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16步枪谈枪械命运
2020-01-15晓枪老王
晓枪老王
无论设计师愿不愿意,自诞生以来,枪械就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政治色彩。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技术早已经逐渐停滞,政治越来越决定着枪械的未来。通过剖析M16的“黑历史”,了解政治干预技术的毒害,我们可避免重蹈M16发展中的悲剧和覆辙。
“来路不正”的M16
在今天,包括M4、AR15在内的整个M16枪械家族早已经成为美国的国家代表之一。然而在当年,早期的M16(准确说来是AR10、AR15)可能和国家概念扯不上什么关系,它更像是政治推手下的“野生”产品。
M16(AR10)最早诞生于美国的阿玛莱特公司。这家公司创立于1954年,是一家相对年轻的公司,AR10的设计师尤金·斯通纳在该公司任职。枪械行业中有一个奇怪的规律:那些老牌的、大型的公司,并不热衷于推出一些具有颠覆性的新产品,因为枪械是大批量装备的产品,这些大公司首先要保证量产,而不是去搞一些“稀奇古怪”的新玩意。而且,大公司的体系发展相对完善,新产品都会带有上一代产品的明显烙印。相比之下,小公司的科研氛围更开放,不容易受到既有环境的影响,更容易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但往往缺乏推广新产品的能力——产能、人脉、背景,而这些恰恰是量产武器的必要条件。
不完全分解状态下的AR10步枪,已经具备了M16的基本轮廓。民族自豪感向来是枪械的隐性指标之一,如今美国民间市场上还出现了大打“情怀牌”的同名枪械
小公司的新颖设计往往伴随着技术风险,比如AR10的复合枪管完全是多此一举,本身并不堪用,严重拉低了AR10的试验表现
2016年山东军兴公司推出的P12手枪,让人眼前一亮。小公司的设计更为自由,但也往往难以量产,如今3年过去了,P12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
当年的AR10就是这么一款步枪。诞生在小公司阿玛莱特,集合了诸多大胆设计,但缺乏足够的政治支撑。尽管AR10也曾经参与美国陆军组织的选型试验,但最终落败。其实,在“陪跑”的参赛标签下,只要出现一丁点问题,陪跑的枪械就会被无情淘汰。
枪械是设计出来的,更是改进出来的。只要假以时日,先天结构很新颖的AR10步枪一定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技术水平。但在缺乏政治资源的前提下,时间就是奢侈品。美国陆军最终没有选择AR10,而是选择了T65步枪(后来的M14)。坦白而言,这场比赛不公平,美国陆军明显有所偏袒。和T65、AR10同台竞技的还有FN FAL步枪(T48),如果说当年的AR10尚显稚嫩,那FAL就是一个成熟选手。无论是性能还是产品成熟度,FAL都要比M14/T65步枪好得多,但一样输掉了比赛。
和M14同台竞技的FAL享誉世界,却唯独无法打动美国人,FAL 和M14之间的“黑哨比赛”,也成了很多枪迷多年后的谈资
客观而言,AK47能够列装,除了设计师卡拉什尼柯夫过人的天赋外,也有政治因素——当年的苏联特别热衷于宣传工农兵出身的人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炮轰”M14
柯蒂斯·李梅是时任的美国空军副参谋长,对M16的列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在美国空军中率先装备了AR15。请注意,是空军
有所偏袒的美国陆军吹了黑哨,被淘汰下的选手却依然无可奈何。枪械的竞标如同比武招亲,武功再高,不如“姑娘喜欢”这一句话更有成效。尽管AR10取得了一定的民间订单,但迟迟未被美军采购。
既然M14已经被美军采购,AR10就要另找出路。当年的美军对小口径高速枪弹很感兴趣,AR10就调转枪口,从发射7.62x51毫米NATO枪弹的AR10摇身一变,改为发射5.56×45毫米槍弹的AR15。然而此时,整个AR10、AR15项目已经花费了太多钱财,成为一个真正的烧钱机器,超出了小公司的承受范围。于是,阿玛莱特公司的母公司——仙童公司把AR15项目卖给了柯尔特公司。
