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国际传播研究
2020-01-15曲茹
曲茹
【内容摘要】新闻发布会是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平台,也是国家形象呈现的窗口。本研究聚焦2020年6月11日~7月10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的国际传播策略和影响,发现海外媒体对该发布会的报道热度持续走高,报道倾向持续向好,报道中高频引用中国官方和专家观点。可以说,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持续引领了国际舆论,成为海外媒体报道的重要信源,在议程设置、塑造共情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规范发布会的流程、机制和内容,将是提升政府新闻发布会国际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新闻发布会;新冠肺炎;海外媒体;国际传播
2020年6月11日,北京市通报1例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打破了连续56天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病例的记录。此轮疫情首先与新发地批发市场直接关联,随后出现家庭、单位聚集性疫情和社区散发病例。①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呈现零星病例输入的背景下,北京的突发疫情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在此期间,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每天至少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最密集时达到一天三场,及时通报疫情防控最新进展,内容包括回应国内外重大关切、研判疫情发展趋势以及解读疫情防控政策。截至7月10日24时,北京连续5日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在一个月内得到有效控制。①“北京方案”示范了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传播,收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发挥了疫情防控舆论场“压舱石”与战疫“风向标”的作用。②
本文以2020年6月11日~7月10日的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为研究对象,分析海外媒体的报道情况和海外舆情的特点,研究发布会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传播策略,并就提升政府新闻发布的国际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一、海外媒体对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的报道特点
(一)报道热度持续走高
据闻海大数据全球信息监测云平台统计显示,6月11日~7月10日,海外媒体关于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的报道总量为39250条,覆盖18个语种、94个国家、10类数据渠道,其中包括1696个网站、1个APP、4份报纸、1个微信公众号、2个微博账号、32个Twitter账号、7个Facebook账号、1个Instagram账号、1个YouTube账号、1个Telegram账号。日均报道量达到1300条左右。报道频率与6月11日前外媒关于北京抗疫的报道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尤其在6月19日报道量达到高峰,为2617条。③
从海外媒体报道量趋势分析,外媒对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的报道热度持续走高。其中热度最高的一篇是6月15日美联社发布的《今日亚洲:随着病例增加,北京升级疫情管控》(Asia Today: Beijing Reinstates Virus Controls as Cases Rise),被98家海外主要媒体转引转载。该篇报道聚焦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暴发后,北京市暂停复课、升级疫情管控、封闭管理高风险社区等系列精准化防疫举措。
在本研究观测的海外主流媒体中,累计报道量最高者为路透社,报道总数808篇,其传播量最高的一篇报道是《新发地疫情暴发后北京进入“战时状态”》(Beijing District in“Wartime Emergency”After Virus Cluster at Major Food Market),被69家海外主流媒体转载转引。
(二)报道倾向持续向好
从海外媒体对北京疫情防控报道的议程设置来看,总体而言,其情感倾向中正面和中性态度的比例高于负面。
在疫情暴发初始阶段,外媒围绕北京疫情防控的负面报道较多。甚至有外媒声称,中国可能出现第二波疫情,北京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武汉”。但随着北京疫情防控态势逐渐向好,外媒负面报道减少,中性和正面报道逐渐增多。在本研究时间段内,正面报道占16.44%、中性报道占67.06%、负面报道占16.50%,中性报道与正面报道之和达到83.5%。《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海峡时报》等海外主流媒體在报道中纷纷肯定北京疫情防控成效,并详细介绍防控举措与成功经验。表1显示了七家海外主流媒体的报道倾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路透社报道称,“核酸检测工作已经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展开,快递、外卖人员正在接受检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称“检测点在一夜之间迅速建好”。《纽约时报》报道称,“积极检测和追踪密切接触者,这是中国政府成功控制疫情策略的关键。”埃及《祖国报》报道称,“与之前的武汉疫情相比,这次人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慌失措,而是从容不迫进行处理。相信这次的北京疫情只是局部的,不会在全城全面暴发,更不会大规模波及其他省区市。”埃菲社的报道提到了居住在北京市中心胡同里的居民充分信任市政府的防控工作。
(三)报道高频引用中国官方和专家观点
在报道中,海外媒体大量援引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发布会上官方和专家观点成为报道的主要信源。徐和建、陈蓓、张文宏、曾光、庞星火、吴尊友等有关负责人和专家的主要观点,频频出现在外媒报道中。
以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为例,外媒报道援引他的表态共出现三次高峰,分别为6月15日的1036条、6月23日的1840条、7月5日的1307条。其中6月15日的一篇报道《欧洲重新开放,北京疫情重燃警觉》(Europe Reopens, Beijing Outbreak Revives Need for Vigilance)被331家外媒转载了386次。报道援引徐和建在发布会上的表态,传递了有关部门坚决遏制疫情发展的决心:“我们必须继续采取果断措施,防范外部病例和内部死灰复燃,并动员所有单位承担责任。”
二、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的国际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