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曾子固龙图①书

2020-01-13张耒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行事实词欧阳修

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遒,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

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锄叛而讨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选自《张耒集》,标点有改动)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譯成现代汉语。(8分)

(1) 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 (4分)

(2) 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 (4分)

参考答案

18. (1) 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

(2) 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

答题重点

(1) “然”,翻译成“然而”“但”“但是”。

“行事”译成“行为事迹”“行为处事”“所作所为”“生平事迹”均可。

“考”译成“考证”“考查”“考究”均可。

(2) “耻”译作“以……为耻”“对……感到耻辱”,只要译出表示意动用法的意思即可。

“惟古之求”如果译作“只求古”,仅译出了宾语前置的意思;译作“只追求古风”“只崇尚古文”,则不仅译出宾语前置的意思,而且译出了“古”的意思,更为准确。

这篇文章是张耒给曾巩的一封信,阐述了他对宋初士大夫们注重游乐,不再抒写心中忧虑、愤懑之感的不满,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屈原、司马迁、韩愈等人为人、作文高度统一的赞赏。他在文中赞扬了欧阳修能继承孟轲、韩愈之风,引导天下文人,更盛赞出自欧阳修门下的曾巩,文章能够屹然于世,与欧阳修并列。

这篇选文篇幅较长,有900多个字,且涉及文艺批评,在阅读上有一定难度。从我校高三年级同学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掌握了其中的知识点,但也有一些出现频率颇高的差错,原因是同学们不注重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仅关注个别字词而忽略了句意表达的准确、通顺。

(1) 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

错解1

孔丘的文章很美好,但是他的行事不被后人看见,不可参加考试。

这位同学在翻译时将“丘明”理解成了“孔丘”,可见其不够仔细,且缺乏一定的古代文学常识积累。联系上下文,这里的“丘明”对应的是上文提及的“左氏”,也就是课文《报任安书》中“左丘失明”的“左丘”,他的全名为“左丘明”。

此外,这个答案没有翻译出关键实词“行事”,按照逐字翻译的原则,这个词应译成“所作所为”或“行为事迹”,而不能照抄原文。关键实词“考”翻译成“考试”,与原文“考证”“考查”的含义不符。

其实我们在《报任安书》中也学习过“考”和“行事”这两个重要实词,“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一句中的“考”和“行事”,和此处的意思均一致。

错解2

左丘明的文章非常华美,但他的作品在后代没有展现,不能够明白并且探究(他的文章)。

前文提到了“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意思是“世上的糊涂人,只知道人的言论与德行不相通,有的人相信他人的言论却质疑其行为”,讨论的是人的“言与行”问题。此处延续前文的语境,以左丘明为例也应围绕他的“言与行”来谈,前半句先说左丘明的“文章”即“言”,后半句说他的“行为事迹”即“行”。但这位同学的翻译只围绕“言”,将关键实词“行事”理解为“作品”,与句意不符。将“考”翻译成“探究”与原文含义也不符。

(2) 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

错解3

从此以后,天下的求学之人,开始以欧阳修守旧又推崇古人之文为耻。

这位同学理解了“耻”和“惟古之求”的意义,可见有一定的古文功底,但是他没有联系上下文来把握句子中的逻辑关系,对句意的判断产生了失误。

具体来说,这位同学对“耻”的意动用法翻译准确,但对“耻”的内容理解有误。此句前文有“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的表述,即“而庐陵欧阳先生才写古文,近者揣度两汉,远者追溯三代,继承孟轲、韩愈之风,来建立一家之言,积习更高,锤炼更新”。因此,这句中的“惟古之求”指的是在欧阳修的影响下,求学的人开始只追求古文,不可能以“欧阳修守旧”为耻。“耻其旧”,“其”指代的是这句的主语“求学之人”,并非欧阳修,“旧”则指的是求学之人过去的文章或过去的文风。

猜你喜欢

行事实词欧阳修
让我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画眉鸟
弱点
欧阳修快马追字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行事见于当时 是非公于后世
文言实词推断法
标识语的间接言语行为行事功能探析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