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抑郁患者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进展

2020-01-14程梦吟张瑞星顾超凡王梦佳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3期
关键词:负性适应性调节

程梦吟 张瑞星 顾超凡 王梦佳 (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机体功能减退及社会角色的改变,使得老年人的心理防卫机制及情绪调节能力降低,极易引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抑郁情绪〔1〕。调查显示,抑郁与躯体、心理功能降低、自杀观念的增加呈正相关〔2,3〕。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不仅能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从而降低自我伤害的频率,还能显著的正向预测抑郁情绪,降低抑郁的发生率〔4,5〕。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调节情绪体验的效价、持续时间和强度的能力〔6〕。而分析以往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策略对老年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神经生理机制、影响因素及在老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老年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及降低老年抑郁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

1 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

情绪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7〕提出内涵相似的三个术语,即“情绪工作”、“情绪管理”和“情绪劳动”,情绪调节策略是情绪管理的核心内容,对情绪状态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随着情绪调节理论及模型不断完善,并运用于临床、社区、家庭等领域。目前最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有以下两类:(1)Gross等〔6〕的情绪调节策略,其中最常用和有价值的降低情绪反应的策略是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是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及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也被称为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是指调动了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也被称为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表达抑制策略备受中国人的青睐;(2)Garnefski等〔8〕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为适应内外环境要求及有关的情绪困扰而做出的认知努力,其包括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的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理性分析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

2 抑郁症情绪调节策略的神经生理机制

在人的情绪调节过程中,神经中枢要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大脑腹内侧前额叶及杏仁核等脑区的生理反应与情绪密切相关〔9〕。许多学者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究了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的神经生理反应的变化,例如,有学者〔10,11〕发现,与正常个体相比,认知重评的抑郁患者前额叶及杏仁核活动减弱,沉思的抑郁者与持续的杏仁核反应性增加有关。Kanske等〔12〕对抑郁个体进行认知重评策略的研究发现,抑郁症个体应对负面情绪刺激时表现出杏仁核活性下降,而前扣带皮层和外侧眶额皮质在内的调节控制网络的活性均有所增加。还有学者〔13〕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策略对负性情绪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比正常者在认知重评策略指导下负性情绪体验明显降低,同时表现出LPP波幅降低的程度更小,持续时间更短。由此可知,抑郁症患者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时,前额叶及杏仁核活动减弱,且LPP波幅降低程度小,而正常者与之相反,这为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加客观的指标和依据。

3 老年抑郁患者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素

3.1个体因素 研究显示,老化带来的脑组织萎缩、大脑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活性降低等退行性生理改变,使得患者的情绪调节功能和认知功能下降,从而导致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形成〔14〕。有学者〔15,16〕在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对比中发现,老年人更习惯性使用表达压抑策略。戴必兵等〔17〕对社区60~80岁老年人的调查发现,女性、经济状况差、健康水平低、无子女或子女在外地或国外的老年人越多使用沉思策略和越少使用认知重评策略,且越容易出现抑郁症状。由于女性情感丰富、细腻,当面对应激事件时,极易陷入沉思;经济状况差及无人照顾者多采用接受的态度应对疾病。Yoon等〔18〕还发现,不适应的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会增强神经质对抑郁症状的负面影响。神经质人格者具有内省力强,过于关注自身的体验和不适的特点,沉思、表达抑制策略会扩大化神经质者的专注力,从而增加负性情绪体验。因此,老年抑郁者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形成是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2疾病因素 研究〔19,20〕表明,抑郁症者对消极信息的注意抑制能力受损,使得他们很难在工作记忆系统中注意到积极信息,进而形成消极的应对策略。Johnstone等〔21〕也发现,重度抑郁症被试在加工负性词语时抑制能力越低,其沉思的水平越高,且更多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研究还发现,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抑郁情绪者比正常者更加关注负性信息,存在注意、记忆和解释偏差,从而形成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22〕。戴必兵等〔23〕也发现,抑郁情绪老年人存在更多的消极解释偏差,其较少使用认知重评等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较多使用沉思的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因此,医护工作者应根据疾病特点针对老年抑郁的注意抑制能力、消极认知水平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适时的调整。