作为老牌企业,柯尔特公司的手腕可比阿玛莱特高明多了。柯尔特先后说服了包括柯蒂斯·李梅在内的一系列美军高官,为AR15争取到了部队试用的机会。在AR15得到部队肯定的同时,M14在越南的表现越发糟糕。柯尔特公司迅速利用舆论大肆攻击M14,不断为AR15“造势”,创造“上位”的机会。最终为AR15争取到了美军的正式编制,获得“M16”这个大名。
换而言之,从M16到5.56毫米枪弹,新枪新弹引入美军的过程,更像是政治推手下的结果,而不是精挑细选、层层试验后的产物。而苏联人选定枪械时,往往要在两三年前就定型一款新枪弹,再根据新枪弹,招标多家单位参与设计,选中使用这款枪弹的最优枪械。著名的AK47(使用7.62x39毫米M1943枪弹,枪弹比枪早4年定型)就是这么诞生的,没有一款枪械能绕开竞标,像M16这样“半路出家”、“弯道超车”。相比之下,美军新枪新弹登场过程如此任性,也算是一大奇迹。
1969年越南,在一次军事行动中维护M16 步枪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但遗憾的是,更换发射药导致的弹膛腐蚀,并不是靠着勤快维护就能根治的
夸大的宣传屡见不鲜。HK 公司一度鼓吹G36步枪的自清洁活塞2 万发才需要维护一次,而G36步枪的寿命并不到2万,也就是说G36的活塞终生不需要维护
M16的设计师尤金·斯通纳。从M16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设计师并不像我们想像中那样呼风唤雨
M16与M60机枪。M14难堪大任,M16初期问题不断,M60机枪也有可靠性问题。作为一个技术、资金双一流的超级大国,越战时期的美国,枪械却呈现“三连坑”的尴尬局面
准备不足的M16
也许因为来路不正,也许因为军队高层钟爱的M14被国防部长判了“死刑”,心怀不满的美军开始对M16“指指点点”,强迫M16做出改进。毕竟,与其说M16是被陆军“挑中的”,不如说是被政治“撮合”的。在另一方面,M16入役过程太快。政治可以加速,但技术不可以,“萝卜快了不洗泥”,M16需要一些改进。
正确的意见难得一见,杂乱的意见形影不离。决定工程项目质量的,除了乙方的设计能力,还有甲方的认知水平。每一个枪械设计师的背后,都站了一群发表意见的人。那些身居高位、不很专业的人,对M16做出了一些看似正确,实则贻害无穷的改进,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这些改进中最为致命的是将M16的发射药,杜邦公司相对昂贵的lMR4475单基管状药,改为装备量较大,相对廉价的奥林公司WC846双基球形药,即M14步枪的发射药。在美军看来,这个抉择十分正确,因为当年lMR4475单基管状药的产能很成问题,而WC846还有膛压更低,能增加M16枪管寿命的优点,何乐而不为呢?
更换发射药看似小事,实则重之又重。显然,军队的决策者们不懂这些。更改发射药后,M16的膛压确实降低了,但导气孔处的膛压却升高了,自动机像吃了兴奋剂的野马,出现射速增加、抽壳时机提前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发射药改动,早期M16的一些缺点被放大暴露出来。比如M16的内膛没有镀铬,抗腐蚀能力原本就不高。IMR4475单基管状药残渣较少,不会对枪械造成太大污染,但换了WC846后,残渣要多得多,在枪管内壁生成一些细小的腐蚀,导致内壁,尤其是弹膛变得坑坑洼洼,大幅增大了枪械的抽壳阻力,导致枪械抽壳困难,甚至出现弹壳黏弹膛、断壳等一系列问题。加上被提前的抽壳时机,M16的抽壳成了一个大麻烦。抽壳时机提前了,弹膛余压大,枪械就会出现弹壳底缘拉断、断壳等故障。而断壳故障比大家熟知的卡壳严重很多。卡壳一般属于较轻微的故障,射手只需要操作几秒钟或者十几秒钟就能解决故障:后拉自动机让开抛壳窗,抖动枪械,或者多次释放、后拉自动机。情况严重时,射手可拆开枪械,用通条从枪管前方插入把弹壳挤出。而断壳就不能采取上述方法,射手必须用专用的工具才能取出断壳。
然而,M16没有及时配发取断壳工具。为推动M16的“上位”,柯尔特公司对外宣传M16是跨时代的步枪,不需要维护,更不需要维护工具!这种为了装备部队的低劣宣传骗不了一线,却能骗得整天坐办公室的将军们,而这些“转椅将军”掌握枪械装备的生杀大权。于是,一定数量的M16在没配备维护工具的情况下,被送往越南前线。
其实,换发射药的恶劣后果,一些人是心知肚明的,但这些人往往没有决定权,正确的意见也变得软弱。相传,一位美国国会议员曾经和M16的设计师尤金·斯通纳之间,对于改动发射药有过如下对话:
议员:您的意见如何?
