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稠油油藏减氧空气吞吐增油机理及地质因素影响分析
2020-01-14郭小哲庞占喜高旺来
郭小哲,田 凯,庞占喜,高旺来,李 贤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 2.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 鄯善 838202)
0 引 言
吐哈油田鲁克沁三叠系油藏探明储量上亿吨,埋深为2 300~3 600 m,油藏温度为65~80 ℃,地层压力系数为1.01~1.02,属于低温正常压力系统。地下原油黏度为154~526 mPa·s,是典型的深层稠油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为13%~30%,渗透率为50.0~700.0 mD,层间及层内非均质严重,注水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较差[1]。油田已先后采用空气驱、氮气吞吐、天然气吞吐等措施,其中,减氧空气吞吐技术被证实为更为经济有效的技术[2-4]。中深层油藏开发本身面临许多难点[5-7],特别是中深层稠油油藏开发,目前较为成熟的热采技术难以适应,继而转向以气体为介质的驱替或吞吐技术的研究,形成了较多的氮气、空气、天然气等在提高采收率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8-17],但在减氧空气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方面研究相对较少[18-19],尤其对深层稠油减氧空气吞吐增油的机理认识尚不明确。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井筒热损失大,不适合热采;储层温度在120 ℃以下,不具备氧化反应条件;非均质性严重,注气驱效果较差;因此,减氧空气吞吐成为抑水增油的优选技术。
为了清晰地认识减氧空气在深层稠油油藏中的作用机理,以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一维物理模型、二维可视化模型及数值模拟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水驱油、注气及生产过程中的抑水增油机理,并深入分析地质因素对生产的影响程度,为减氧空气吞吐的现场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1 数值模拟机理分析
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CMG,构造网格数为30×30×3的概念模型,x方向和y方向网格步长为Dx=Dy=5 m,z方向网格步长为Dz=10 m(储层厚度为30 m);纵向上中间层渗透率为300 mD,上下2层渗透率均为100 mD,层间级差为3;地下原油黏度为300.0 mPa·s,地下水黏度为0.5 mPa·s。
注入含氧量为5%的减氧空气,其他成分为氮气。氧气在注入过程中通过氧化腐蚀完全消耗,机理中不再考虑氧化反应。应用组分模型模拟一口注水井和一口采油井的生产动态,当油井含水率达到90.0%时,开始注入减氧空气,注入速度为3×104m3/d,共注入10 d,注气强度为1×104m3/m,闷井6 d后以原产液量规模继续生产,模拟得到的采油井含水率变化(图1a)。
注水开发阶段,初始含水率在5.00%以下,半年后含水率快速上升,生产至第3 a时,含水率达到80.0%,生产至第10 a达到90.0%,整个水驱过程表现出稠油油藏注水开发阶段高含水的特征;注气、闷井及再生产过程中,在原生产井中注减氧空气吞吐后,含水率由90.0%最低可降至23.6%,约30 d后又上升到80.0%以上,注气后120 d含水率再次回到90.0%。对比油田实际井生产情况(图1b),概念模型模拟结果与油田单井生产规律基本相符合。
图1 采油井水驱及注气后生产含水率变化
水驱时,注入水沿中间高渗层快速突进到采油井,形成高渗层的优势水流通道,造成油井进入高含水阶段(图2a);通过高渗层到达油井的液量占总液量的77.4%,上下2个低渗层产液量占总产液量的22.6%,低渗层水驱程度较差(图2b)。
水驱过程中,采油井含水达到90.0%时注减氧空气(图3a),减氧空气经高压快速注入储层,含水较多的中间高渗层吸气能力明显较强,气体进入储层深度约为40 m,高渗层吸气量占总注入量的73.4%(图3 b)。由于水的重力作用,第3层含水略高于第1层,同时,由于注气压力较大,气体以分散相进入储层,重力作用导致的超覆现象可以忽略,依据注入减氧空气优先进入水淹层原则,第3层进入的气体略高于第1层。
图2 注水时高渗层形成优势水流通道
图3 注气时高渗层成为主要吸气层段
注气阶段各层的产油量和含水率变化如图4所示。注气闷井后初始生产时,由于气体返排和抑水作用,上下2层的产油量大于中间层产油量,降水幅度也明显大于中间层,但时间很短;随着含水的迅速上升,中间高渗层的主流通道又占据主要优势,由于减氧空气在高渗层中的抑水作用,使得水相渗透率降低,增加了水的流动阻力,起到了抑水增油效果。
