之带来的一个深刻变化就是去中心化现象,在游离于校园物理空间之外的虚拟空间,教育主体的权威被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面对面的说教,学生的自主性与灵活性更强,密切教育主、客体的协同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是作为教育主体,应尊重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地位,切忌话语霸权,以平等的姿态与真情实感面对教育对象,注重人文关怀,以渊博的理论知识、贴切的教育方式、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影响学生,进而实现教育目标;二是构建生态型师生关系,教育主体要通过微博、微信、QQ、易班等学生青睐的新媒介及时关注思想动态,重视教育对象的信息与情感反馈,加强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视界融合,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不是简单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育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内容与观点的流动,要注重与学生线上线下的沟通、合作与交流,通过信息、观念、情感的传递与反馈,掌握教育效果,实时检视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以便及时终止或纠偏;三是通过培养学生“意见领袖”,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全体学生转变角色,参与到网络思政工作中,不再只做思想政治内容的被动接收者,鼓励学生发布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实现教育主、客体身份的自由切换,构建“接收教育信息+自我教育+提供教育信息”的良好格局,形成点面结合、同频共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矩阵[3],增强“微”生态系统的自我造血、自我升级能力。
四、协同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外部环境支持体系
(一)协同机构支持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加快,网络将会更加深刻地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突显,高校应高度重视并深刻把握这一趋势,科学谋划、加强统筹,设置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机构,细化机构的职责与分工,明确网络思政工作总体目标,加强对高等教育工作的研究,加强对网络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统筹网络思政工作有序开展所涉及的制度建设、网络平台建设、队伍管理、项目与经费支持等各个环节,形成沟通顺畅、运行有序、向心力强的工作格局,履行好指导、规范、监督、支持的工作职能,为全校网络思政工作保驾护航。
(二)制度环境支持
如同生物的生存深受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特定环境影响一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同样离不开特定的“生态因子”,而制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子,网络在张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可能会使自由超出现实的容忍程度,并最终遮蔽人的主体性[4],借助规章制度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约束是保障网络行为不偏离正轨的必要措施。制度环境的支持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层面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保障网络安全,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监管力度,规范行为习惯,对网络暴力、犯罪,网络谣言等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二是学校层面完善顶层设计,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要求,将网络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通过制度的形式将网络思政工作作为教育主体的本职工作予以明确,建立奖惩制度及监管制度,明确要求、规范行为,确保此项工作制度化与可持续化;三是学校、院系或年级制定针对教育对象网络行为规范的相关制度,明确教育对象接受网络思想教育的义务,细化健康、文明使用网络的要求。
(三)舆情环境支持
当前,“移动舆论场”成为社会舆论争夺的核心场域[5],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负面舆情一旦形成,将会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不良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离不开风清气正的舆情环境支持。应注意:一是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加大舆情监管力度,切实履行主体工作职责,当好信息“把关人”,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密切关注网络动态,把握舆论主动权,对于负面信息提前预判、及时引导,力争将负面舆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进一步扩散,对于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应结合教育目的及时予以加工并转发扩散,壮大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场,使弘扬主旋律与正能量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二是注重教育主体与客体网络素养的提升,通过不同形式加强对教育主体及教育客体网络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风清气正才是理想的网络环境,对于谣言做到不造、不传、不信,争做网络安全卫生的捍卫者,促使形成有效、有料、有序的网络环境。
(四)家庭-学校-社会的协调联动
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多重系统,组成学生活动全部物理空间的家庭、学校与社会是其中影响大且联系紧密的三个领域,发挥各系统的协同效应对于切实提升教育效率与效果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一是密切学校与家庭协同,通过构建相关网络平台或社群,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定期交流沟通学生思想动态,分享思政教育的经验与方法,尊重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提高家长对网络思政的关注度、重视度与参与度,协同做好线上服务与线下跟进;二是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协同,学校受限于场地、资源等的制约,校园内难以完全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因此,应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协同,充分借助社会各领域资源,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践活动、主题教育,借助网络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三是鼓励学生与家长积极参与社会教育,参与社工活动,关注社会热点与动态,促进家庭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家长广泛收集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提高教育能力。
五、小结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顺应时代潮流,深刻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掌握教育主动权,推动工作变革,以协同的视角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外部各要素的互动与联结,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行机制,提升系统的整体水平,发挥系统的终极价值,以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