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透明防水再生塑料编织袋
2020-01-15王仁龙整理
王仁龙 整理
一、概述
编织袋具有强韧、高载荷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物品包装、装载需要一定的防水要求,就有了防水编织袋的需求,编织袋要想获得优秀的防水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设防水内衬,设计成自封袋的样子,自封袋拥有一定的防水能力,但是载荷能力远比不上强度较高的编织袋,而自封袋通常采用夹链机构使袋口在封闭时可以防水,夹链机构由普通塑料材质制成,开合次数多了之后就容易损坏,达不到防水的目的,而且,夹链机构的闭合需要对准配合插条和配合槽缝后用力夹紧,还要反复确认夹链是否完全闭合,整个密封过程相对繁琐。
因此现有的防水编织袋具有其袋口密封防水机构密封繁琐、容易损坏的缺点,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多层透明防水再生塑料编织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防水机构密封繁琐、容易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透明防水再生塑料编织袋,包括呈透明的编织袋本体、固定于所述编织袋本体内的防水内衬、以及固定于所述编织袋本体上的防水闭合机构;
所述编织袋本体整体呈方形状,所述编织袋本体包括第一编织布片、以及与所述第一编织布片对应的第二编织布片,所述第一编织布片的两侧边沿与所述第二编织布片的两侧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编织布片的底部边沿与所述第二编织布片的底部边沿固定连接;
所述编织袋本体内设有收纳空腔,所述编织袋本体顶部设有连通收纳空腔的收纳开口,所述防水内衬固定于所述收纳空腔内,所述防水内衬内设有密封空腔,所述防水内衬顶部设有连通所述密封空腔的密封开口,所述防水内衬的四周侧壁与所述收纳空腔的侧壁接触贴合,所述防水内衬的顶部边沿与所述编织袋本体的顶部边沿固定连接;
所述防水闭合机构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一密封条以及呈长条状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条对应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一编织布片与所述第二编织布片顶部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密封条内固定有长条状的第一软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一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第一安装槽孔,所述第一软磁条插设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孔内,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内侧壁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密封条长度方向分布且贯穿所述第一密封条两端的密封槽,所述第一软磁条固定于靠近所述密封槽侧壁位置,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内侧壁于所述密封槽下方位置与所述第一编织布片的一外侧壁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条内固定有长条状且与所述第一软磁条磁吸配合的第二软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一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第二安装槽孔,所述第二软磁条插设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孔内,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内侧壁固定有与所述密封槽对应的密封凸条,所述第二软磁条固定于靠近所述密封凸条侧壁位置,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内侧壁于所述密封凸条下方位置与所述第二编织布片的另一外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凸条侧壁与所述密封槽侧壁于所述编织袋本体上方位置密封贴合,所述第一密封条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密封条内侧壁于伸出所述编织袋本体两侧边沿部位密封固定。
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外侧面于靠近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一拉环,所述第一拉环上设有供手指通过的第一避让孔;
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外侧面于靠近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二拉环,所述第二拉环上设有供手指通过的第二避让孔。
所述第一编织布片的外侧面于靠近顶部位置固定有第一袋耳,所述第二编织布片的外侧面于靠近顶部位置固定有第二袋耳。所述密封凸条侧壁与所述密封槽侧壁均呈圆弧状。
所述密封袋本体由透明PBS 材质制成;所述第一密封条与所述第二密封条均由硅胶材质制成;所述防水内衬为透明PE 内衬袋。
三、有益效果
本技术通过其防水内衬与防水闭合机构达到整体防水的效果,其中,防水机构上的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通过内部的第一软磁条与第二软磁条的相互吸引,使密封凸条侧壁与密封槽侧壁密封贴合,达到编织袋本体开口上方的密封防水效果,通过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侧壁两端的固定连接,保证编织袋本体顶部两侧的密封,整个密封闭合过程简单可靠,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张开闭合过程完全相互可逆,而且机械动作相比传统的夹链机构要少,因此可以大大提升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 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本技术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3 本技术中所述防水闭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5 所示,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透明防水再生塑料编织袋,包括呈透明的编织袋本体1、固定于所述编织袋本体1内的防水内衬101、以及固定于所述编织袋本体1上的防水闭合机构2;
