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资本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0-01-14

互联网天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协作区块企业

□ 文 焦 松

近期,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投资机构应该如何开展区块链产业布局,助力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梳理行业发展现状,总结区块链特征及其社会价值,分析区块链广泛应用的前提,给出资本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国内区块链行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国内区块链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ChinaLedger和金链盟(深圳)等组织纷纷成立,微众银行、平安科技、蚂蚁金服等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储备和落地应用,诸多行业标准相继发布。整体来看,如下四方面行业现状值得关注。

(一)监管部门未认可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

习总讲话中提及了“数字金融”、“数字资产交易”等,但这跟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没有关系,未认可这些虚拟货币具有金融属性。当然,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仍旧是一种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其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集资的行为仍会被加强防范。

(二)国内行业已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2016年,官方陆续发布了《区块链参考架构》和《区块链数据格式规范》,并将区块链列入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17年,我国还积极推进了国际标准ISO23257的制定。2019年上半年,国内企业申请的区块链专利数量位居榜首,构建了良好的行业基础。

(三)基础性技术的安全可控备受重视

此次中美贸易战让大家认识到了安全可控的必要性,也暴露了国内基础性技术的不足。分布式存储、加解密、脚本是区块链最为基础的三种技术,且均源自海外。如果要利用区块链构建社会信任的基石,这些技术本身的安全可控自然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行业要大力发展的着力点。

(四)推进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目标

发展技术的根本是为了解决应用问题。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应用,可整合数据、算力、模型等资源,充分释放它们的价值。围绕“区块链+”开展应用创新,不仅可助力数据隐私、食品安全、中小企业贷款等问题的解决,还能赋能产业链,促进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

二、区块链的社会价值分析

防篡改、可溯源、去中心是区块链呈现出的三个重要特征。其中,“防篡改”确保链上数据真实可信,“可溯源”呈现链上数据前世今生,“去中心”确保各方约定准确执行。基于上述三个特征,区块链能以较低的成本,为整个社会构建一种可信度较高的信任框架,增强社会运转效能。

(一)提升政府监管能力

区块链的“去中心”应该只能是去“业务中心”和“技术中心”,而不能去“监管中心”。一些区块链白皮书和标准已设置了可查阅链上任何数据的“特殊节点”。对于政府而言,如果各行各业的数据真实上链,监管机构能更加准确及时地把握社会运转状态,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理政策。

(二)增强价值发现能力

金融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发现标的价值,实现资金融通。如果大小企业均在区块链上开展业务,则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很容易就能被掌握,信息不对称程度减轻。各类金融机构能很高效地判断企业价值,同时规避欺诈风险,进而促使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合理地流向不同的实体企业。

(三)降低社会协作成本

人们向大城市“聚集”、企业员工到办公楼“聚集”,都是为了破除时空阻碍,更好协作。互联网让很多协作线上化,但仍存在诸多签字、盖章的线下场景,究其原因是“信任”难以线上化。区块链有望实现协作完全线上化,打破传统协作方式,可缓解由“聚集”带来的交通、住房等社会问题。

(四)促进资源整合利用

在价值发现和便利协作的基础上,一是可让“同质”资源共享使用,例如共享数据、算力、存储、网络资源等,破除资源孤岛,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可让“异质”资源组合适用,促进上下游企业灵活协作,实现产业链效能最大化,及时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类个性化需求。

三、区块链应用的前提总结

区块链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IT技术,会存在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安全性、高效性、可用性是区块链赋能社会各领域的三个重要前提条件。

(一)安全性:落地应用的基本条件

数据一旦上链,则全网共享,由此就带来了“数据隐私”问题。密码学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技术途径,既可以实现数据密文上链,又可以在授权范围内实现数据明文共享。但加密算法也存在被破译的可能,算法实现的安全性成为新挑战。智能合约是“脚本化”的合同,此前很多黑客攻击事件都源自其中的“漏洞”。由此,一方面需要保证合约无代码漏洞,另一方面还需要确保合约准确表达了各方的事先约定。

