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产程标准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分析

2020-01-15马延巾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科产程剖宫产

马延巾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六医院妇产科,辽宁 丹东 118000)

近些年,阴道分娩的重要性得到再三强调,而我国的剖宫产率一直居高不下,2010年WHO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剖宫产率达到46.2%甚至更高,产程延长和停滞是剖宫产的重要原因[1]。本研究旨在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530例产妇,纳入标准:①初产妇,单胎足月、头位;②无孕期合并症与并发症;③无严重内外科疾病;④无产道畸形、盆腔手术史等。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8.11±5.07)岁;平均孕周(40.14±0.77)周,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26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传统的产程标准管理,参考Friedman产程标准中的产程标准[2]。研究组予以新产程标准管理,参考“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中的产程标准[3]。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1 min阿氏评分和5 min阿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研究组自然分娩92例(34.7%),会阴侧切131例(49.4%),顺转剖42例(15.8%);对照组自然分娩53例(20.0%),会阴侧切152例(57.4%),顺转剖60例(22.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产程比较:研究组潜伏期为(20.37±3.62)h,第一产程为(23.17±2.83)h,第二产程为(50.54±18.47)min,第三产程为(7.58±3.28)min;对照组潜伏期为(13.84±4.94)h,第一产程为(18.35±3.01)h,第二产程为(53.27±21.46)min,第三产程为(6.59±2.73)min。研究组潜伏期与第一产程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3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研究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6%(7/26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9%(5/265),新生儿1 min阿氏评分为(8.64±0.38)分,5 min阿氏评分为(9.42±0.51)分;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3.4%(9/26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3%(6/265),新生儿1 min阿氏评分为(8.59±0.27)分,5 min阿氏评分为(9.33±0.25)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产科医疗干预的产生与发展反映出社会对孕产妇的重视与关怀,但过度产科干预可能有害而无益,如使用缩宫素、分娩镇痛等措施反而会影响产程的进展[4-6]。长期以来我国都按Friedman产程标准进行助产管理,涉及的产科干预尽管很全面,但常常会造成产程延长和停滞的过度诊断。近些年,产程处理观念在不断革新,人们认识到在阴道分娩中有些医疗干预并无必要,省去这些医疗干预反而有助于安全分娩。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提出了新的产程标准及专家共识,其中减少了不必要的产科干预,并适当放宽了产程时限,特别是重新定义了第二产程延长的概念,让产妇有更多适应产程的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阴道助产和剖宫产。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产程及新生儿结局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证明,新产程标准管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值得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产科产程剖宫产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