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研制的思考与建议

2020-01-15余露军李建军蔡磊魏远征苗宗余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斑马鱼病原鱼类

余露军,李建军,蔡磊,魏远征,苗宗余,黄韧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广东省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63)

实验动物被国际学界公认为“活的精密仪器”,质量控制及其标准化是实验动物的必然要求。鱼类具有种类多、繁殖力强、遗传容易控制、饲育设施要求简单等诸多优点,实验鱼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毒理学、生态学等研究中应用广泛[1-2],全球实验鱼用量仅次于大小鼠,我国仅斑马鱼生产和使用单位已超过300家,但实验鱼质量良莠不齐,相关试验结果可靠性难以保障,迫切需要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加以规范和引导。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09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批准制定《实验动物 鱼类环境与质量控制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1),计划编号为20091329-T-469,起草单位为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以下简称“动监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以下简称“CZRC”)、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动物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CZRC负责斑马鱼(Daniorerio)研究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分享,在遗传分析、繁殖技术及病原控制上有良好的工作积累,也是国内斑马鱼品系保存量最多的单位[3]。动物中心长期开展斑马鱼病原、养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珠江所于1987年开始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实验动物化研究,在剑尾鱼生物学特性、病原、营养和环境要求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数据,剑尾鱼RR-B近交系为我国自主培育的第一个超过20代的近交鱼[4]。动监所自1997年开始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chulae)实验动物化研究,先后建立了虾虎鱼遗传、微生物、营养和环境需求等质控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实验动物化程度最高的海水实验鱼类[2]。本文以上述单位研究工作为基础,综述实验鱼质控标准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实验用斑马鱼、剑尾鱼、虾虎鱼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 我国实验鱼质量控制现状

目前,来自观赏鱼市场或自然水域的实验鱼直接应用于科学研究的现象难以杜绝,不同实验室间相互引种复壮也常有发生,导致实验鱼遗传背景混乱。另外,由于场地和经费的限制,大部分实验鱼房为开放环境,鱼房条件、病原控制措施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差异较大。对国内19个实验鱼代表性实验室的调研结果显示,烈性传染病虽极少发生,但实验鱼病害问题也较为普遍,如斑马鱼常见病害及其在各实验室的发生率为:竖鳞病(67%)、红鳃病(50%)、下颌红鳃(42%)、脊椎弯曲(25%)、烂尾(25%)、游动异常(25%)、白点病(8%);除CZRC等少数实验室坚持开展病原监测外,很多实验室对此重视不够,实验鱼疾病发生、传播风险较大。

各实验室对实验鱼养殖设施和水环境控制较为重视,大多具有较好的硬件基础,除红鲫、剑尾鱼采用自制玻璃缸并配套水处理养殖系统外,其他更小个体实验鱼的养殖均为商品化的循环水养殖系统,配套水质过滤、硝化处理、紫外消毒等水处理措施,部分斑马鱼养殖系统还配备了超滤、反渗透、电导率自动调节及监控设备。大部分实验室关注水温、pH、电导率三个水环境指标,而对非离子氨、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检测较少;而鱼房环境指标则主要是通过空调和抽风机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以满足实验鱼和实验人员的基本需求。

1.2 国内外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欧美等国制订一系列实验鱼使用指南,如《Guidelines on: the care and use of fish in research, teaching and testing》(研究、教学和测试用鱼的使用和管理指南,加拿大动物保护协会,2005)[5]、《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Fishes in Research》(研究用鱼使用指南,美国,2014)[6]、《Guidelines for health and welfare monitoring of fish used in research》(研究用鱼的健康和福利监测指南,挪威,2006)[7]、《A Guide for the Laboratory Use of Zebrafish (BrachydanioRerio)》(实验室使用斑马鱼指南,美国,2000)[8]、《Guidance on the housing and care of zebrafish》(斑马鱼养殖和管理指南,英国,2013)[9]等。但上述指南多是原则性的(提出一些基本要求)或资料性的(方向性建议、指导),多数指标参数未明确规定,不利于规范执行。

在国内,2009年《实验动物 鱼类环境与质量控制标准》国家标准(20091329-T-469)获得立项;2013年12月20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实验用鱼质量控制地方标准,包括实验用鱼 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遗传质量控制、病理诊断、配合饲料、环境条件6个部分[10-15];2016年12月29日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实验鱼类 实验红鲫C1HD系遗传质量控制》(DB43/T 1191-2016)[16]。

