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学蕴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因素

2020-01-15徐玉莲谢爱林李爱慧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4期
关键词:问卷美学价值观

■徐玉莲 谢爱林 李爱慧/.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一、前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在新时期具有重大价值。国家提出要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社会各个方面,但现实生活中,这一融入存在一些影响因素。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存在一些情况,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准备分几个部分加以整理,限于篇幅,这里且就网络数据与抽样数据情况进行表述,详细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数据情况与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然只是一阵风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不能只是纯理论讲解。从理论到实践,是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是需要结合的。但是,政治类教育的特点依然是一阵风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本上也遵循了这一规律,我们可以从关注度上反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趋势。通过百度大数据的调查,我们截取了2011年1月1日到2018年7月30日的搜索指数情况,获得这7年间的周搜索最高数据列表1如下:

表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度周搜索量

最高点在2014年,掀起了热潮。最低点在2012年,关注度比较零星。从百度指数搜索所体现出的情况来看,2011-2013年,周搜索量增长缓慢,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 ),2014年 0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全国掀起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潮。大学生要求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学习心得体会,党员学生组织了专题学习,同样要写汇报材料。思想政治类课程考试适当结合了相关知识作为考题。2014年,周最高出现了较2011年增33.5倍的搜索量,达到周搜索24401次;周最低出现了2015年较2011年增长23.2倍的搜索量,达到周搜索4370次。随后几年,在反复升温与降温、地方热潮与阶段性工作中逐渐下降,慢慢趋于平稳。这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短时期热点、高潮、动能,但稳定性、持续性、恒常性还存在相当不足,教育的即时性比较明显。

(二)现实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的日常生活影响有限

在现实中,我们也设计了问卷,进行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抽样人群与问卷回收情况如下表2:

表2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抽样人群与问卷回收情况

通过现场问卷、课堂问卷、课外问卷,QQ、微信、邮箱、指定专人发放与回收等方式传递问卷1500份,层层反馈,QQ、微信、邮箱、电话等4次催收,共收回答卷1500份,回收率100%。对所有回收问卷采用SPSS20版本进行统计分析,经α检验,α信度值达0.959,基于标准化项的α值达0.964(表1),远远大于合格标准的0.600,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统计显示,大学生都比较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文科学生、理科学生、工科学生,还是专科层次学生、本科层次学生,党员与非党员,省内与省外,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都有较高的占比,表明这些年的理论宣传与基本教育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大学生有了一定的接触,也产生了认识,较许珍芳、余绪鹏(2015)的调查已经高出了许多,他们当时的调查结果是“非常了解”的占 7.5%,“基本了解”的占 50. 8%,两项共计58.3%,而今最低占比已经72%,远高于当年的熟悉程度。

那么,当前问题何在?从调查情况来看,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存在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融入不足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对其成长成才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家庭,是家庭的家风与家教,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学不足40%,仅为570位进行了选择,而媒体宣传更是失败,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被认为仅占15%,共230位同学进行了选择。这表明无论是学校工作、社会影响、传统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媒体宣传,都在相当层面没走进大学生心里面去。反过来说,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心理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媒体宣传,一阵风式、口号式的宣传与推动,都应该更好地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实际,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好地分析与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才会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语言融为一体,实现较大传播价值与教育价值。

表3 比照2016广东30所高校的调查结果

(三)在日常生活处理上,大学生的认识、分析与评价并没有很好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只有融入,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现实行动,实现知行合一,也才能真正内心与外形统一,实现持久结合,发挥真正价值。然而,在实际理解上,大学生还存在相当问题,如对下列问题的选项,我们比照了2016广东30所高校的调查结果(见表3),“环境美丽,没有污染”等,这些都较好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作为多项选择,是可以全选的,但无论是理想中的美好社会构想,自己的期望,自己对社会的理想,还是现实中的基本分析与认识,2016年与2018年的不同地域的调查结果虽略有出入,稍有变化,但总体上相较,都相差不大,占比相差不大,在排序上,也没有很大出入。表明在结合具体生活的认识、分析与评价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真实生活的教育都还存在一定培育与践行上的差距,需要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以形成日常感知,日常领悟,日常运用,日常反思与评价。

三、结语

时代生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存在相当的影响。一是国家倡导具有重大影响力,在倡导高峰,全国各大媒体、各单位、社团、组织,都会进行相关引导,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具有重大决定性影响。二是学生本身的认识水平与认识差异存在变数,由于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人参与性与融入度不同等因素,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三是与往年数据对比,会发现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影响,会存在年度差异。高峰时与平常期会有对比,各学校之间由于重视程度等因素不同,会存在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在具体教育与引导时,要充分考虑诸多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问卷美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盘中的意式美学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外婆的美学
价值观(二)
纯白美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妆”饰美学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