(二)高效性:成熟应用的补充条件

影响区块链运行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有待改进:一是“集体协商”的共识机制,会因为多方彼此确认带来很大时耗;二是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加解密算法的使用,会增加额外的时耗操作;三是“链式存储”是查询效率最低的数据存储方式,不利于数据的查询分析。

(三)可用性:广泛应用的前提条件

区块链涉及分布式存储、加解密、脚本等技术,具有较高的使用门槛。为了促进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便捷的开发和部署环境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图形化的智能合约开发平台能大大简化脚本化合约的开发,区块链部署平台能大大提升每个节点运行环境的配置效率。

四、区块链产业投资布局建议

任何新兴技术出现时,总会有两面声音,既有夸赞其无所不能的,也有质疑其为骗子的。面对鱼龙混杂的区块链行业,投资机构还是需要从价值投资角度分析问题,把握好行业发展脉搏,有效地促进行业发展。

(一)基础技术:初创企业在“点”上有突破机会

虽然诸多金融和科技机构已将区块链成功落地应用,但是区块链技术仍尚未成熟,还难以推广应用。目前,以太坊和IBM的Fabric是最常用的两个技术平台,金链盟(深圳)的BCOS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国产化技术平台,三个平台均已开源发布。在此背景下,初创企业已难以在技术平台方面获得机会,可能更适合围绕解决安全性、高效性和可用性等问题,寻求“点”上的突破。

基于上述分析,如下几类技术型企业,会具有一定投资价值:一是为解决隐私安全问题,提供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成熟算法的企业;二是为确保智能合约安全性,提供相关漏洞检测的企业;三是为优化链式存储的使用效率,实现DAG有向图存储的企业;四是为提升加解密算法效率,提供加解密芯片的企业;五是为实现便捷开发,提供图形化智能合约开发工具的企业。

(二)系统解决方案:ToG业务值得期待

对于企业客户而言,大多只会为短期“效果”买单,在当前IT系统还够用,新技术投入难以看到明显回报,且还需要承担技术风险的前提下,他们通常不会冒然使用,最多是为了储备新技术,开展一些尝试性应用。因此,当前区块链系统解决方案商在开展ToB业务方面会举步维艰。

在国内,很多信息技术行业的前期发展均离不开政府助力,政府先试先行,为技术迭代提供机会,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均获得大量的政府建设投入。参考上述逻辑,如果行业里的解决方案商开始获得ToG业务订单,则是较为合适的投资时机。

(三)应用模式创新:央行数字货币可能是引爆点

互联网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创新应用爆发于本世纪。作为构建“互信”网络的区块链也应该会经历类似的过程。互联网的最初应用是共享文件、发邮件、聊天等,仅限于信息的交互,不涉及任何交易。直到“网络银行”出现后,也就是在互联网世界里出现了“法币”之后,交易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这才真正引爆了整个互联网的创新应用。

在此次区块链浪潮中,爆发级应用仍未出现,大多应用主要是存证、确权、溯源等,与互联网早期应用类似,这些只是围绕信息的管理使用。央行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其实是将“法币”引入到区块链世界里,此意义可类比于当年“网络银行”的出现。一旦法币上链,交易就可在链上完成,商业模式就能实现闭环,诸多去中心的创新应用便有望遍地开花。

建议可投资布局如下应用创新赛道:一是不碰“币圈”项目,它们在国内就是非法存在;二是可关注基于区块链整合IT资源的企业,包括整合云资源的多云/边缘云、整合存储资源的星际网络文件IPFS、整合数据资源的多方安全计算MPC等;三是可关注基于区块链提供多方协作基础服务的企业,包括电子签章、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支付等;四是可关注基于区块链赋能产业链的企业,包括供应链金融、灵活用工、个性化生产等;五是虽然未来一段时间,“联盟链”应会成为主流,但在监管掌控下的“公链”创新也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协作区块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