所述编织袋本体1 整体呈方形状,所述编织袋本体1 包括第一编织布片103、以及与所述第一编织布片103 对应的第二编织布片104,所述第一编织布片103 的两侧边沿与所述第二编织布片104 的两侧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编织布片103 的底部边沿与所述第二编织布片104 的底部边沿固定连接;
所述编织袋本体1 内设有收纳空腔,所述编织袋本体1 顶部设有连通收纳空腔的收纳开口,所述防水内衬101 固定于所述收纳空腔内,所述防水内衬101 内设有密封空腔102,所述防水内衬101 顶部设有连通所述密封空腔102 的密封开口,所述防水内衬101 的四周侧壁与所述收纳空腔的侧壁接触贴合,所述防水内衬101 的顶部边沿与所述编织袋本体1 的顶部边沿固定连接;
所述防水闭合机构2 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一密封条201 以及呈长条状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条201对应的第二密封条202,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与所述第二密封条202 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一编织布片103 与所述第二编织布片104 顶部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内固定有长条状的第一软磁条203,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的一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的第一安装槽孔;
所述第一软磁条203 插设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孔内,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的内侧壁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长度方向分布且贯穿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两端的密封槽205,所述第一软磁条203 固定于靠近所述密封槽205 侧壁位置,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的内侧壁于所述密封槽205下方位置与所述第一编织布片103 的一外侧壁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条202 内固定有长条状且与所述第一软磁条203 磁吸配合的第二软磁条204,所述第二密封条202 的一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的第二安装槽孔,所述第二软磁条204插设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孔内,所述第二密封条202 的内侧壁固定有与所述密封槽205 对应的密封凸条206,所述第二软磁条204 固定于靠近所述密封凸条206 侧壁位置,所述第二密封条202的内侧壁于所述密封凸条206 下方位置与所述第二编织布片104 的另一外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凸条206 侧壁与所述密封槽205 侧壁于所述编织袋本体1 上方位置密封贴合,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密封条202 内侧壁于伸出所述编织袋本体1 两侧边沿部位密封固定。
以上实施,一种多层透明防水再生塑料编织袋通过其防水内衬101 与防水闭合机构2 达到整体防水的效果。
具体来说,防水机构上的第一密封条201 与第二密封条202 通过内部的第一软磁条203 与第二软磁条204 的相互吸引,使密封凸条206 侧壁与密封槽205 侧壁密封贴合,达到编织袋本体1开口上方的密封防水效果;
通过第一密封条201 与第二密封条202 侧壁两端的固定连接,保证编织袋本体1 顶部两侧的密封,整个密封闭合过程简单可靠,第一密封条201 与第二密封条202 张开闭合过程完全相互可逆,而且机械动作相比传统的夹链机构要少,因此可以大大提升使用寿命;
更具体来说,如图3 与图4 所示,第一密封条201 与第二密封条202 的长度大于编织袋本体1 顶部侧边的长度,保证了第一密封条201 与第二密封条202将编织袋本体1 顶部两侧完全覆盖,如图3 与图4 的阴影部分所示,为保证编织袋本体1 顶部两侧的密封性,第一密封条201 内侧壁与第二密封条202 内侧壁于编织袋本体1 两侧向外伸出的部位可设计成一体相连;
第一编织布片103 与第二编织布片104 可通过缝接的方式固定相连,第一密封条201 与第二密封条202 第二可通过密封性良好的热熔胶水与编织袋本体1 固定相连,防水内衬101 四周侧壁可通过工业胶水与收纳空腔侧壁粘合相连。
如图1 与图3 所示,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的外侧面于靠近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一拉环401,所述第一拉环401 上设有供手指通过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密封条202 的外侧面于靠近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二拉环402,所述第二拉环402 上设有供手指通过的第二避让孔。
第一拉环401 与第二拉环402 方便使用者通过手指插入第一避让孔与第二避让孔来张开编织袋的袋口拿放物品。
如图4 所示,所述第一编织布片103 的外侧面于靠近顶部位置固定有第一袋耳301,所述第二编织布片104 的外侧面于靠近顶部位置固定有第二袋耳302,袋耳方便使用者携带装有较重物品的编织袋,使编织袋具有了手提袋的基本功能效果。
所述密封凸条206 侧壁与所述密封槽205 侧壁均呈圆弧状,圆弧结构比一般的平直结构更容易形成插设配合,使用者只需要将密封凸条206和密封槽205 大致对准,就可以凭借密封凸条206与密封槽205 的圆弧状侧壁依靠第一软磁条203与第二软磁条204 的磁吸力使密封凸条206 自然地滑进密封槽205 中。
所述密封袋本体由透明PBS 材质制成,所述防水内衬101 为透明PE 内衬袋。
PBS 材质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降解的塑料材质,对人体无害,有利于融入日常生活中,而且设计成透明状态则有利于使用者透过密封袋本体以及防水内衬101 来确认密封空腔102 内的密封效果;
所述第一密封条201 与所述第二密封条202均由硅胶材质制成,硅胶材质相比相对廉价的橡胶材质具有更强的抗老化特性和密封防水性能,从而增加第一密封条201 与第二密封条202 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专利信息:
申请号:CN201920119191.1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公告)号:CN209441906U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IPC 分类号:B65D30/04;B65D33/00;B65D30/08;B65D30/02;B65D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