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DOI的深度应用研究
——基于湖北省高校学报DOI应用情况的数据分析

2020-01-14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报参考文献解析

白 雯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北 武汉:430074)

1 问题的提出

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cation),即数字对象唯一标识。DOI具有惟一性、永久性等特性,因此,DO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出版物的版权保护[1]。DOI技术能够实现资源的快速准确定位,使不同的电子期刊数据库之间、电子期刊数据库与文摘数据库之间实现无缝链接,为用户从二次文献到原始文献、从引文到原文的链接提供了便利,并可以实现永久指向、动态维护[2],有利于期刊的传播和数字化。因此,学术期刊加入DOI系统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提高论文的显示度和便于文献检索及信息索取等。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DOI目前已在国际出版界得到广泛的应用。DOI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迅速获得了出版界、尤其是科技期刊出版商的认可。目前,全球很多出版商及信息服务机构正在使用DOI标志标准与链接服务,包括世界信息服务业巨头如Else-vier、Springer、John Wiley &Sons等。DOI在国外的成功,尤其是在西文科技期刊领域的成功,充分表明了全球科研工作者对资源互联与共享的巨大需求[3]。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群体,它的DOI应用情况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湖北省高校学报DOI应用情况的数据分析,探讨高校学报的DOI应用状况。

2 湖北省高校学报DOI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笔者从中国高校之窗(http://www.gx211.com/gxmd/gx-hb.html)找到湖北省高等院校名单,从中选取公办本科院校36所作为研究对象。36所高校每所学校至少有1种学报。有些高校学报文理没有分版,只有1个综合版;有些高校学报有人文社科和自科版2个版;有些高校学报有多个版。本文所讨论的高校学报是指由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不包括那些高校主办的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期刊,也不包括由综合性学报转为专业性期刊的期刊,比如,由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转办的新闻与传播评论。本文所讨论的高校学报有60种,其中英文期刊2种,中文期刊58种。60种学报有SCI期刊1种,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EI期刊3种;核心期刊有20种。核心期刊包括南大核心、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五大核心期刊(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2.1 调查结果

2019年5月22日至26日,登录期刊网站或进入相应数据库,在湖北省60种高校学报2019年第1期中任意下载1篇论文,共下载60篇。对每篇文章的DOI状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1)期刊是否注册DOI。通过查看60篇期刊文章是否标注DOI可知,有15篇期刊文章没有标注DOI号。可见湖北省高校学报有15种期刊未注册DOI。

(2)相应期刊文章中的DOI是否可以解析成功,解析成功代表注册成功。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dx.doi.org/DOI号,如果链接到期刊文章,则解析成功;如果链接不到期刊文章,说明论文解析不成功,可能的原因是DOI没有注册成功或者注册不及时等。45篇注册DOI期刊文章中,6篇文章解析不成功,说明6种期刊有解析不成功的情况。

(3)与国际DOI基金会(IDF)代理机构合作情况。目前,国际DOI基金会(IDF)代理机构在全球有10个(如图1)[4]。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dx.doi.org/doiRA/DOI号进行检索,可以看出刊发文章的期刊和哪个DOI代理机构合作,示例如图2。将刊发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的一篇文章的DOI号代入上述网址中进行检索,可以看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与CrossRef合作。中国大陆代理机构有两个,标识为ISTIC和CNKI。2007年初,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联合向IDF(国际DOI基金会)申请取得了DOI的中文注册权,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文DOI注册中心,成为中文信息服务领域的第一个国际DOI基金会(IDF)组织下的中文代理[5],标识是ISTIC,其具体业务由中文DOI和万方数据DOI负责。万方数据DOI注册的前缀统一是10.3969;2013年知网成为中国DOI注册的又一代理机构,标识是CNKI,具体业务由中国知网DOI负责。期刊与中文DOI合作需要在文章显眼的位置标注DOI号,同时需要期刊在DOI系统自行上传元数据,而与万方数据DOI和中国知网DOI合作只需要在文章显眼位置标柱DOI号,不需要上传元数据,由万方数据DOI和中国知网DOI代为上传和注册。目前,国内英文期刊通常与CrossRef合作,中文期刊通常与中文DOI、万方数据DOI、中国知网DOI合作。湖北省高校学报中的2种英文期刊与CrossRef合作;1种中文期刊与中文DOI合作,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种中文期刊与万方数据DOI合作;24种中文期刊与中国知网DOI合作。

图1 全球DOI代理机构图

图2 文章所刊发期刊合作的DOI代理机构

(4)统计DOI标注位置以及文后参考文献是否著录DOI。在标题上方、页眉下方位置标注DOI号的学报有21种,在页眉处标注DOI号的学报有3种,在关键词后面及下方处标注DOI号的学报有21种;文后参考文献著录DOI的期刊只有2种英文期刊,纸质期刊未标注,在Springer期刊网站上做了参考文献的CrossRef链接,可以直接链接到参考文献全文;没有1种中文期刊文后参考文献标注DOI号。

