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生活新理念:做自己的寿医,规划自己寿命

2020-01-14陈冬牛

养生大世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理念老同志寿命

陈冬牛

2019年已经成为历史,但2019年对于我们今后的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才刚刚开始。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通知,正式点燃了中国人迈向健康的燎原之火。通知中明确了健康中国行动的四条基本路径,即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延长健康寿命。专业从事健康科普传播20多年,对这四条基本路径体会更切,理解更深。四条基本路径其实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根本所在。

正是基于这四条基本路径,我在四年多前提出了“规划自己寿命”的健康生活新理念,通过近几年的推广实践和不断完善,已被广大受众接受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您打算活到哪一天?

2015年秋天,应北京市委讲师团邀请,我为石景山区老干部做了一场题为《健康在自己手中》的健康讲座。讲座中我第一次“戏称”自己是一名“寿医”。现场老同志们听到这个词的第一反应肯定以为是“兽医”。直到他们看到屏幕上出现“壽医”二个字,才恍然大悟,发出会心的笑声。随后,我抛出寿医的第一个问题:您打算活到哪一天?当即把现场老同志们带入一片茫然。其实这个问题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看起来挺简单,回答起来还真的很难。虽然经我再三启发,几位比较活跃的老同志的回答也只限于“活到100岁”或是“越长越好”。

长寿乃至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化到文明社会以后孜孜以求、亘古不灭的追求和向往。即使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但还是有人永远不会放弃长生不老的梦想。所以有关长寿乃至长生不老的研究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真正通过科学的寿命规划有效地(当然也是有限地)延长个体以及群体寿命的方法或方案还从来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于是,作为一名“寿医”,我开始探讨人之寿命的奥妙所在。

首先,人类的自然寿命不论是运用哺乳动物的生长期算法,还是细胞分裂的算法,大致都可确定在120岁到150岁之间。遗憾的是,地球上能实际活到这个年龄的人屈指可数。因为我们的实际生活不可能那么“自然”。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影响人类健康或寿命的因素至少有五大类,包括遗传因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和医疗条件。这四项加起来的影响占到40%,还有60%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活法儿”。

据卫健委卫生统计年报,中国人的寿命基本终止于十大死亡原因(即“死法儿”)。其中近七成的人死于三种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和癌症。加上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如车祸、中毒等),死亡人数就超过八成。再加上精神疾病和其他发病率很低的传染病,死亡人数便超过9成了。换句话说,中国人的寿命基本上终止于十种“死法儿”。

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目前是76.1岁,在世界183个国家中名列第53位,也是基于这十种“死法儿”。而这些“死法儿”又取决于前面所说的五大因素。其中生活方式(即“活法儿”)是决定性因素。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人们的“活法儿”决定了自己的“死法儿”,当然也相应决定了自己的寿命。

那一天您打算怎么走?

寿命规划的意义就在于,既然“活法儿”决定了我们的寿命,当我们预先规划和设定了自己的寿命目标,事实上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今天的“活法儿”。这里你需要再回答寿医的第二个问题:活到那一天时您打算怎么走?比如,我选择活到99岁生日那一天并且要无疾而终。那么今天我所选择的活法儿,就必须支持自己绕过那十种“死法儿”的陷阱,减少罹患那几种慢性病的风险。

有人会说这很难,而且已经有人掉进了那些慢性病的陷阱。没有关系,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而且,同样有很多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我们必须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相约一起走向寿命的目标。因为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

猜你喜欢

新理念老同志寿命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新理念下再启航
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表达敬意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情真意切劲足老战士报告团的老同志共话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