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定律

2020-01-15邓志雄

产权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总体资源配置效率

邓志雄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一个在经济学上引起持久争议的问题。计划经济强调有计划、按比例地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去配置资源,市场经济则强调政府不应干预经济,要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逐渐认识到,在资源配置上应该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资源配置的方式逐步从按国家计划配置转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从“实行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强调“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逐步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成功崛起的经济学解释有多种多样,本文尝试应用从和积原理导出的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定律来做出一种新的解释。

1  国家资源配置总体上分为两步走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比如一个年度)的社会资源总量是一定的,这些资源总体上由国家(政府计划)与市场(私人或企业)两部门分别配置。因此,社会资源配置过程总体上可以理解为分两大步完成:国家宏观配置与市场微观配置。宏观和微观的先后秩序在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不同文化下会有所不同,同一国家不同性质社会资源的配置秩序也会有不同,但这些并不影响上述判断。

2  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可以表达为S=XY

从数学知识可知,分两步完成的工作的总体效率等于其两步各自效率的乘积。设第一步投入a、产出b,效率为X=b/a;第二步投入b、产出c,效率为Y=c/b,则总体上是投入a、产出c,总体效率为S=c/a=(b/a)×(c/b)=XY;例如,汞矿企业的生产包含矿山和冶炼两大步,其总体汞回收率就等于矿山工段的汞回收率与冶炼工段的汞回收率的乘积。设矿山段汞的回收率为78%,冶炼段的汞回收率为99.5%,则该矿山企业总体汞回收率为78%×99.5%=77.61%;同理,假设政府宏观配置资源的效率为X,市场微观配置资源的效率为Y,那么,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就是S=XY。即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的函数关系式与和积原理的表达形式是一致的。这个乘积越大标志着国家总体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当这个乘积达到最大,国家资源的总体配置效率就达到最高。

3  和积原理的条件可以得到满足

一般情况下,政府和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都是一个大于0小于1的正数,即00、Y>0,且X+Y=C,C为常数”的条件,即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的函数关系及相关条件符合和积原理的形式和条件。

4  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定律

按照和积原理,若两正数的和为常数,则这两数的积在两数趋于背离时缩小,在两数趋于均衡时增大,并在两数相等时有最大值。

由于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的函数关系及相关条件符合和积原理的要求,其变动趋势和最大化条件也就应遵循该原理。因此,根据和积原理可以直接导出关于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的定律: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将在政府和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趋向背离时降低;而在政府和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趋于均衡时提高,并在政府与市场两者的资源配置效率相等时取得最高。

根据这条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定律,只有既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更好发挥政府规划计划的资源配置作用,并使它们的效率趋同,才能全面提高国家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因此,各种经济体都应尽力争取均衡提升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参与社会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效率,不能厚此薄彼,不应主观好恶,不可有所偏颇。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总体配置的潜力,既不应妨碍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按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发挥决定性作用;也不能懒政怠政限政,妨碍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去统筹市场数据资源、拓展市场基础设施、维护市场营商环境、弥补各类市场失灵。

为此,首先,要保持和平、保持稳定、坚持稳中求进,严防国内外各种混乱导致经济下滑;其次,要用好数据资源,探索认识经济规律,促进政府和企业搞好规划;第三,要改善营商环境,优化政策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增进市场诚信,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政府和市场效率;第四,要搞好产权保护,激励创新创业,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各类生产要素运行效率;第五,持续大力建设和完善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快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国与全球市场的聯通水平,使国家资源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不断跨上新的台阶。

亚当·斯密曾经说过,一个贫穷的国家,如果要迈向富裕的话,和平、公平的法制和低的税负不可缺少,一切其他的事情可以顺其自然。在他这段话里,和平、公平和低的税负是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共同需求,但它们都不会自然地从天而降、无成本形成与获得,都要通过有为政府的不懈作为和持续努力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才能艰难的产生出来并有效维持下去。显然,在面对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的时候,各国都更有必要深刻认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双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  两个重要的推论