2.2 调研结果分析

从上面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省高校学报的DOI应用不深入;英文期刊应用走在中文期刊前面;多数期刊只用在纸本期刊上标注、印刷DOI,不用上传元数据,由代理机构上传;高校学报整体还处于标注DOI阶段;绝大部分期刊文后参考文献没有注DOI;还有解析不成功的文章;期刊编辑也没有去关注DOI解析情况,从而为期刊发展提供参考。

湖北是期刊大省,高校学报数量也居于全国靠前的位置,湖北省高校学报DOI应用不深入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国高校学报DOI应用不深入的状况。分析全国高校学报DOI应用不深入的原因,有以下三点:①高校学报没有真正认识到DOI解析的重要作用,持观望心理,绝大多数期刊处于在纸质期刊上标注DOI的阶段;②高校学报人手少,参考文献著录DOI会增加编辑校验准确性的工作量,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③高校学报受众对DOI的作用认识不清,增大了DOI的应用难度。

3 高校学报积极参与DOI深度应用的建议

3.1 期刊自行上传元数据,进行独立注册

高校学报如果自行上传元数据,能够自主选择文章解析的网址,可以链接到各大数据库,也可以链接到期刊网站上。期刊将文章链接到期刊的网站上,可以引导期刊读者更好地了解期刊的文化,了解期刊的编辑活动,提高期刊运行的透明度,对于增强读者的信任感和期刊的显示度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优先出版的文章,将其附上DOI号,可以快速地被解析、被检索、甚至被引用,缩短期刊出版的时滞,提升期刊影响力。期刊自身上传元数据进行独立注册,还能够及时注册,尽快进行解析。

高校学报都有自己的网站,很多期刊都可以下载全文,期刊将文章解析到期刊网站上,期刊读者可以准确、快速地找到期刊网站,避免假网站的干扰,期刊读者还能够免费下载全文,为读者提供下载、阅读便利。

3.2 参考文献注DOI,提供引文格式,包括DOI

我国于2015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该标准明确指出将DOI作为著录项目,以便读者快捷、准确地获取电子资源。Web of Science于2015年11月推出新兴资源引文索引数据库(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ESCI),要求新申请进入的中、英文期刊须在参考文献中增加DOI著录项信息[6]。新国标的实施及国际权威数据库的要求都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高校学报应顺应趋势,积极为参考文献注DOI,增强学术规范,促进学术交流。

笔者建议在文章的检索页面显眼的位置标注“引用本文”字样,后面附上文章的规范引用格式,包括DOI,示例如“引用本文:贺德方.坚持科学管理,实施‘资源立所、技术强所、人才兴所’战略[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2):2-8.doi:10.3772/j.issn.1673-2286.2009.12.002”。让期刊文章的引用者直接复制规范引用格式即可,可以节约引用者的时间,而且准确不会出错,这样还可以减少引用本刊文章的期刊编辑加工参考文献的工作量。如果有条件,建议印刷纸质版本,网页上的PDF版本(超链接)、HTML版本的参考文献都要标注DOI,全方位实现参考文献的跨平台链接,提高期刊的显示度。

3.3 引导受众认识DOI的作用

在一些国内网上学术平台如小木虫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询问相关DOI的问题,可见国内读者不太了解DOI,高校学报的读者也有同样的问题。高校学报应该在期刊网站上告知读者本刊已注册DOI,并介绍DOI的功能和作用,告诉他们如何查找文章的DOI号,如何校验DOI号的准确性,如何用DOI号检索文献,等等。期刊作者认识到DOI的作用,他们会积极配合期刊进行参考文献DOI的标注,减少期刊编辑的工作量。期刊和受众达成共识,有利于DOI的应用。

3.4 克服困难,坚守高校学报事业

数字化出版背景下,高校学报也应顺势而为,否则只能被淘汰。高校学报人手少,实施数字出版工作必然会增加编辑工作量,这就需要编辑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克服困难,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望心理,推动数字出版工作。编辑部在使用DOI后,也要做好跟踪工作,关注本刊DOI的解析情况,收集使用DOI前后期刊的相关指标,真正认识使用DOI的价值,进一步开发DOI功能,将其价值最大化,同时加强与其他学报编辑部的交流和沟通,共享经验。编辑还应主动关注DOI的发展动态,不能被动参与,要多进行学术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以助推DOI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深入[7]。编辑一点一滴的努力,会一步一步提升期刊办刊质量。

猜你喜欢

学报参考文献解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