2 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的思考

2.1 种质

2.1.1 种质鉴定的必要性

“种”的准确是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也是动物实验结果可信的前提。通过数据库(www.fishbase.org)检索发现斑马鱼、剑尾鱼和诸氏鲻虾虎鱼同属的已定种分别有20种、28种和31种,部分近缘种体型、体色极其相似,且部分种间可能无生殖隔离。为了解国内斑马鱼、剑尾鱼和诸氏鲻虾虎鱼种质资源状况,工作组对国内实验鱼使用单位及观赏鱼交易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和取样,结果表明国内存在大量Danio属、Xiphophorus属和Mugilogobius属鱼类。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样本进行种质鉴定,已鉴定出Danio属鱼类有6种(其中5种可定种)、Xiphophorus属鱼类2种、Mugilogobius属鱼类2种。根据采集的样本发现Danio属其他鱼类与斑马鱼体型非常相似;采集的2种Xiphophorus属在体色、体型上与剑尾鱼相似,且已证实市场上存在剑尾鱼(X.helleri)和月光鱼(X.maculatus)的杂交种;2种Mugilogobius属鱼类(M.abei,M.myxodermus)不仅在体型体色上与诸氏鲻虾虎鱼相似,且部分生态位重叠,极易发生混杂。因此,引进实验鱼时有必要进行种质鉴定。

2.1.2 种质鉴定方法

传统形态学鉴定虽为经典的物种分类方法,但由于实验鱼可量性状和一些质量性状在不同养殖条件下可能出现较大差异,本标准仅将形态学中的可数性状作为检测指标。同时,线粒体DNA条形码序列是一段位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COI)基因5’端655 bp的序列,Hebert等[17]于2003年首次提出DNA条形码概念,随后启动了全球动物物种DNA条形码测序计划,现在已经建立了以线粒体COI基因序列为依据的DNA条形码数据库(http://www.boldsystems.org)并广泛应用于物种鉴定,因此建议将DNA条形码检测方法作为实验鱼形态鉴别不可检验时的补充方法。

Hebert等[17]将DNA条形码序列歧义度小于2.7%作为鸟类种内判别阈值;Lambert等[18]研究结果显示种内DNA条形码序列歧义度在0% ~ 1.24%之间;通常认为DNA条形码序列歧义度种内差异小于1%[19]。本实验室对市场采集的鱼类进行DNA条形码检测,Danio属样本与斑马鱼、Xiphophorus属样本与剑尾鱼、Mugilogobius属样本与诸氏鲻虾虎鱼序列歧义度差异均极显著(P< 0.01),斑马鱼、剑尾鱼、诸氏鲻虾虎鱼种内DNA条形码序列歧义度0% ~ 0.76%(未发表数据),但考虑到样本量有限,且国内实验鱼使用单位较多,来源也较复杂,因此建议实验鱼种内DNA条形码序列歧义度阈值定为1%。

2.2 遗传质量管理

实验鱼培育过程中存在遗传污染、突变、漂变等情况,有必要对实验鱼遗传质量进行管理。国内19个代表性实验室调研结果表明,各实验室对实验鱼遗传质量关注度不高,检测方法尚不成熟,均不进行日常遗传质量检测,仅实验鱼基因插入或敲除时才会对特定基因进行检测。文献发现,国外暂无实验鱼遗传质量检测标准,仅少量实验室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开展实验鱼遗传多样性评价。由此可见,遗传质量检测仍为当前实验鱼质量控制中的薄弱环节,鉴于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议通过遗传管理措施,尽可能保证实验鱼遗传质量,具体措施如:①实验鱼种源宜引自行业认可的实验鱼种源单位或实验室;②引种数量和传代方式宜根据实验鱼应用方向确定,如需保持群体较高遗传杂合度,引种数量应不少于25对,采用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后代;③如需保持群体较高遗传纯合度,引种数量根据需要确定,采用全同胞兄妹、雌核发育等方式繁殖后代;④实验鱼引种、传代过程应建立包括种名、来源、数量、雌雄比例、繁殖生产情况等信息的谱系档案;⑤常用实验鱼最佳繁殖年龄均在6 ~ 15月龄,此阶段实验鱼繁殖量大、产卵质量最佳,传代亲本宜选自此阶段的实验鱼。

2.3 微生物和寄生虫

实验鱼疾病直接影响实验鱼的养殖成功与否,同时会引起实验鱼生理生化指标异常,从而影响实验鱼在免疫学、毒理学等领域的应用[20-22],部分病原还可能危及实验人员健康[23]。实验鱼病原控制指标,首先应符合我国动物疫病相关法规规定,不能携带人鱼共患病原,同时需对实验鱼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病原加以控制。

