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如何搞好养蜂技术培训

2020-01-14徐祖荫

中国蜂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养蜂培训

徐祖荫│文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

养蜂技术培训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说起来简单,但要认真做好也不容易。我们曾经写过一篇“怎样搞好养蜂技术培训”一文,发表在2018年《中国蜂业》第3期上,感到有些地方还需要加以发挥和补充。

一、明确培训对象,备好相应教材

办培训班前,首先要了解主办单位的要求和受训人员的技术水平。根据以往的经验,培训对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传统养蜂的饲养者,农村小规模的饲养户,政府部门划定的养蜂扶贫对象,或刚入门、想入门养蜂的其他农民。这些人文化水平低,经济底子薄,养蜂技术基础差,管理上存在问题多。他们养蜂主要是增加收入来源,改善自身经济条件,实现农户解困脱贫。

第二种是养蜂专业户,一般饲养三、五十群蜂以上,或养蜂历史长、有一定养蜂经验的师傅,其中部分人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养蜂。养蜂的目的主要是致富。

第三种属于养蜂爱好者。这些人收入来源广,养蜂只是作为一种爱好和消遣。特点是经济实力雄厚,有很多的闲散时间,又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平常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比如养蜂小工具、新型蜂箱等),关心养蜂上一些特殊、新奇的现象和轶闻趣事,写一些小文章,互相交流、探讨一些养蜂技术、小诀窍等等。他们追求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收入的多少,而完全在于兴趣爱好。显然,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关心和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前两者。后一种则随便他们,想怎么养就怎么养,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高兴就好。但有时他们的一些养蜂小经验、小窍门还是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吸收进来对发展养蜂技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面提到的第一种人多半是初学者,养蜂规模小、技术差、经济弱、刚起步。因此,培训的内容应当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比如蜂群生物学和基本操作技术,既要讲理论,又要注重实际操作。对他们讲课时,语言要浅显、平实、直白,技术要简单、有效、实用,易懂好学;能配合视频、音像资料的就尽量播放相关资料,以及配合实物(道具)讲解。“大道至简”,对于他们,要尽量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而不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反复强调、突出重点、难点。培训中要留出一定时间到蜂场实地走访参观,感受现场,加深印象。由于养蜂的季节性强,不必强调一次培训的时间有多长,而是强调能在不同季节多培训1~2次,哪怕每次时间短一点也行,例如春、秋繁,越冬越夏前,大流蜜期等,尽量结合现场讲解,着重讲怎么做,顺便讲为什么;重点在普及,提高是其次,以便做到当场培训,当场消化,边学边用,学以致用。

关于对第二类人的培训就要上一个层次了。因为这些人养蜂资历长,经验比较多。当然,他们之间养蜂水平不尽一致,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办班之前,最好能到有代表性的蜂场中去走访一下,了解生产现状,征求他们对培训的意见,找准此次培训中的重点和难点。

对这类人员培训,首先讲课的内容要更具针对性,着重在于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和技术水平,不但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还要讲透为什么这么做的道理。既要能接“地气”,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宣传、阐释、推广新的科研成果,介绍新技术,新工具;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思路。讲课内容一定要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新鲜的内容,使他们喜闻乐见。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蜂种、蜂箱、蜂王的选育、病敌害防治、高产技术以及如何根据当地气候、蜜源,正确制定相应的养蜂管理流程等内容。要多从正面引导,宣讲主流技术,不要剑走偏锋,也不能尽讲老话、套话,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书本上来,书本上去,单调重复。

第二,通过走访,挑选他们当中养蜂经验丰富、成绩优秀、收入不错的养蜂师傅作典型发言,“现身说法”,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介绍他们行之有效的养蜂经验或点滴体会。因为蜜源、气候相同,他们的经验或许对当地蜂农更为实用。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养蜂员,要事先请人代为总结,使发言时有条有理,把握重点,便于大家参考借鉴。

第三,一定要留出一定时间进行教学互动,答疑解惑,尽可能利用培训的机会,解决每位参训学员的实际问题。

第四,尽量安排现场观摩、讨论,到不同地点、不同技术水平的蜂场现场参观,让大家针对讲课内容和现场情况,提出管理上的优缺点和改进方案,活跃大家思维,巩固教学成果。

二、事先搞好基层生产调研、科技资料的搜集,是搞好培训的基础

以本人了解,有关业务部门对基层培训存在两种错误的偏见。一是认为培训工作简单,技术含量低,台下面是一些知识层次不高的农民,只要照本宣科去做就可以了,不太重视培训工作,认为搞不搞培训,对本部门无关紧要。另一种观点是认为业务主管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培训,因为上面有任务,搞了培训就万事大吉,等于搞好了一切。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具有片面性。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支撑,科研部门要将自己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就需要通过培训把技术知识传授给农民。另一种片面的认识是把主次关系弄颠倒了,培训可能是“任务”,但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素质,特别是当前面临传统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换阶段,更应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用新的技术去改造传统农业,促进产业发展和升级换代,这才是培训的主要目的,也是业务主管部门、养蜂科研部门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开展技术培训,无论对从事科研,还是对从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个提高自己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绝佳机会。因为要搞好培训,就需要讲课者吃透两头。一是要倒逼自己去认真、系统地看书学习,同时又要搜集相关资料,掌握养蜂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二是要深入基层,了解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和发展思路。也就是说,讲课者要对讲授对象、当地养蜂生产情况心中有数,要有想法。这样讲课才能讲得深,讲得透,讲得活,接地气,解决当地养蜂员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对科研部门来说,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研,了解发现和挖掘到生产中急需解决、有价值、有推广应用前景的课题。培训同时还是科研部门推广自身成果一个绝好的机会。通过培训,大力宣传、推介自己的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尽快社会化、产业化,并与地方部门积极配合,通过项目合作,使科研成果尽快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验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不仅仅将科研成果作为一纸空文,长期束之高阁。

对于业务主管部门来说,培训也是收集情况,加强上下联系,丰富阅历,增长见识的好机会。通过培训,认清行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理清今后的工作思路,抓典型,树样板,加大行业的监管力度,敢担当,有作为,以便对指导基层养蜂生产、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出谋划策,在政策、业务上给予实实在在的指导与帮助,达到“产业强,农民富”的最终目的。

其实,看一个专家培训工作搞得好不好,除了讲课的水平之外,最能考验、体现一个专家的专业素养、理论水平和实际指导能力的,往往是在培训之后,能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给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出产业发展中肯、实用的建议,其实这也是培训工作取得的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成果。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养蜂培训
科研成果转化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培训通知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