斯通纳:我建議还是不改(发射药)为好。
议员:陆军已经决定这样办了。
斯通纳:既然已经决定了,还征求我的意见干什么?
议员:我想如果您能同意,我会感到舒服些。
斯通纳:好,那就让我们俩人都不舒服吧!
当然,以上这个对话真假未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作为M16的生产厂家,以及一家技术力量雄厚的老牌公司,柯尔特公司对于更改发射药后的M16到底如何心知肚明。但为了装备,为了自己的业务,柯尔特公司假装视而不见。
就这样,一个本身尚不完善、成熟的M16,伴着外行指挥内行的笑话、美式的官僚主义,以及资本横流下的无所不用其极,酿成了越南战场上的悲剧。
直到M16A1为止
出了问题要及时补救,就这样,刚刚装备部队的M16开始了边生产、边改进、边被骂的尴尬装备之旅。笔者曾经在中北大学见到过3支越南战争时期的M16,它们的铭文各不相同,甚至技术状态都各不一样,有的有辅助推机,有的没有弹匣释放钮周围的加强筋。这种不稳定的技术状态让笔者感慨:刚刚装备部队就改进,叹为观止啊!
在战场上使用M16的美军士兵,应该是最深受其害的那个。技术状态不稳定,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粗制滥造。1963年,美国军队开始装备XM16。1964年,M16正式获得“美军户口”。直到1967年,美国人推出了M16A1步枪,才算基本解决M16的问题。枪械的可靠性关乎士兵的生命,但从1963年到1967年,前线的士兵不幸成为试验M16的“小白鼠”。
在笔者看来,如果在1967年,一切准备妥当的M16A1直接装备部队的话,M16在历史上的名声会好得多。但是,资本并不允许做出合理但“伤钱”的事情未。1967年6月,美国政府买下了M16的专利,试图绕开柯尔特公司,另找厂家扩大产能,以便部队能更快更好地获得更多的步枪。但在美国政府买下了M16图纸后,柯尔特公司不顾前线缺枪少弹的事实,立即组织了时长两个月的罢工。
漫画形式的M16A1维护指导手册。漫画本身是幽默的,但漫画在1969年,在M16已经酿成可靠性危机和信任危机时才出现,只能是黑色幽默了
FN制造的M16(FN15),一向拥有不错的口碑。作为M16 的“老东家”,柯尔特有着丰富的制造经验,却被身为后来者的FN公司力压一头,只能说柯尔特的管理不敢苟同
2019年9月柯尔特公司宣布,为保障军队订单,暂停生产民用版的AR15。在疯狂吐槽柯尔特高价低质之余,美国网友嘲讽道:“毕竟柯尔特和政府的关系,从南北战争以来就好得不得了!”
笔者看来,在M16闹剧中,美国政府、军队和柯尔特公司几乎是“互相成就”,都负有重大责任,但他们之间似乎还互相轻视。笔者的一个师兄说过,步枪设计最大的难点,就是人多嘴杂,每个人都觉得步枪简单,谁都插两嘴,谁都指挥一下设计。M16闹剧中,那些愚蠢的、后果严重的“操作”,在其它国家的枪械设计中,也是屡见不鲜。
从M16到M4
大概在1990年代初期,美军内部的M16步槍逐渐被枪管更短的M4卡宾枪所替代。从技术角度看,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M16/M4步枪所用的M855枪弹是一种速燃枪弹,M4枪管虽然短,但初速并不低,外弹道和杀伤力仍然有保障。同时,M4卡宾枪的枪托可以伸缩调节,适应不同身材的士兵,人机功效更好。此外,M4的主要型号是M4A1卡宾枪,摒弃了M16A2以来“差评不断”的3发点射,改回了全自动功能,更适用于未来战争格局。
因此,美国陆军非常“明智”地选择了M4卡宾枪,而美国海军陆战队仍非常“保守”地选择了M16A4。笔者当年也曾以为,海军陆战队选择M16A4实在是太保守了,毕竟长度更短的M4才是未来的主流,直到后来笔者听到了另一个原因。
有消息称,除技术原因外,美国陆军选择M4的背后,也有见不得光的政治因素。当年,比利时的FN公司已经开始进军美国市场。得益于其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建立较晚的美国分厂的技术优势,FN公司造出来的M16A2,既便宜又好用。相比之下,柯尔特造出来的M16A2,做工差,寿命低,价格还贵。
