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知、情、意、行”培养学生节约意识

2020-01-15卢升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节约浪费危害

卢升

为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第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教学为例,从“知、情、意、行”等方面论述如何做好学生的节约教育工作,切实培养他们的节约习惯,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学生的共识和行动。

一、“知”是基础,要观察浪费的现象

认知浪费的现象是做好节约教育的基础,只有学生对浪费现象观察仔细,认知清楚,才会在心中种下“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种子。一是说一说浪费的现象。课前让学生做一名“浪费行为小侦探”,细心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各种浪费现象。如,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由于买多了或者没有时间来不及吃而扔掉是浪费,边吃边玩导致饭菜掉到地上也是浪费。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形形色色的、习惯性的、细微的浪费行为,如离开课室没有关灯等。二是算一算浪费的数量。学生很容易把餐桌上的浪费忽略,也许每次浪费的量看起来并不多,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三是看一看浪费的图片、视频。观看媒体关于浪费的图片、视频的报道,了解世界各地水荒、饥荒、电荒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知道拥有的珍贵。

二、“情”是关键,要了解浪费的危害

情感是学生心理结构的核心部分,任何行為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浪费的危害,才会做到节约。面对浪费现象,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浪费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原因是什么?认清了危害,找准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一是演一演食物的哭诉。组织学生演一演书中“阅读角”里关于米粒兄弟、馒头、青菜、红烧肉等食物的哭诉。通过换位体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浪费食物是令人痛心的。同时,演一演家中停水停电停粮一天的情景剧,让学生对浪费行为产生憎恶感、敬畏感、危机感。二是组织学生议一议浪费的危害,让学生透过浪费现象认识到食物浪费不仅仅浪费了资源和钱财,是对环境的破坏,还浪费了劳动者的汗水和心血。三是找一找浪费的原因。学生中存在这么一些错误的想法:“这些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浪费点和别人没什么关系”“不浪费是大人的事情,和小孩子没什么关系”……通过辨析活动,帮助学生从心理、价值导向、社会责任等层面认清和纠正种种错误思想。

三、“意”是保障,要形成节约的观念

观念是在不断地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中形成的。知道了浪费的危害,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形成节约的观念,寻找节约的办法,实现从“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转变。一是知一知物品的由来。播放一瓶矿泉水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短片,让学生明白一瓶小小的矿泉水是成百上千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初步了解粮食、水电等物品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节约的内在动机和自觉选择。二是明一明节约的意义。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的教育工作,使其明确节约的重要意义,从个人责任和公共担当方面对任何微小的浪费行为都勇敢地说“不”。三是学一学节约的文件。例如,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3年11月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学习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四是找一找节约的文化。例如,要求学生找一找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并体会其中的含义,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五是传一传节约的观点。例如,从水、电、燃气、服装、文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约”为主题 ,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大家。六是订一订节约的“公约”。根据浪费的现象和原因,以小组为单位,从衣食住行、用水用电等方面制订一份《小学生节约公约》,然后综合汇总出班级的“公约”。

四、“行”是目标,要落实节约的行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节约的行动,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一是想一想节约的办法。让学生观察或者向家人请教避免食物浪费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学习节约的技巧,如把过多的水果制成果酱等。二是省一省节约的行为。要求学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是否存在浪费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正?从而自觉、主动地节约。三是记一记节约的成果。让学生将平时可能会浪费的文具、纸张、水电、食物的数量记下来,定期在班上交流汇报。四是晒一晒节约的相片。让学生将自己就餐时“光盘行动”及其他节约行为的相片在班上晒一晒,交流节约的做法和经验。五是督一督浪费的行为。号召学生做节约的宣传员、监督员,认真落实班级制订的节约公约,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提醒督促家人、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特别是餐桌上要做到节约。六是评一评节约的“明星”。每学期在班里评选“节约小明星”,发挥榜样的力量,传递正能量。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节约浪费危害
不浪费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药+酒 危害大
节约
节约
浪费等于扔钱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