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师写作的秘密

2020-01-15张立宪

小读者·阅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笑话首诗大师

张立宪

以《春晓》这首诗为例,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结构。

春眠不觉晓——我的一个动作。

处处闻啼鸟——转移到感官。

夜来风雨声——由自己推到窗外,由人及物。

花落知多少——再由物回到自己的意识。

在当年没有电影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电影分镜,甚至表达出了电影镜头所不能表达的意境。背这首诗很容易,但背会这首诗之后,我们有没有可能模仿这种写作技巧,用“四句式”写生活中的一个东西?

童书出版人郝广才老师长期教学生写作,他让小朋友模仿《静夜思》写文章:

床前明月光——我看到了什么。

疑是地上霜——感觉它像什么。

举头望明月——我又做了什么。

低頭思故乡——产生了什么心理活动和结果。

很多小朋友写得非常精彩,精彩到超出了大人的想象。当时听了郝老师的介绍,我激动不已,想到自己的写作在经历了很多次的开窍后,灵感突然就来了,或者可以说,突然知道该怎么写了。

我读过一本海明威的书,里面提到他的“三点式”写作法:写一个相对静止的远景,再写一个流动的中景,再写一个更具体的突然运动的细微的点。就这三句话,纵深和开阔都有了。我马上就知道,未来我要写一个大场景或进行宏大叙事的时候,应该怎么运笔。大家平时不妨多做这种练习,从日常熟视无睹的句子、文字中琢磨出很多乐趣来。

高远疏落,是我对文字风格的一些体会。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疏”字的理解。我们写作的时候都太体贴人了,生怕对方理解不了我们的意思,生怕自己说得不够周到,所以把话说得太满,没有给对方留出余地。此时,“疏”就变得特别重要。

写作中怎样做到疏落?就是着重叙事、着重描述场景,感受、评价、结果、道理这些东西越少越好,把这些东西留给读者。

有许多朋友爱讲笑话。讲笑话的人最不应该说的是什么?就是“我跟你讲个笑话啊,特别好笑”。这种感受应该是属于听笑话的人的。如果你的表达技巧足够高明,笑话足够好笑,人家自然会发笑,无须用这句话来开头,否则就是在打脸嘛。

白描和写实,是我个人特别推崇的。我很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写实主义的好处是买一奉十。”你把这件事写出来,读者的感受千姿百态,这比你把自以为是的结局和评价灌输给读者要丰富得多。

我希望好的文章就是平白如话,用大家都认识的、不用查字典就能读下来的字架构出一个非常美妙的空间。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非常了不起,是真正的大师。

猜你喜欢

笑话首诗大师
《上课没人抢》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幽默笑话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
幽默小笑话
笑话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