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喂养房间中的大象
——细思榆林事件有感
2020-01-14364000福建龙岩市第二中学连舒杨
364000 福建龙岩市第二中学 连舒杨
死者长已矣,生者尚悲歌。陕西榆林砍人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公众们对这件事的讨论也渐渐消失,然而,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怕是难以从伤痛中走出来。每当想起这次事件,在哀悼逝者的同时,我总会反思这起事件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直接原因——伤人者曾遭受校园霸凌。
不可否认的是,行凶者自身的心理问题,看待事情不客观、不理智是造成这起悲剧的根本原因。但这起悲剧同时也警示我们,校园霸凌如果处理不当,将对人的性格、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甚至让人留下终身的心理残疾,害人害己。那么,怎么解决校园霸凌呢?
校园霸凌基本分为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两种类型。校园霸凌的种类多样、形式隐蔽、取证不易是导致其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解决校园霸凌的关键,其实掌握在那些看似无辜的旁观者手中。想要根治校园霸凌,就必须团结弱势群体,用群体的力量对其加以制止,从源头遏制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校园霸凌的出现,一定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选择对此无所作为,保持沉默。尽管有时候沉默并非出于自私自利,也不代表道德的沦丧,但它蕴含的,一定是人性里最盲目屈从的一部分。
在校园霸凌的初期,一般只是少数人对更少数人的抗拒与排挤。这个阶段的校园霸凌,手段还不算太恶劣,往往是言语上的讥讽或搞恶作剧。这时,旁观的同学往往因为害怕遭到报复,或是因为害怕脱离群体而选择对霸凌行为保持沉默。殊不知沉默的时间越长,打破沉默的代价也就越大。这样的行为助长了霸凌者的气焰,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恶果。如果一个暴行获得了群体的默认,那么它在精神上已经被大家合法化了。等到学校和社会介入时,往往已经为时晚矣。
英国有一句谚语叫“房间里的大象”,指的是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校园霸凌正如同房间里的大象,住在房间里的可能是老师,是家长,更多的是学生。在大象出现之时,我们可能因为害怕,因为事不关己而对它保持沉默,任由其发展。尽管我们手握制止校园霸凌的权利,但我们仍旧保持沉默。说话只要有一个人发声就可以,但沉默却需要所有人的配合。校园霸凌之所以屡禁不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缺失了真正能对它起监视和限制作用的集体的力量。
是谁在喂养房间里的大象?当你寻求自保时,当你视而不见时,当你退缩软弱时,这头大象就在一点点长大。我们每个人的沉默都是校园霸凌这头大象最好的养料。如果放任它越长越大,总有一天它会挣脱牢笼,对某些人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我常常在想:倘若十几年前,那个孩子在遭受校园霸凌时,有人站出来为他挡下一拳,或者替他说一句话,他在以后的人生里,是否就不会活得这么消极,这么压抑,以致宁可毁灭自己,也要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发泄心中的怒火?
马丁•路德•金曾说:“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仅因为坏人的可憎言行,更因为好人的可怕沉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话题的陈旧,就对它避而不谈;我们不能因为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校园霸凌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当你沉默之时,被伤害者的痛苦将永远烙印在你良心的反面,你不会因此受伤,也不会遭到法律或道义的谴责,但有人可能会因你的不作为而伤痕累累。如果说霸凌者对受害者的欺凌好比一把利剑,让人血肉横飞,那么旁观者的不作为便是慢性毒药,令人的心灵之花逐渐枯萎腐烂。
我们要正视校园霸凌这头大象,发挥集体的作用,不要做校园霸凌的纵容者。房间中的大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有驱赶它的必要,可怕的是我们即使知道也不立即行动起来驱赶它。
简 评
一个社会事件往往涉及面广,思考角度多样,人们常会表面化、浅层次地谴责部分人群。比如毕业多年的学生当面掌掴老师,简单地指责教师或者学生就够了吗?某地官员在子女婚宴上大收红包,批评其变相贪污就够了吗?部分青少年沉迷游戏荒废学业,指责游戏设计者祸害下一代就够了吗?显然不够。将校园霸凌问题的关注重点放在“沉默的大多数”上,这是本文的独到之处。
作者是真的在还原事件、分析过程、提出呼吁。细细梳理事件发生的始末,初期、中期、最后,每一个环节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心理微变,以及最终的覆水难收、回天乏力。这种条分缕析的意识和能力是极为可贵的,它告别了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言不由衷、人云亦云。
本文的论述重点在“怎么做”上,行文体现了绵密入里的逻辑性,看待问题全面、冷静。多用问句,令人深思。
一篇中学生的千字文,真的能将复杂的问题讲得透彻无比吗?其实很难。但是,追问源头,深挖本质,真的用脑去思考,用心去体察,这当然是有价值的写作追求,不管我们最终能否真的抵达追寻的目的地。
(郭培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