5.1  后发国家更需要发挥好政府作用

和积原理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科学规律。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应遵循这个规律,只是两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心有所不同。先发国家已经越过发展诱导期,进入X+Y=C>1的发展阶段。后发国家则仍然没有冲过C=1的跨越发展边界线。从本专栏第一期对和积原理介绍一文中第七节对C<1、C=1、C>1时S=C2/4增长规律的分析可知,在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起飞诱导期,其经济运行在C=1的跨越发展边界线以内,C<1,C21的高速、高效发展新阶段。中国在进入经济良性循环后,及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既是自身持续发展的市场需要,也是促进沿线国家通过国际产能合作闯过跨越发展边界线的紧迫需要,因此双方才能一拍即合,迅速展开各类合作。而一些已经先发的国家,没有闯关的急迫需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就显得相对迟缓。其实,回溯世界历史,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过程是在政府无为的情况下完成的。荷兰、英国、德国、美国曾经的辉煌是这样,亚洲四小龙的腾飞过程也是这样。反之亦然,一个差的总统,一届无为的政府,就会给一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5.2  后发国家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国有经济

后发国家怎样才能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呢?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要建设好各类要素市场平台和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以保障各类市场主体能充分用好用活各类经济资源。由于各类要素市场平台和基础设施既具有强烈的公用性,又要求较高的运行效率,使其运维机构不宜以政府部门或私人企业的形式存在,而应按公有市场主体管理,这就要求将这些运维机构作为国有企业来运作。因此,在推动国家经济闯过跨越发展边界线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对足够的土地等资源和一大批国有企业享有所有权并能进行有效调配,建设形成强大的国有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国有经济和私人经济混合发展,成功实现了大国崛起,从正面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很多国家只走私有化道路导致其国家经济崩溃,则从反面提供了鲜明例证。比如公路、港口和高铁在中国建设效率很高而在印度发展很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土地实行公有制,而印度的土地实行私有制。中国基础设施发达使土地价值、城市价值迅速提升,而印度基建很慢,土地等资源价值不能很好实现价值增长,最终导致两国发展差距明显。

6  两个对比例证

6.1  美国的现实与“经验”

美国的市场经济很发达,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很高;同时,凭借其超级大国军事力量、强势美元和先进科技的独特地位,美国政府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无人能比,特朗普发个推特美国就能进钱。强力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共同支撑了美国经济在全球市场的龙头地位。然而,美国在华盛顿共识下向北美、俄罗斯、东欧、中东和非洲等地输出的国家经济改革方案,却都毫无例外的在片面强调通过市场化、私有化给予私人配置资源以便利的同时,极端要求稳定地削弱相关国家政府的资源配置能力,结果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在改革中失去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均衡,导致普遍的社会混乱和转型失败。苏联解体后,全盘私有化的休克疗法使俄罗斯经济在叶利钦时代持续多年快速下滑。普京执政后,重振必要的国有经济,使俄罗斯国家资源配置能力与私人资源配置效率重新有所均衡,才促进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性增长。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和积原理正反两个方面的强烈作用与鲜明表现。

6.2  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中国的百年发展故事也是体现和积原理的一个很好案例。旧时的中国政府经济资源配置能力很弱,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国民经济宛如一盘散沙,社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很低。新中国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集中力量建设了一大批工业项目,并取得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形成了比较独立的科研和工业体系,工业化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过分强调政府配置资源,个人配置资源的能力没能有效发挥出来,经济社会发展整體上相对较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实际,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公有经济,毫不动摇地引导、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公有经济、私有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都得到很大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世界的贡献也不断扩大。因此可以说,在国家资源配置上坚持按和积原理办事,自觉注重均衡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积极性,不断提高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这正是中国实现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六点分析和解释过程,正是经济学的数学原理直接应用研究方法的一个基本过程展示。过程中得到的结论和推论源于数学原理,其正确性不用另行求证,其启发性有待读者加强体悟和联想,其推广则可以与传统实证经济学方法相结合。以数学原理直接应用的研究结论和推论为理论前提,去替代“人是经济人”、“政府在经济上是负作用的”等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再结合具体经济问题展开计量研究,建立模型、分析推导,可以期待得出更多新的、争议更少而共识更强的系列经济学研究成果。欢迎读者们开动脑筋,一起参与探讨。

(作者为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原局长、规划发展局原局长)

猜你喜欢

总体资源配置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圆柱壳总体动态响应分析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跟踪导练(一)2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