2.3.1 斑马鱼病原控制指标与要求

CZRC连续多年病原检测服务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是引起斑马鱼败血症的主要病原;动物中心对上海地区斑马鱼病原检测结果也证实嗜水气单胞菌为实验室内检出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病原[24]。值得注意的是,嗜水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栖息于自然水体中,有致病株和无毒株之分[25]。鉴于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斑马鱼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且为2008年农业部公告《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以下简称“疫病名录”)规定的二类水生动物疫病(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属于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病原,因此建议将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规定为斑马鱼必检指标。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多种分枝杆菌能自然感染斑马鱼,引起斑马鱼内脏器官肉芽肿等病变,但只有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marinum)对斑马鱼具有高致病性[26-28]。CZRC、珠江所以及国际斑马鱼中心(https://zebrafish.org/wiki/health/disease_manual/bacterial_diseases)检测结果显示,海分枝杆菌是实验室内斑马鱼常见病原,影响斑马鱼正常繁殖,甚至导致斑马鱼死亡。同时,海分支杆菌还属于人鱼共患病原,国外已有感染实验人员的报道[23]。基于海分支杆菌对斑马鱼和实验人员的危害考虑,建议将海分支杆菌规定为斑马鱼必检指标。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为我国“疫病名录”规定的三类水生动物疫病的病原,可通过饮食或创口接触等感染人类,属于人鱼共患病病原[29]。刘春等[30]研究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菌能自然感染野生斑马鱼,引起斑马鱼大量死亡,但实验室内斑马鱼尚无感染该病原的报道。鉴于迟缓爱德华菌对实验室内斑马鱼潜在的传播感染风险,建议将迟缓爱德华菌规定为斑马鱼必要时检测指标。

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是水产养殖以及观赏鱼行业最为严重的病原之一,为我国“疫病名录”规定的三类水生动物疫病的病原[31]。斑马鱼对该病原敏感,感染会导致大量死亡[32]。调研发现国内个别实验室发生过引种未经隔离的斑马鱼感染多子小瓜虫,造成大量死亡的案例。鉴于多子小瓜虫对斑马鱼危害极大,常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建议将其规定为斑马鱼必检指标。

微孢子虫(Pseudolomaneurophilia)是斑马鱼最常见的病原之一[33-34],CZRC和珠江所均从斑马鱼检出过该病原。斑马鱼感染初期并无明显症状,只有严重感染时,才会导致斑马鱼脊椎弯曲,影响斑马鱼神经生物学和骨骼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35]。综合微孢子虫的危害程度和国内检出情况,建议将微孢子虫规定为斑马鱼必要时检测指标。

此外,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e)、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等病原感染实验室内斑马鱼的情况也偶有发生(http://www.zfish.cn/inforscan/252.html),但仅水质异常、鱼体受伤等情况下出现,建议根据养殖状况进行适时自查与监测。

2.3.2 剑尾鱼病原控制指标与要求

珠江所对剑尾鱼20多年病原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内剑尾鱼病原菌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温和气单胞菌等[4,36],其中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危害较大,而其他病原大多在水质异常、鱼体损伤时易发生继发性感染。剑尾鱼寄生虫病原有多子小瓜虫、车轮虫等,但多与水源及外来生物携带病原有关,实验室内管理得当情况下较少发生[4,37]。鉴于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和多子小瓜虫分别为我国“疫病名录”规定的二类和三类水生动物疫病病原,且对剑尾鱼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建议将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和多子小瓜虫规定为剑尾鱼必检指标,其他病原根据养殖状况适时检测。

2.3.3 虾虎鱼病原控制指标与要求

动监所对虾虎鱼病原调查结果表明,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和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在野外和驯养环境下能自然感染虾虎鱼,引起虾虎鱼出血、溃烂等病症,其中迟缓爱德华菌对虾虎鱼具有强致病性[38-39],但实验室内虾虎鱼封闭群连续多年监测均未检出上述致病菌[2],表明这些病原可能为野外环境条件下的条件致病菌。鉴于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菌分别为我国“疫病名录”规定的二类和三类水生动物疫病的病原,且考虑到迟缓爱德华菌对虾虎鱼的强致病性,建议将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菌规定为虾虎鱼必检指标,将创伤弧菌规定为虾虎鱼必要时检测指标。此外,在驯养过程中,老龄化虾虎鱼偶有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joodiniurnocellaturn)感染的情况,且考虑到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irritans)对海水鱼类危害极大,为我国“疫病名录”规定的二类水生动物疫病的病原,因此建议将刺激隐核虫规定为虾虎鱼必检指标,眼点淀粉卵涡鞭虫为必要时检测指标。

