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2020-01-15
〔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4〕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也愈发的明显和激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部分事业单位也开始实现企业化管理,需要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利用人才引进模式充实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使事业单位工作团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同时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升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规范性,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推动我国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从业人员招聘到退休过程中采取的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以公益服务为宗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而企业运营的目的是盈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也开始重视盈利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在单位用人自主权范围内,招聘录用和培训指导人力资源,保证人力资源满足绩效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指导人力资源,通过评估考核工作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利用针对性的措施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结构,有序开展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科学配置事业单位的资源
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科学配置各种资源,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保障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扩大事业单位的经营规模、优化设备技术、提高服务质量。由于事业单位竞争重要的因素是人才,因此事业单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保障事业单位发展的健康性和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事业单位实现企业化管理后,很多事业单位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构建人力资源部门,模块化管理人力资源。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因为无法创造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处于事业单位的从属地位,只能被动地采取管理工作。在上级主管机关人事部门工作模式的影响下,实施多体系管理工作,缺失部分业务职能,无法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战略规划和人类资源规划以及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等工作,但是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只是采取人力资源计划工作,没有积极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二)基础工作薄弱
事业单位没有系统性地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导致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积极创新,盲目地结合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没有结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要求,无法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因为缺乏工作氛围,没有系统性的规定岗位权责和人员任职条件,所以设置岗位的过程中过于随意,不利于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无法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效能,人力资源培训和考核等工作缺乏针对性的工作依据[3]。
(三)人才工作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现行的很多制度影响到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实行企业化管理后,事业单位不断调整业务,同时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传统的事业单位需要严格遵守规章程序引进和聘用人员,这样就增加了人才引进和维护工作的难度,使事业单位发展受到影响。此外,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主要是利用劳动合同制,员工和事业单位之间签订合同,只要不违反规范制度就可以一直在事业单位中工作,这样无法激励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导致一些高素质人才频繁转职,很难提高工作人员技术能力。
(四)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事业单位采取的培训管理制度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甚至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不够了解培训工作,员工培训工作存在形式化问题,整体工作缺乏系统性。培训内容比较单一,无法保障人才岗位的实用性,缺乏完善的培训制度,没有有效规划员工职业生涯,员工长期在一个工作岗位中工作,不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效率[4]。
(五)激励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激励机制比较单一,物质激励主要是采取奖金的方式,精神激励主要是利用会议表彰等方式,无法保障激励效果。此外事业单位没有分类分级激励不同的工作部门,无法获取参考性的考核结果,不利于发挥出激励机制的作用。此外在实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跟踪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不利于发挥出检查总结的作用。
四、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转变管理观念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力度开发人力资源,站在企业长远发展角度培养各类人力资源,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主动性创作,落实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5]。
(二)奠定基础工作
事业单位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储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事业单位需要构建信息平台,整合各类信息系统,高效共享各类信息,全面梳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科学地设置工作岗位,理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流程,优化整体组织结构。事业单位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链,加强规划人力资源,合理规划人力资源。事业单位需要有序地选择人力资源,顺利开展培训开发工作,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优化人力资源组织架构
传统的人力资源组织架构不合理,不利于科学的配置事业单位的资源,同时还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转型后,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优化人力资源组织架构,加大力度整改资源配置工作。事业单位在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价值。
(四)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结合新时期管理思想,优化改进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改进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顺利开展人才管理的工作,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需要制定详细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明确不同工作的目标,合理划分工作职责,利用工作机制控制职工的工作行为,避免工作人员发生违规行为,保障事业单位发展的稳定性。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招聘制度、绩效考核以及激励制度等,有效约束人力资源工作,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效果[6]。
(五)加强人员培训工作
事业单位需要完善培训体系,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注重人员培训工作,转变工作人员工作理念,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满足事业单位不同工作岗位的需求。事业单位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结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和工作岗位需求,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工作人员培训体系。
事业单位需要拓展培训渠道,进一步优化工作人员培训效果。事业单位在培训工作中,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工作,根据岗位层次需求拓展培训渠道,保障培训工作的创新性,使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将培训内容和职业道德培训进行融合,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职工职业素质,尤其要培养职工的工作责任心。
(六)完善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公开、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竞争性;改善薪酬机制,结合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通过待遇体现出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事业单位还要改进绩效评估方式,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利用科学的评估手段,在工作人员晋升阶段需要结合绩效评估结果。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竞争淘汰机制,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产生危机意识,主动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出竞争激励的作用。
五、结束语
事业单位在分类改革后,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针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创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高效利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提高事业单位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