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机采棉水杂扣补的探讨

2020-01-15

中国棉花加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回潮率棉农机采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纤维检验所,新疆博乐833400〕

近年来,随着新疆的棉花产量逐年增加,传统的手摘棉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的弊端日益凸显,另外人工成本的不断增长,导致手摘棉采摘成本逐年升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为应对这种情况,机采棉种植和采摘在新疆棉区得到快速推广,然而伴随着机采棉的普及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水杂扣补重量结算的问题。

一、矛盾与争议

(一)收购企业按高回潮率扣水

棉农在交售机采棉时,棉花收购企业一般采取车车检验的方式,回潮率现场抽取,现场测试。由于机采棉在采摘时要喷水润滑,就造成籽棉回潮率增高;还有部分棉农故意选择在雨天或露水天采收棉花,造成机采棉回潮率远远超过《GB/T22335-2018棉花加工技术规范》中籽棉回潮率应不大于12%的规定。即使棉农交售的籽棉中有一部分是温度高时采收的回潮率在5%~8%之间的籽棉,在多点抽检时收购企业一般也会直接按高回潮率计算。

(二)杂质抽检工序多,费工费时

杂质抽检包括籽棉抽样、试轧、皮棉抽样、称重、杂质机打杂、收集称重、计算等工序。一般现场收购头遍机采棉杂质在15%~16%,二采在20%~30%。此种操作方式严重与《GB/T22335-2018棉花加工技术规范》规定的不大于12%不符,极易造成争议,产生矛盾。

(三)棉花收购企业和棉农各打“小算盘”

一方面,部分棉花收购企业一味追求利润,刻意扩大水杂扣补空间。在棉农集中交售棉花期间,利用“出高价多扣补”的手段进行利润追回,但是往往出现高价与扣补不平衡,最终损害棉农利益;另一方面,棉农为增加交售棉花重量,在棉花机器采摘时过度喷水和专在雨露天采摘,甚至出现在交售棉花前恶意加湿,对棉花收购加工工作和棉花质量造成损害。

二、目前解决机采棉市场存在问题的探索

(一)政策引导

国家为提高棉花质量出台试点,对“双29A”级(即长度达到29mm以上、断裂比强度29cN/tex以上、马克隆值A级)给予额外补助,鼓励棉种企业积极培育优质棉品种。2019年度博州纤维检验所实验室检验数据表明,“双29”、“双30”甚至“双31”的棉花批次显著增加,这表明棉花产业链各参与主体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棉花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棉花质量呈现总体向好趋势。

(二)创新经营模式

目前,一些地方土地整合,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联合农户成立合作社,公司+合作社的种植模式逐渐兴起。由公司提供棉花品种、花费农药等生产资料,并提供技术服务,负责回收,与农户联系更加紧密,逐步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经营模式,减少了在棉花交易中水杂扣补的争议。

(三)改进棉花生产技术

棉花种植模式和采摘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助于减少田间浪费,提高棉花质量。无人机喷洒脱叶剂技术不断成熟,脱叶效果越来越理想,棉花含杂率明显降低。

(四)纤维检验机构要加强监管

专业纤维检验机构要履职尽责,加大对棉花加工企业收购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水杂和衣分进行重点复检,严格核查每年收购量、加工量和入库量,确保收购质量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相信随着棉花收购市场的不断规范和棉花经营模式的创新改变,再结合国家政策和监管机构的正确引导,水杂扣补问题的将会得到更加公平合理的解决。

猜你喜欢

回潮率棉农机采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微波籽棉回潮率测量仪技术试验报告分析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棉农
合理控制浆纱回潮率的探讨
塔式气流皮棉加湿机特点分析
在改革中绽放青春
——记鹏远棉业公司棉检员杜军
浅析储备棉的棉层高度对其回潮率及公定重量的影响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