图4 注气生产阶段各层的产油量和含水率变化
中间高渗层吸气能力最强,抑水作用也最充分,通过提高高渗层水流通道的渗流阻力在该层抑水增油的同时,也增强了上下2个低渗层的流动能力。经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可知,注气生产后,低渗层产液量的比例由注气前的22.6%增加至66.0%,最后稳定在40.0%左右,低渗层对累计产油量的贡献增加。
2 一维物理实验机理分析
应用填砂管模拟一维情况下减氧空气吞吐的过程,研究驱油机理。制作填砂管模型,渗透率为300 mD,分别进行饱和水及油驱水前期准备过程,用以设置原始含水饱和度,再进行水驱实验。当含水达到90.0%时,注入减氧空气进行吞吐,闷井后生产,观察驱替压力的变化。
如图5所示,水驱过程中,保持恒定流速0.5 mL/min进行驱替,随着水驱前缘的向前移动及见水后的优势通道形成,驱替压力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稳定在0.3 MPa左右,一直持续到含水达到90.0%,然后进行减氧空气吞吐;注气后生产过程中仍以原产液量生产,初始驱替压力明显上升,很快达到峰值0.8 MPa,继而缓慢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值0.5 MPa左右,驱替压力均大于水驱油时的稳定压力。通过水驱过程与注气后生产过程的稳定驱替压力对比,渗流阻力增加了1.6倍。峰值压力及稳定驱替压力的变化说明注入减氧空气后再生产时,混气液体流动的渗流阻力明显增大,含水明显降低,可进一步提高采出程度4%。分析认为,注入气优先进入渗流阻力小的水淹区域,在回流过程中,压力降低,气泡膨胀,通过细小喉道时产生贾敏效应,增加了水相的渗流阻力,扩大了水驱的波及体积,从而实现抑水增油目的。
图5 实验过程中的驱替压力变化对比
3 二维可视化实验机理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减氧空气吞吐机理,制作中间为高渗层、上下为低渗层的二维非均质可视化物理模型。
首先水驱使高渗层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当含水达到90.0%时注入减氧空气,注气过程如图6所示,图中颜色较深区域表明水淹或者含水较多,蓝色线为水驱前缘。由图6可知,气体主要沿高渗水淹层进入水流通道,把水驱过程中靠前的水线向后推至接近初始位置,再生产时,高渗层水线向前推进较为均匀,速度减缓,水相渗流阻力增大,使进入低渗层的水增加,实现低渗储层的有效动用。
将生产时的水流通道局部放大,如图7所示。减氧空气以高压注入储层时,主要以分散相形式赋存在孔隙中。当生产时,除了降压引起的气泡膨胀变大作用外,分散相的气泡随水相流动过程中逐渐聚合也会增大,当通过细小喉道时,产生贾敏效应,堵塞水流通道,增加渗流阻力,使注入水改变流向,提高波及体积。由此可见,减氧空气的抑水增油机理与形成泡沫后的驱油机理相似。
图6 注气过程减氧空气分布可视化
图7 减氧空气微观抑水可视化
4 地质因素正交实验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地质条件对现场应用的影响,结合鲁克沁油田深层稠油油藏的特征,选取3水平7个地质因素的18组正交实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正交实验的直观分析方法,计算正交方案中的不同因素的影响极差,分析过程中的参数及模拟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计算表1中各因素的影响极差可知,油藏厚度影响最大,其次为原油黏度、层间级差及地层深度,韵律分布、渗透率、孔隙度影响相对较小。
从单因素分析认为,厚度越大,供油能力越强,生产效果越好;原油黏度越大,水流通道越明显,抑水效果越好;层间级差越大,水驱指进现象越明显,抑水效果越好;油藏越深,注气压力越高,分散相进入水淹储层越快,效果越好;正韵律沉积,高渗在下部,水驱重力分异作用更强,吞吐效果好;渗透率和孔隙度越低,孔隙半径小,气泡易形成贾敏效应,抑水效果好。因此,减氧空气吞吐选井时需要更多的关注层间级差大、油水黏度差异大及渗透率中等的储层条件。
5 结 论
(1) 深层稠油油藏的减氧空气吞吐主要机理是抑制高渗通道的水流优势,实现降水增油的目的。其作用主要有:一是注入的减氧空气70%以上进入高渗水流通道,气相渗流的加入降低了水相渗透率,减缓了水流速度;二是高渗层整体渗流阻力增大至1.6倍,实现了低渗层的有效动用。
(2) 减氧空气以分散相进入高渗水淹通道,在生产过程中,压力降低,气泡膨胀并合并,通过孔喉时产生贾敏效应,因此,在高渗水流通道中,增加渗流阻力,扩大波及体积,起到抑水增油效果。
(3) 对层间极差大、油水黏度高、渗透率中等的深层稠油油藏,减氧空气吞吐能有效发挥抑水增油效果。
表1 减氧空气吞吐地质正交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