M16的3发点射机构,击锤根部的棘轮就是控制点射的“计数器”。在众多3发点射机构中,尤其是对比AIMS74的点射机构,M16的机构过度简洁,甚至可以说是简陋,性能也很不理想
罗马尼亚AIMS74步枪的3发点射机构分解图,这套点射机构较为成功。带有3发点射功能的扳机组结构往往非常复杂,小零件多、强度差、维护麻烦
1963年4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在摆弄AR15步枪。1963年,XM16甚至还没有摘掉代表试验的“X”,就被拿到了总统面前
柯尔特公司虽不能“独享”M16A2,但拥有新研发的M4卡宾枪的完整知识产权。对于柯尔特而言,既然造M16A2比不过FN,那还不如说服美国陆军抛弃M16A2,采购M4,这样枪械的“大蛋糕”自然还是柯尔特独享。在这个背景下,早就被柯尔特公司打通关节的美国陆军自然愿意采购M4,而不是向“外国企业”FN公司采购枪械。
笔者刚听到这个说法时非常震惊,半信半疑。相信的是,在私营和民族情感之下,资本敢于做任何事情。就如同今天的娱乐圈一样,光怪陆离几乎是资本炒作的投影。枪械说白了也是产品,还是政府买单、不愁销量的产品,这种产品向来是贪污腐败的伊甸园。何况军方采购讲究保密,市场透明度非常低,并带有鲜明的上下级制度,反贪工作向来是难以进行的。
最后,就如同明朝洪武年间的反贪答案一样,骄兵悍将们打起仗不要命,贪腐起来更是无所顾忌。对于企业而言,买通一两个议员、将军,远远要比市场“试金”有效率得多。毕竟,那些一线使用枪械的“大头兵”再有经验,也只是没有地位的下级;士兵的话再有理,也比不过一个将军的“画圈”。因此,军购中出现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笔者也不会感到奇怪。
但是,军购的高度不透明,也导致很多传闻无法考证。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柯尔特造的M4或者M16,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确实是价高而质不高的代表。
M16的3发点射
在很多人看来,M16最令人诟病的机构,莫过于它的3发点射,存在“剩余点射”问题,既不“走心”,也不专业,还很落后。在M16A1之后的M16A2、A4,早期的M4都使用3发点射替代全自动。在M16A2诞生的1982年,世界上已经有很多采用3发点射机构的枪械了,但它们没有“剩余点射”问题。
在《十枪谈之GLOCK手枪》中笔者写过,制定规则的人和遵守规则的人,大概率不是同一群人,而规则的悲剧恰恰在此。3发点射机构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能避免连续全自动射击时枪管的急剧磨损,有效降低枪械因射击过快导致的发热。因此针对早期M16存在的可靠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3发点射的确是一种更保守更安全的做法。
但如此不走心的3发点射机构只是“表面完成”了设计指标。对于这种“应试教育”,只要仔细体验一下,多打几发枪弹,参与项目验收的人员就能发现它的不足。然而,提出“用3发点射取代全自动”想法的那些人,大多都不是一线的使用人员。
在一个完美的制度下,枪械应该是两个人设计出来的:士兵+枪械设计师,他们要有极为充分的交流,彼此体验过对方的工作。然而真实世界中,士兵的想法要层层上报,再层层传递给设计师,想法早已传偏。枪械的改进或设计,真正有话语权的,仍然是办公室中的“转椅”将军们。
从M16A2到M16A4,前前后后接近20年,点射机构都没有发生什么本质性改进,但关于点射机构的抱怨却从未停止。到了1990年代,点射机构又被抛弃,换回了M16开始的全自动机构。难道中间没有人提出更好的点射机构方案吗?没有人设计出同时兼容点射、全自动的改良发射机构吗?一定要用40年前、M16诞生伊始使用的全自动机构吗?