3.3文化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及集体主义背景下,中国人推崇和谐的社会关系及中庸的处事态度,不鼓励个体对负性情绪过多表达,如“男儿有泪不轻弹”〔24〕。加上,中国人倾向于用消极观念或悲观风格看待问题,使得华裔群体更习惯采用沉思、灾难化等消极的应对方式。Butler等〔25〕发现,表达抑制会增加欧裔美国人的负面情绪,损害了人际互动关系,而对于亚洲人来说,这种消极的社会影响并不明显。在老年人群中,有学者〔26〕发现,表达抑制对抑郁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而沉思策略能正向预测老年抑郁。Gan等〔27〕在养老院中也发现,沉思策略是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预测因素。由于随着慢性病的增多,老年群体情感孤独,极易陷入沉思使得负性情绪增加,更加悲观地看待生活,促进沉思等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形成。因此,转变中国人的消极认知和观念,减少沉思的频率是减少老年人抑郁情绪发生的关键。

3.4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能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个体压力,从而影响其情绪调节策略〔28〕。如,Marroquín〔29〕研究发现,同伴支持能够帮助个体转移对消极情绪的注意分配,鼓励个体在消极情绪上分散注意力,重新关注更加积极的刺激。Gross〔30〕也发现,认知重评者比表达抑制的个体在同伴共享、社会支持及社会应对等方面表现更好,更容易受他人喜欢和接纳。还有研究〔31,32〕发现,不良的教育方式(惩罚等)及童年创伤(如情感虐待)会导致成年后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的形成。另外,老年人群的社会支持较低(尤其低龄老年人),刚处于退休状态,社会关系网逐渐变小,心理落差较大,不愿意去结识新朋友,当老年人遇到压力和冲突的时候,极易促使老年人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及形成灾难化、沉思等不良情绪调节策略。医护工作者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经历及社会环境,及时给予适当的社会支持等心理干预,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4 情绪调节策略在老年抑郁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4.1老年抑郁者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针对老年人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多集中于情绪调节策略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其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主要是探究情绪调节策略对老年人神经反应、心理健康及躯体功能的影响,如Kanske等〔12〕探究了情绪策略应对负性情绪时老年人的大脑区域的神经反应。第二,主要是老年人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33,34〕。第三,探究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如Rey等〔35〕的研究显示,积极重新关注和认知重评策略能够增强宽恕品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此外,老年慢性病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主要是以横断面调查为主,大多通过问卷调查及质性访谈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研究假设。关于情绪调节策略的干预性研究较少,只有少数学者发现,以应对策略为核心的团体干预能强化癌症患者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改善非适应性调节策略,且影响具有长期效果〔36〕。

4.2情绪调节策略对老年抑郁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抑郁的认知理论认为,抑郁是认知与应激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学者〔37〕发现,抑郁等临床问题与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密切有关。在老年人群中也得到类似的证实。周习丽等〔26〕对年龄≥60岁的抑郁患者的研究发现,老年抑郁组认知重评得分低于非抑郁组,且与抑郁呈负相关。孔繁智〔38〕在1 043例老年人中也发现,认知重评总分越低,沉思得分越高,老年人抑郁发生的危险越高。分心策略也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Smoski等〔39〕对平均年龄为69.7岁的严重抑郁症者和非抑郁者的比较发现,分散注意力能更有效的降低老年重度抑郁者的负性情绪。可知,指导老年人更多的使用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构建老年抑郁者的心理干预及降低其抑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老年抑郁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而目前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老年抑郁者的情绪调节策略,这种策略对老年抑郁者的心理体验、生理和行为变化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其次,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完善,大多以学生、情绪障碍者为被试,而对老年抑郁者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描述性研究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已充分证明情绪调节策略对老年抑郁者的影响,因此,学者可参考相关研究结果,构建以情绪调节策略为核心的干预方案,从而改善老年抑郁者的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促进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负性适应性调节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低温环境适应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