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预防接种中应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020-01-15陈雅杰
陈雅杰
(盘锦市卫生健康事业服务中心,辽宁 盘锦 124000)
传染疾病与非传染性疾病为临床疾病的两个大类,其中传染疾病是指由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一类疾病,且其具有可人与人、人与畜、畜与人相互传染性质[1]。每年我国在传染病防控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依然有大量传染病发生[2]。不过预防接种活动中由于接种疫苗本身属于异物,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接种儿童及其家长缺乏相关知识易出现恐慌,本文为探析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活动中的重要性,选择60例接受预防接种者完成对比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为观察时段,择取某院门诊接纳的预防接种儿童60例,通过信封法分组,普通组30例,健康教育组30例,普通组内男16例,女14例,平均(6.39±1.33)岁,健康教育组内男17例,女13例,平均(6.43±1.3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普通组按照常规程序,告知接种儿童家长接种时间,落实预防接种等。健康教育组则在常规预防接种护理同时落实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2.1 接种前向儿童及其家长讲解接种疫苗的主要作用,作用机制,告知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及产生原因,以正常及非正常划分,告知其那些不良反应为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哪些不良反应为非正常现象,需及时反馈并接受相应处理。根据接种的疫苗不同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卡介苗接种后可能出现腋下肿块或局部红肿,此类现象均为接种后正常反应,无需担心。多数疫苗在接种后儿童有体温变化,一般体温升降幅度<1 ℃即为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给予常规湿巾降温或保暖即可。若出现热性惊厥或局部无菌性脓肿则需立即反馈,入院接受相应诊疗,避免不良反应加重。
1.2.2 接种后使用棉签按压针眼,指导接种儿童或其家长当按压针眼10 min,在确定无出血情况时方可移开,禁止用手指直接接触接种针眼。接种后要求接种儿童及其家长暂留0.5 h,观察接种后有无不良反应,确定无异常后方可准许其离开。此期间向接种儿童及其家长讲解接种离院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告知其如何应对。
1.3 观察指标:利用知识调查问卷对两组儿童或儿童家长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调查包括疫苗接种的目的、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哪些不良反应需及时入院就诊等,分值上限100分,量化定级:100~85分归入知晓;84~50分归入基本知晓;49~0分归入不知晓。知识知晓率=(知晓例数+基本知识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健康教育组知晓21例、基本知晓9例、不知晓0例,知识知晓率为100.00%,普通组知晓14例、基本知晓6例,不知晓10例,知识知晓率为66.67%,健康教育组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普通组(χ2=39.995,P=0.001)。
3 讨论
传染类疾病为临床主要疾病类型之一,病情严重程度不一,种类多。临床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预防接种是控制各类传染病扩散的关键,也是当前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儿童作为预防接种的主要对象,其生理功能较成人更差,病原菌抵抗能力更低,因而更需接受预防接种[3]。疫苗作为当前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其主要通过向人体注入一类传染疾病致病微生物的抗原/抗体以激活人体对该类型微生物免疫力,继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目前预防接种活动主要针对群体为儿童。
预防接种过程中,由于疫苗属于外界异物,接种儿童易产生不良反应,且不同个体间不良反应类型、严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4]。有关分析认为接种后儿童或其家长因不了解相关知识而产生紧张、恐慌是当前预防接种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接种护理活动中仅若依照常规护理模式不进行专门干预将对最终接种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知识传授提高接种儿童或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帮助其了解接种后存在哪些不良反应、哪些不良反应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哪些需要及时就医等,以避免不良反应对接种儿童造成不利影响[5]。在实际护理中,除进行不良反应的区分指导外,做好应对措施知识教育可进一步提高接种儿童及其家长的应对能力。此次研究结果提示,健康教育组整体知识知晓率较普通组明显更高(P<0.05)。
综上所述,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落实健康教育对于预防接种效果有直接影响,可提高接种儿童对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