答案显而易见。美国是一个枪械大国,有很多杰出的设计师,从来不缺乏人才。只是决策者们,只能看清楚点射和全自动的区别,却从未看不清点射机构可以有很多种,全自动功能也有更好的选择。当权力被集中到“转椅将军”时,争执的话题变为大学中的辩论赛——议题高高在上,在座皆是精英,然而空费口舌,无论是赢家还是输家,都离现实太远,什么也解决不了。
被M855A1枪弹的弹尖“切割”得不成样子的M16步枪机匣进弹导引面。此外,更换M855A1枪弹后,M16/M4还出现过枪管寿命下降、枪机断裂等一些恶性丑闻
美军推出的“增强表现弹匣”(EnhancedPerformanc eMagazine),其核心零部件是一个改良的托弹板(图中蓝色物体),新托弹板定位更稳定,枪弹在内不会“前俯后跳”,进弹路径更合理
M855A1枪弹和单独的弹头。弹头前方银灰色的是钢质弹芯,硬度较高,用于穿甲,弹芯后方覆盖着相对柔软的铜被甲
“扯彈”的枪弹
时间到了2010年前后。此时,美军推出了一款名为M855A1的新枪弹,一经亮相引起巨大轰动。
从外观上看,传统的金属弹头都外包有一层铜或者覆铜钢被甲,显得金光璀璨。而M855A1枪弹弹头是分段的——前半段是裸露的弹芯,后半段包有铜制被甲,用于嵌合膛线。虽然“前裸后包”的设计早已有之,但在世界枪弹布局总体保守的情况下,新奇方案大多停在试验阶段。对于M855A1而言,作为一款正式装备的主力枪弹,大胆采用这样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根据美国方面的宣称,M855A1枪弹在杀伤力和穿透性上都取得了不错效果,同时初速更高,枪口焰较小,更适配于枪管较短的M4卡宾枪。最为可贵的是M855A1的穿透力。对于弹芯而言,初速越高,长径比越大,弹头的侵彻能力就越好。但在传统枪弹中,弹头外总得“包着”点什么,弹头的长度就限制了弹芯的长径比。然而在M855A1上,弹芯外露于被甲,可以增加长径比,打破了常规理念,虽不算首创,却难能可贵。
最后,传统枪弹弹头中填充有一定的铅,作为弹芯和被甲中间的填充物。这些铅最终会随着弹头射入土壤,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根据美国官方估计,每年大约有2000吨的铅金属被弹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新诞生的M855A1枪弹是一种“无铅弹”,从环保的角度看,也是一件大好事。
然而,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的M855A1枪弹,却在使用中遇到了大麻烦,首当其冲的依然是它的“前裸后包”设计。上一节中笔者提到过,M16的节套设计非常之紧凑,客观上导致了节套引导枪弹进入枪管的空间过小,且在节套周围,铝机匣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引导功能。在M855A1枪弹上,裸露的钢制弹尖(弹芯)会像切菜一样,在相对柔软的铝机匣上划痕,造成进弹导引磨损,导致一系列进弹故障。
美国人很快发现,M855A1枪弹的进弹故障和弹匣有一定关系,于是迅速对弹匣做出改进,慢慢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纵观整个“弹匣门”,惹出问题的罪魁祸首,不是弹匣,而是枪弹。不改枪弹而改弹匣,可能的原因就是枪弹的政治资源强于弹匣。
进弹故障实际上极易发现。此前的部队试用中,M855A1枪弹的进弹故障一定会显露,但到了正式装备时才被曝光。倒是当年,美国的一些军官拼命夸赞M855A1是最好的小口径枪弹。致命的问题被压下,优点却被大肆宣传,一群明白人看着悲剧一点点发生,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M16背后的反思
在上一节中笔者写道,只需要对照着看HK416改了哪里,就能明白M16的缺点在哪。作为M16的“母亲国”,美国人生产、制造、使用M16的经验远远比德国人丰富,改进M16的工作,本应该是美国人更胜一筹。然而,如同大型企业中不可避免的派系斗争,有时项目外包比与兄弟科室合作更有效。美国作为老牌大国,一个建国时间接近300年的国家,按理不应出现这类问题。但大有大的难处,老有老的不足。在世界第一国的光环下,M16步枪的一生,折射出了太多政治问题。笔者希望我们能从M16的故事中吸取教训,尽量给枪械一个公平“成长”的环境,不要让枪械成为政治的产物,这是每一个枪械设计师的共同心愿。下一期我们讲述一款经典名——M1911手枪。
【编辑/何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