2.4 饲料质量要求

实验动物饲料质量与实验动物质量密切相关。已有不少学者在实验鱼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如魏远征等[40-41]研究了虾虎鱼饲料营养需求,确定了虾虎鱼饲料配方;吴淑勤等[4]研究了剑尾鱼饲料营养需求,并比较了投喂配合饲料与生物饵料对剑尾鱼性腺发育的影响,探讨了配合饲料投喂策略;杭州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斑马鱼开口饲料营养需求和配方开展了研究;美国Zeigler公司生产斑马鱼专用饲料。然而,由于配合饲料仅少量实验室采用,需求量少,商品化生产较为困难,加之大量研究表明投喂生物饵料的实验鱼在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方面明显优于人工配制的微粒饲料,尤其在开口阶段[42],因此国内现有实验鱼生产和养殖过程中仍以生物饵料为主。生物饵料包括轮虫、卤虫、草履虫以及桡足类和枝角类等,其中轮虫、卤虫、草履虫是最常使用的生物饵料。生物饵料携带病原微生物可能感染实验鱼,影响实验鱼质量和存活。为防止生物饵料引入病原,建议生物饵料应以不携带实验鱼应排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作为基本要求,且其培育用海水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淡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以免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传递至实验鱼。

2.5 环境指标及要求

养殖环境对实验鱼具有重要影响,如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及免疫能力等各项生理活动,适宜的水温是鱼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保障[43-45];pH则会引起鳃组织损伤,降低精子活力,破坏卵膜结构,对鱼类生长发育、繁殖产生重要影响[46-47];盐度直接影响渗透压调节,与鱼类生长、繁殖、疾病及存活密切相关[48-49];溶解氧是鱼类生存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水体溶解氧过低,会导致鱼体缺氧,从而影响其摄食率、消化率、免疫力等,严重时窒息死亡[50];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不仅影响鱼类血液指标和免疫机能,严重时还会导致鱼类中毒死亡[51-52]。虽然鱼类生活在水中,但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鱼类繁殖和疾病等方面也具有重要影响[53]。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对养殖水温、日水温差、电导率、pH、溶解氧、盐度、非离子氨、亚硝酸盐、水面照度及明暗交替时间等水环境指标进行控制,同时对饲养间温度、最低工作照度、噪声等环境指标进行规定。

2.5.1 饲养间环境指标

(1)室温和日室温差:饲养间温度超出要求的水温范围较多或日室温差较大,则水温难以控制,故需控制饲养间气温和日室温差。考虑到水体比热容较大,水温昼夜温差波动幅度较气温小,为降低能耗,饲养间温度控制范围可略大于水温(± 2℃),建议日室温差不超过6℃。

(2)噪声:大量研究表明,鱼类对长期的噪音具有适应能力[54-56]。Matthews等[53]、Barney等[57]研究表明斑马鱼能适应养殖房的水泵、水流等环境噪音,音乐等噪音也不会引起斑马鱼的异常行为反应。斑马鱼在70 dB噪声持续刺激下,其行为(运动速度和转次)无明显变化[58];虹鳟分别在117 dB和149 dB噪声暴露5个月后,平均体重、体长、特定生长速率、肥满度、饲料利用率及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59]。国外实验室对斑马鱼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环境噪音的管理通常是基于人类的健康和舒适度而定[53]。GB 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昼间限值为70 dB,实验鱼饲养间实测噪声大多为60 ~ 67 dB,此噪声下实验鱼的行为、生长及繁殖指标均无异常。因此,建议实验鱼饲养间噪声应 ≤ 70 dB。

(3)最低工作照度:工作照度是满足管理操作人员工作需求的照度,实验鱼与陆生实验动物管理人员的工作照度需求一致,建议参照GB 14924-2010《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设定工作照度应≥200 lx。

2.5.2 水环境指标

(1)水温:Spence等[60]对孟加拉国斑马鱼原产地9个不同地区的水温监测结果显示,斑马鱼原产地水温范围为16.5 ~ 33℃,表明斑马鱼对温度具有广泛性的适应性;Matthews等[53]研究结果表明斑马鱼养殖水温在24 ~ 30℃状态最佳,建议斑马鱼养殖水温宜为24 ~ 30℃。根据吴淑勤等[4]研究结果,建议剑尾鱼水温宜为20 ~ 30℃。同时,根据动监所近20年的养殖实践,建议虾虎鱼水温宜为22 ~ 30℃。

