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 要命的9个细节,这个冬天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2020-01-14于同
于同
1.整夜开电热毯睡觉
绝对不主张彻夜使用电热毯!即便是合格的产品,也非常容易引起火灾和漏电。比较科学可行的方法是临睡前开一会儿,让被窝暖起来,而在睡觉的时候就将其关掉。
2.洗澡时间过长
盆浴在20分钟以上,沐浴5分钟以上,这种长时间泡澡、洗澡很容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对老人来说,甚至可能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而且洗澡时过高的温度虽然会带来短暂的温暖舒爽,但持续用过高的水温洗澡会增加心脏负担,带来心脏缺血缺氧,引发危险。
洗澡前后,喝杯热水,让身体保持温暖;洗澡时,提前15分钟开暖炉等温暖浴室;洗澡顺序:先洗手脚、冲身体、再洗头;洗澡時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3.骑车系长围巾
大家骑车或乘坐电梯时,一定要把围巾系好,下垂部分不要留得太长,否则围巾一旦被绞进车轮或电梯里,另一端就会勒住脖子,可能连发声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4.长期插电暖宝
消费者最好购买热丝式电暖宝,相对更安全。另外,一定要到正规商家购买电暖宝,尤其要看是否有“3C”认证标志,千万不要购买地摊货。购买电暖宝,要看“3C”认证标志。
5.机洗羽绒服
洗涤过程中,羽绒黏在一起,空气排不出去,就会不断地将羽绒服撑大,撑满洗衣机内部。洗衣机高速旋转,内壁与羽绒服摩擦,产生静电。静电产生的大量热量短期爆发,洗衣机内空间却又有限,气体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起“爆炸”。
其中波轮洗衣机,尤其是老式双缸波轮洗衣机最容易发生事故。一些老式洗衣机内采用的工程塑料老化,韧性差,脆性强,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羽绒服尽量不要机洗和甩干。
6.吃炭火锅不通风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峰期,由于各种原因,如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及在室内燃烧木炭等原因使得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的携带氧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急性缺氧。从而出现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乏力、口唇发绀、口吐白沫、呼吸微弱、甚至心跳呼吸停止。吃炭火锅时,最好打开房门,保持通风。
7.在燃气灶旁倒面粉
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倾倒时扩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哪怕一丝明火,都会引起爆炸。别在厨房有明火的地方倒面粉。
8.冷冻食品直接进油锅
没解冻的冷冻食品直接放进热油锅里,食物外层的冰迅速变成水蒸气,让油锅立即沸腾起来。经冷冻的食物一定要在解冻后才能再入油锅烹饪。
9.感冒药混合吃导致肝衰竭
市场上感冒药品种众多,虽然名称不同,但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是解热镇痛药物,具有一定毒性。若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会成倍增加。
大家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配伍禁忌和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