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1-14巩元帅尹彦勋

环保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紫外光光度法分光

巩元帅 尹彦勋 司 镪

(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 300191)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常见的监测指标,用于描述水中有机物质等还原性物质的相对含量,来反映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国内外COD测定方法较多,根据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化学法、电化学法、生物法和光谱法,不同方法在测定中均能较好地表征COD含量。目前,国内以化学法为主,标准方法为重铬酸钾法,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广泛应用于各单位实验室[1],但缺点也十分明显,试剂消耗大,分析时间长,能耗也较大,尤其是有些试剂的毒性较大,会对环境带来影响[2]。

近年来,随着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光谱分析法测定COD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使用光源的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近红外分光光度法,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 (UV)应用较多,该方法在COD测定中无需化学试剂,测定时间短,操作简单,不受氯离子影响,且可以实现在线监测,是一种高效的物理测定方法[3]。

1 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OD是基于水中有机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来测定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水样经过紫外光照射,有机物质对特定波长产生吸收光谱,这种紫外吸收遵循“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水样吸光度值与有机物质浓度近似呈线性关系。由于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多为芳香族有机物和带双键有机物,他们在近紫外区有较强的波长吸收,目前,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200~400 nm的近紫外区。

2 紫外分光光度法影响因素

2.1 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2.1.1 浊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水样对紫外光的吸光度值,来测定有机物质的含量。水体中的悬浮物等物质会对紫外光产生吸收或散射,导致水样吸光度值与COD浓度间的相关性变差。目前,消除悬浮物等物质影响的方法有过滤法和双波长测定法。过滤法操作简单,但容易过滤掉不可溶的大颗粒有机物,使测定结果产生较大误差。有机物质对可见光无吸收,双波长法利用紫外光和可见光分别照射水样,来消除悬浮物等物质的干扰。张浩[4]、邵敏超等[5]比较单波长法和双波长法在测定有机废水COD中的测量误差,结果显示双波长法测定结果最好。

2.1.2 pH

有机物质中的基团,如有机酸作为助色团或生色团,影响对紫外光谱的吸收,受pH的影响,有机物质中的基团发生解离,改变有机物质中分子的结构[6]。在不同解离形态下的有机物质,基团所吸收的紫外光波长不同。例如苯胺在酸性条件下由于氮上孤电子对与质子结合,它的吸收光谱与苯环类似;如酚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的吸收光谱,与碱性条件时不一样。袁雅姝等[7]在紫外吸收法测定COD研究中发现,在碱性环境中会使水样吸光度增大。

2.1.3 水温

有机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源于分子中电子吸收能量后能级的跃迁,温度影响分子对能量的吸收,特别是原子外层电子更易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吸收光谱的转移。穆秀圣等[8]在研究温度对在线COD分析仪影响时,发现吸光度在0~12℃和30~40℃范围内的变化幅度大于12~30℃范围;董宝珍[9]测定标准溶液和实际水样在15~35℃范围内吸光度变化,结果表明,几乎不受温度影响。

2.1.4 有机物浓度

“朗伯-比尔定律”适用性有一定的浓度范围要求,即吸光物质间没有相互作用。当溶液浓度大于0.01 mol/l时,吸光物质间的平均距离减小,受吸光物质间电荷分布相互作用的影响,吸光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增大,从而改变吸光微粒的电荷分布,使它们的吸光能力发生改变,导致偏离定律[10-11]。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浓度较高的水样在测定前需要进行稀释处理。

2.1.5 其他离子

虽然绝大多数有机物对紫外光有吸收,但许多无机离子,例如硝酸根,也在紫外光谱区有吸收。在采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根离子过程中,吸收波长范围为220~275 nm,覆盖绝大多数有机物的紫外特定吸收波长。毕卫红等[12]在研究中发现硝酸盐对COD检测的影响谱区为208~238 nm。因此,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对测定过程进行修正,消除硝酸根离子对COD测定结果的影响。

2.2 不同有机物测定的影响

目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在线分析仪主要利用254 nm紫外光来测量水样中有机物。天然地表水中,有机物质主要来自动植物分解、微生物活动等,成分组成相对比较稳定,测定结果较好。然而,不同水体中有机物质来源及组成不同,水样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波长也不尽相同。在研究中发现,并非所有水体在254 nm处均有最大紫外吸收。越来越多学者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前,先对水样进行紫外光谱扫描,选择出最大吸收波长。宋来洲等[13]用紫外光扫描水样后,在波长210 nm条件下测定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结果表明COD值与紫外吸光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应骏等[14]在研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COD中发现,不同海区海水紫外吸收约在200~220 nm 之间,并在此范围内建立了海水COD 测定方法。

2.3 拟合模型的影响

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COD标准溶液对吸光度测定值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对于物质组成成分比较稳定的水体,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较好的表现出吸光度值和COD之间的相关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受环境因素影响,“朗伯-比尔定律”的吸收常数并不是固定值,当水体组分发生变化时,吸收常数也会发生变化,导致线性关系变差,测定结果出现较大误差。为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减小非线性关系造成的误差,建立预测精度更好的预测模型成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研究重点[15]。目前,应用较多的非线性拟合模型主要有偏最小二乘法和神经网络法。这两种模型虽然在非线性拟合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样本进行学习,在模型实际建立工程中有一定的难度[16]。

2.4 运行维护

目前,在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中,尤其在湖库、海洋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应用较多。紫外法在线监测仪易于维护,但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仪器表面会附着藻类、鱼卵等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会造成生物腐蚀[17-18],容易对仪器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日常维护中,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清理,保持表面洁净,夏季藻类生长旺盛时,应增加清洗频次。为保证监测仪器稳定性,需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比对,避免因光源老化等原因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

3 结语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254 nm的线性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较多,该方法对于测定天然地表水或成分组成稳定的水体结果较好。由于影响因子较多,对于较为复杂的水体,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误差则会增大。为减小浊度、pH及其他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在以后的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不同类型的水体,使用前应对水样进行紫外光谱扫描,选用最具代表性的吸收波长进行测定。(2)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水样,消除悬浮物、浊度等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3)在拟合模型建立过程中,测试该监测点位不同时间段的水样,尽可能多地提供模型拟合数据,提高拟合精度。(4)加强对监测仪器的维护保养,及时清除仪器表面杂物,定期进行校准。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OD是一种简单快速的物理测定方法,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在时效性、环保上优势明显,可节省人力、物力。随着测定方法的不断完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在未来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紫外光光度法分光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似“粉”非“蓝”, 深而不惘
紫外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用光致变色材料描绘平抛运动轨迹
能自动清洁的飞机洗手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铁复合物的铁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炸药中TNT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曲札芪苷的解离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