(2)日水温差:鱼类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着水温的升降而变化,因此水温波动会引起鱼体一系列应激反应,易导致实验鱼发病、甚至死亡。理论上日水温差越小越好,但结合养殖实践和可操作性,建议日水温差控制在4℃内较合适。

(3)电导率:Avdesh等[61]推荐斑马鱼电导率适宜范围为300 ~ 1500 μS/cm;根据国内主要斑马鱼和剑尾鱼养殖鱼房调研结果,其养殖水电导率控制在500 μS/cm左右。由于养殖水源的地域性差异,考虑可操作性,建议斑马鱼和剑尾鱼养殖水电导率范围为300 ~ 1500 μS/cm。

(4)pH:根据Avdesh等[61]研究结果,斑马鱼适宜pH范围为6.8 ~ 7.5;《剑尾鱼养殖手册》推荐剑尾鱼适宜pH范围为6.8 ~ 8.3[62];GB 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海水鱼养殖pH值范围为7.0 ~ 8.5,而天然海水的pH值常稳定在7.9 ~ 8.4。根据养殖实践,建议虾虎鱼pH值控制在7.0 ~ 8.5。

(5)溶解氧:GB 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要求海淡水鱼溶解氧每天必须有16 h以上大于5 mg/L,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 mg/L。为保障实验鱼质量,建议实验鱼循环养殖系统中养殖水溶解氧大于5 mg/L。由于实验鱼仔鱼为半静水养殖,生物饵料、残饵和粪便会导致水体溶氧降低,但增氧可能影响实验鱼仔鱼的活动,结合实践情况,建议实验鱼仔鱼静水养殖溶解氧不低于3 mg/L。

(6)盐度:李建军等[63]研究表明,虾虎鱼繁殖适宜盐度范围为10.0 ~ 20.0,生长盐度适宜范围为0.0 ~ 40.0,而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0,故建议虾虎鱼养殖盐度宜为10.0 ~ 35.0。

(7)非离子氨浓度:GB 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态氨浓度应小于0.02 mg/L,这是理想、安全的水质氨指标,氨浓度在0.02 mg/L以下时一般不会导致鱼类发病。而海水鱼类对氨氮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虾虎鱼氨氮的安全浓度为0.91 mg/L[64],可适当提高海水实验鱼的非离子氨浓度限值。因此,建议斑马鱼、剑尾鱼养殖水非离子氨浓度≤ 0.02 mg/L,虾虎鱼非离子氨≤0.04 mg/L。

(8)亚硝酸盐浓度: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类有毒性。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鱼类血液,将鱼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一般淡水中亚硝酸盐浓度 ≤ 0.2 mg/L对鱼类无毒性[61],较高的盐浓度(较高的离子强度)能减低亚硝酸对鱼的毒性,即海水中亚硝酸盐毒性较小,故虾虎鱼推荐亚硝酸盐≤ 0.4 mg/L。

(9)水面照度及昼夜明暗交替时间:斑马鱼适宜的水面照度为54 ~ 324 lx,明暗交替时间14 h / 10 h[53];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和国内实验鱼房调研情况,昼夜明暗交替时间14 h / 10 h是目前最常用的参数。剑尾鱼和虾虎鱼水面照度及昼夜明暗交替时间参照斑马鱼范围,可正常繁殖和生长。因此,建议斑马鱼、剑尾鱼、虾虎鱼水面照度为54 ~ 324 Lux,明暗交替时间14 h / 10 h。

3 展望

近年,随着实验鱼在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实验鱼科研队伍及养殖规模也在逐年扩大。然而,由于无统一的实验鱼质量控制方法加以规范,各实验鱼研究人员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其对实验鱼质量控制的理念和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国内实验鱼的质量良莠不齐,不利于我国实验鱼的开发、应用。目前,斑马鱼、剑尾鱼、虾虎鱼在种质、遗传、微生物和寄生虫、饲料及环境质量控制方面已开展大量前期研究,并在实验鱼养殖过程中得到反复实践验证,建议加快推进实验鱼质控标准制定进度,为规范我国实验鱼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提高我国实验鱼质量、促进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斑马鱼病原鱼类
持续光照建立斑马鱼失眠模型及评价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小斑马鱼历险记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鱼类运动会
奇妙的古代动物 泥盆纪的鱼类
斑马鱼
小斑马鱼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