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素养教育融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探索

2020-01-14郝丽娜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基础计算机

郝丽娜 林 敏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素养一词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联合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提出时,可理解为利用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生态的变化,信息素养被不断赋予新内涵,人们使用信息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已逐渐演变成基本的生存能力和必备素养。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积淀过程,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之后,大学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应该从技术层面提升到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从课本案例转移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2015年2月美国大学与图书馆协会(ACRL)正式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指引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信息素养课程的系统开发。因信息素养具有图书馆学学科背景,高校信息素养课程多由文献检索课程发展而来,总体形式主要为图书馆专题培训或公共选修课,缺少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支撑,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覆盖面不够广。而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缺乏制度支撑,课程开设处在可有可无的边缘。

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高质量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主动去适应“互联网+”“产业智能化”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学生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其在现代化职场中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引起足够重视。

2 信息素养教育与《计算机基础》课程融合的可行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历山大宣言》指出,“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它能使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以实现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信息素养概念历经45年发展,无论能力标准如何改变,其核心构成一直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支撑,信息伦理是保障。《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必修课,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二者融合易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从《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目标和信息素养概念来看,《计算机基础》学习用计算思维呈现数据在计算机内的存在形态、组织形式和处理方法,有利于信息获取、使用和评价能力的提高;信息素养注重培养信息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对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的理解和探究,二者互为依托,目标融合具有可行性。

从教学内容来看,《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基础理论和办公软件操作为主,理论部分相对固定,操作部分更新较慢;信息素养教育侧重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获取,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接地气并易情景化,二者互为补充,内容融合具有可行性。

从教学过程来看,《计算机基础》教学常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内容标准和考核形式,导致应试教育味道较重,操作技巧多于问题处理能力,制约了学生探究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信息素养教育通常会根据现实意义的背景,通过解决问题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二者相互配合,过程融合具有可行性。

3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为探索《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笔者于2018年10月至11月对近千名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形式,收回有效问卷901份,其中大学一年级学生占54.72%,二年级学生占25.53%,三年级学生13.65%,已毕业学生6.1%,调查样本结构包含高职各阶段,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本次调查共20题,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四个部分,每部分首先对专业概念进行阐述,题目采用案例引导式设计,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场景,基本能真实反应调查者的实际情况。

信息意识是个人的自觉反应,调查显示(见表1),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和获取信息的必要性,了解一些获取信息的常用渠道,百度是首选(65.04%),其次是朋友圈(40.29%)、知乎(31.63%)、图书馆(19.31%)等,但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并不准确和全面(如表1),认为信息获取能力就是信息素养的人数居多。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除了延续工具性特征以外,应该引导学生探索、积累和应用,力争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表1 高职学生对信息素养内容的理解调查统计表

信息知识是个人掌握的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从表2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多媒体和网络比较了解,日常生活多依赖移动设备获取信息,对网络资源的使用频次靠前依次为电商(59.16%)、资讯(56.83%)、短视频(51.39%);而普遍对个人日常生活中信息保护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保护意识薄弱,对网络安全、信息犯罪等知识了解甚少,加强此部分知识的教育非常必要。

表2 高职学生对个人信息素养保护的调查统计表

信息能力表征个人理解、获取、利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能力,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内容关联最为密切,调查中核对身份证号的案例体现出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能力并不理想(见表3),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多依赖经验,缺少技术方法探究和深层次剖析。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我建构是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的必要手段。

表3 高职学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调查统计表

信息伦理是个人在从事信息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伦理道德,调查显示(见表4)多数同学了解相关知识,知道要保护隐私、尊重产权、控制不良舆论,但也有部分同学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加上网络环境存在大量噪声甚至陷阱,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仍需要添加更多网络生态、网络安全、信息保护等非技术内容,提高信息世界生存能力。

表4 高职学生信息伦理相关问题的调查统计表

4 课程融合的实践探索

根据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高职学生具备一些信息知识,但信息意识主要围绕解决生活问题展开,对具体信息技术的使用缺乏系统性,对信息道德伦理尤其是信息安全存在知识盲区。通过进一步对各年级学生调查数据的筛选对比,新生在信息素养的各个方面相对更差,因此笔者在2018级新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了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

4.1 教学目标:技术性和人文性融合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正式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列为高校重要的必修课,由于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征,课程设计往往偏向工具性。随着各行各业工作环境的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技能人才需要了解技术或工具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存在意义、呈现方式、使用方法和创新途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信息素养教育融合可将技术性和人文性协调统一。

根据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大学生应能够理解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更注重操作技能;信息素养教育围绕对信息知识的理解、获取、评价和使用的行为展开,强调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注重思维方式;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各种情景下利用数据思维和操作技能解决问题、深入探究和创新发展的能力,详见图1。

图1 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目标融合

4.2 教学设计:认知与体验共生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依据,教学改革探索既要不违背原有教学目标又要融入新内容,在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共生设计来实现。根据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块的分析,从信息素养教育角度融入教学情景或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将知识内化,为后续探究和学习奠定基础。表5所示即为笔者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不变、课时不变的前提下,融入信息素养教育后各教学模块情景建构、设计原因和素质目标的探索。

4.3 教学过程:导学与探究互补

融合后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为目标,必须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有新的表现,“学习通”课程平台的使用有效地帮助解决了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实现了无处不在的导学功能,二是对教学过程全流程的跟踪管理,三是有效扩充了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四是学生使用学习通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探究过程。

笔者所在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内教学共52学时,周4学时,总学时和周学时数均相对不足。为达到教学目标和效果,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是基于“教”进行设计的,教师严格按照流程“精准计算”。而网络平台的使用使“学导结合”有了可能。在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利用课程平台课前发布经典情景、特定案例、课程问题进行“引导”和“诱导”,激发学习兴趣,唤醒知识储备,促进主动思考;教学过程中通过考勤管理、讨论互动、课堂直播等方式进行“指导”和“督导”,促使学生紧扣重难点,围绕解决问题调控思维和操作;课后通过成果反馈、在线答疑、资源推送完成“疏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进阶学习效果。通过教师的导学设计,学生每个模块的学习均能形成一定程度的探究过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延伸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探究精神,进一步提升终身学习能力。

表5 《计算机应用》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设计

5 课程融合实践的成效与思考

经过一学期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总体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课堂主动参与率有所提高,课堂配合度有所上升,“低头族”现象大幅减少至10%以内;二是课程满意度较高,学生无故缺勤率低,课程内容大多数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反响较好;三是为《计算机应用》向《信息技术》课程转型提供了依据,课程改革方向逐渐明确,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适应性逐渐提高。

教学实践也暴露出课程改革内容、目标和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时规划和安排还需进一步完善,融入信息素养教育后原本紧张的52学时更加捉襟见肘;其次学生需要大量课外时间来消化吸收,与扩展内容相匹配的引导方法不够;第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个体系,信息素养的养成具有螺旋上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课堂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难度很大;第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全面性有所降低,不利于学生在教考分离统一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战场,今后应结合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围绕学生实际的信息素养水平量身定做,逐渐形成更有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质量技能人才服务。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基础计算机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