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祝贺陆松年先生八十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2周年(代序)

2020-01-15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

华北地质 2020年2期
关键词:寒武纪泰山大陆

陆松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原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共党员,曾任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在王曰伦先生指导下从事前寒武纪地质研究。1965年随同王曰伦院士调至当时的地质部华北地质研究所(即后来的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现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60多年来一直从事前寒武纪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过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投票委员、国际冈瓦纳研究会顾问、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主席等学术职务。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天津市科委授予“元古宙地层及冰碛岩专家”称号,2005年1月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陆松年先生在地质研究生涯中,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坚持矢志不渝、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坚持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高尚风范。他研究思路开阔,不断从全球战略高度,组织和带领项目团队去探索地球奥秘,着力破解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重大问题。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专著12部,其学术价值在前寒武纪地质领域有重要的影响,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做出诸多贡献。

第一,确定了若干关键性哑地层的时代,对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和对比做出了重要贡献。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测年方法,适时地解决了若干关键和疑难前寒武纪哑地层的时代问题,为地区性及全国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科学依据。上世纪80至90年代,他先后与年青同事从长城系大红峪组火山岩、团山子组火山岩中获得1 625±6 Ma、1 683±67 Ma数据,成为推断长城系底界时代的支柱性年龄,大大提升了蓟县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在国际上的地位;1986—1988年,在新疆北部前寒武系及含矿性专题研究时,获得蔚犁县蓝石英花岗岩2 487.7±10.2 Ma和2 582±11 Ma两组锆石U-Pb年龄数据,解决了30多年来新疆是否存在太古宙岩石的争论;应用现代最先进的测年方法,对中央造山带中原定为古元古代秦岭岩群、陇山岩群变质层状岩系的碎屑锆石年龄谱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晚期而不是古元古代;厘定了龙首山岩群、达肯大坂岩群、宽坪群和二郎坪群等众多疑难或重要含矿地层时代。

第二,对我国西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提升了边远地区的研究水平。先后在西北地区进行了长达20年的野外考察,对造山带变质基底开展了系统研究,指出东阿尔金-敦煌等地区保存了以新太古代为主的麻粒岩-片麻岩组合,发现了中太古代28.5亿年的花岗片麻岩及时代为36亿年的锆石捕获晶(西部最古老锆石U-Pb年龄);确定了24亿年左右双峰式岩浆活动,确定了沿柴达木盆地北缘-中阿尔金展布的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带,新建了地层及重大地质事件的序列及年代格架,提高了西部边远地区的研究水平,为国家在阿尔金山等地区找矿的战略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第三,提出“地质事件群”的概念,丰富了“事件地质学”的内涵。应用“地质事件群”的概念,将我国中-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归纳为两组事件群,第一组与造山作用有关,主要发育于10~9亿年;第二组事件群反映造山作用结束后大陆裂解性质的动力学机制,其时代介于约8.2亿年至7亿年之间。依据塔里木与扬子陆块这两组事件群的相似性,提出了塔里木和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连接的观点,并确认塔里木-扬子陆块与澳大利亚相邻,位于罗迪尼亚超大陆西缘,为研究中国古大陆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联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国内、外地学界引起了高度重视和认同。

第四,在中国古大陆及罗迪尼亚超大陆研究中取得创新性成果,对全球构造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罗迪尼亚汇聚与破裂》研究项目中国工作组组长、东亚工作组召集人和全球编图组成员,通过翔实的野外工作,获得了大量地质证据,确定塔里木和中央造山带中的古老地块与扬子陆块一样在中-新元古代发生过强烈的热-构造活动,论证了它们是Rodinia超大陆形成及破裂的系统响应,从而为超大陆的存在增加了充分的证据,他在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的发言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由于他对中国及全球超大陆研究的贡献,他作为大会特邀代表参加了2005年9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超大陆和地球演化”国际讨论会。

第五,组织和指导我国重要矿产变质岩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和全国陆域及海区地质图件更新,解决了中国变质岩大地构造划分及演化关键地质难题。总结了不同时代、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变质岩石构造组合的形成时代、变质条件、变质时代和大地构造环境(大地构造相),首次编制并出版了1/250万中国变质岩大地构造图;针对中国陆块区前寒武纪基底和造山系中变质岩构造岩石组合与大地构造相的关系,建立了岩石构造组合、亚相、相、大相和相系五级大地构造相鉴别标志,提出新太古代出现了以水平运动为优势的板块运动启动时间新认识;指出陆块区孔兹岩带、高压麻粒岩带和超高温变质带等特殊变质岩类的重要性及造山系中大量出现的超高压榴辉岩和蓝片岩带的特殊“指示大地构造相”的重要地质意义;探讨了中国前寒武纪大陆形成的阶段性和主要轨迹,指出中国三大陆块区的最终形成时间的非等时特点,华北形成于约1.8 Ga前,而塔里木和扬子形成于约0.82 Ga,比华北晚近1.0 Ga,为多种概念和方法相互融合开展综合研究提供了范例。

2005年6月退休后,虽然已不在地质调查和科研一线,但他心系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工作,仍尽心尽力发挥余热。一是协助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在2006年“泰山国家地质公园”向“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工作和充分的准备。2006年9月在英国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国际会议上他代表泰安市政府阐述了泰山在全球前寒武地质研究中的重大科学意义,从此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它标志泰山所蕴含的地质特色在全球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及百余年来泰山地质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有关权威机构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二是与所内、外同事合作完成“中国变质岩大地构造图(1/250万)”、“中国变质岩大地构造”、“泰山新太古代地质演化史(上篇)”等三本专著,“泰山新太古代地质演化史(中、下篇)”也将于今年下半年问世。三是会同有关院士、专家指导全国各省新一代地质志的编纂和图件编制,推进洋板块地质理念的应用与实践。进入耄耋之年的陆松年先生仍在奋斗中!

陆松年先生不仅心系国家、治学严谨,而且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对同事、朋友和学生不仅在工作上热情指导,而且在生活上也真诚关心。陆松年先生是我们年轻人的良师益友和学习楷模。

祝陆松年先生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猜你喜欢

寒武纪泰山大陆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清江生物群——探索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秘密的新窗口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冰之大陆
IQ大陆
冰之大陆
5亿年前的奇异生物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