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变脸
2020-01-13艾正松赵林
艾正松 赵林
2019年刚刚开始,美国和俄罗斯就上演间谍事件互相抓人,拉开了两国关系新一年的序幕。克里米亚与乌克兰危机、叙利亚战争、伊朗核问题、委内瑞拉与古巴主权问题,以及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与裁减战略核武器等问题,双方都在激烈争斗,相互妥协的余地都非常有限。制裁与反制裁仍在继续,抹黑与反抹黑针锋相对,国际秩序争吵依然剑拔弩张,军事安全博弈持续紧张。两国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必然导致军事对抗的发生,这种对抗或冲突肯定会使世界和地区形势更加动荡不安。美俄两国总是在挑衅、报复,报复、挑衅中往复循环。
委内瑞拉政治危机使矛盾更加尖锐
2019年初,委内瑞拉爆发的社会政治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场危机不仅使该国政局持续动荡不安,而且对美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围绕着解决危机问题,美俄在拉美展开了新的角逐。
2019年1月23日,委反对派领导人、国民议会议长胡安·瓜伊达被宣布为临时总统。大约50多个国家承认瓜伊达为临时总统,其中包括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大部分拉美国家。特朗普对委内瑞拉现政权表现出最强硬的态度,他第一个承认瓜伊达。美国以向委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方式来帮助反对派与政府争夺人心,但委内瑞拉政府对此予以拒绝。于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又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相关决议,但这个决议案遭到俄罗斯的否决。俄罗斯呼吁和平解决委内瑞拉危机,认为只有在其政府同意下,才能向它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特朗普之所以支持反对派推倒马杜罗政府,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削弱俄在拉美影响的考虑,最重要的是不让俄在靠近美国边境的地方获得地缘战略桥头堡。俄罗斯当然不希望委内瑞拉政局发生剧烈变动,因而赞成各方进行政治对话。
3月,美俄举行关于委内瑞拉局势问题的磋商。俄方表示准备与美方讨论这一问题,但条件是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俄副外长列布科夫警告美国不要进行武装干涉,不要对现政权施加其他形式的敌对影响。对俄罗斯来说,委内瑞拉是其在拉美最重要的伙伴之一,该国政权变更则会严重损害俄在委内瑞拉的经济利益。
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事件以来,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基本上回归冷战状态。既然西方能在乌克兰挖俄的墙脚,使当地的亲俄政权变成反俄政权,那么俄罗斯也可以给美国制造麻烦,在其势力范围内安上一个钉子。如果委内瑞拉政权能克服危机,生存下来,这对其他拉美国家或许有某种示范效应,进而有可能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霸权。
2019年初爆发的委内瑞拉政治危机,使美俄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月27日,两架俄军用运输机在加拉加斯机场降落。据委媒体报道,机上共搭乘99名俄军事人员,装载99吨货物。俄外交部对此也予以证实。作为回应,特朗普在白宫接见了瓜伊达的妻子,呼吁俄不要支持马杜罗。美国国务院称,俄向委派兵使当地局势尖锐化,美国不会袖手旁观。针对美国在这件事上的种种非难,俄罗斯也给予驳斥。美俄关系恶化不断升级。
退出《中导条约》走向剑拔弩张
《中导条约》是冷战时期美苏达成的重要军控条约,其签署及落实既是美苏相互妥协的结果,更是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进行核军控与裁军谈判的具体措施。通过讨价还价,两国同意把陆基中程及中短程导弹全部销毁并不再部署。冷战结束后,美俄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认为条约束缚住了各自的手脚。2019年2月2日,美国宣布停止履行《中导条约》,180天后将考虑是否完全退出该条约。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表示,针对美国的做法,俄罗斯将采取回应措施,暂停履约。3月4日,普京总统签署文件,停止履行《中导条约》,直到美国不再违反条约或者条约到期而终止。从当前大国竞争的背景来看,美俄不太可能重新回到条约内,《中导条约》寿终正寝。
对于美国和俄罗斯来说,目前退出《中导条约》是双方安全战略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特定产物,但双方还是要找出各自的退约理由,即对方违约。俄罗斯一直认为,《中导条约》是在苏联做出大幅度妥协和退让基础上签署的不平等文件,所以在俄罗斯元气恢复之后就不断地希望改变这一条约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美国带领欧洲国家开始多轮北约东扩,把俄罗斯西部的防御空间一再压缩,使北约的势力范围直接抵近俄罗斯的西部边境。最近几年,美国更明显加大了对从波罗的海沿岸到外高加索一线的围堵,并在波兰、罗马尼亚部署陆基宙斯盾防御系统。出于无奈,俄罗斯开始向西部地区增加兵力,重点打造加里宁格勒等区域的攻防兼备能力。
《中导条约》废止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近期情况看,美俄退约的直接影响已涉及到地缘政治、技术研发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大国竞争战略”的背景下,美国和俄罗斯退出《中导条约》会进一步影响到大国的战略力量平衡和稳定,两国关系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通俄门”调查结果未能使两国走出困境
2019年3月25日凌晨,美国司法部长巴尔向国会通报了穆勒团队对“通俄门”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没有证据表明特朗普及其团队在2016年大选中与俄罗斯共谋,也没有证据可以起诉特朗普妨碍司法公正。“通俄门”清白后,美俄关系并没走出困境。
1987年12月8日,戈爾巴乔夫和里根在白宫签署《中导条约》
美俄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在历史上,美俄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在政治上,反俄是美国国内的“政治正确”;在经济上,美俄两国双边贸易额较低,缺乏经济压舱石;在军事上,两个国家始终处于战略竞争状态。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9年国情咨文》中指出:“美国在罗马尼亚和波兰部署导弹的行为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威胁。在此情况下,我们将被迫采取对等的回应以及非对称的打击。”
无论是叙利亚战场,还是朝鲜半岛,亦或是北极之争,美俄两国在外部空间中存在着绝对竞争。此外,俄罗斯在全球“去美元化”中也走在了最前列。因此,现在以及未来,美俄关系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根本性转变。
俄罗斯接触美国的态度不会改变。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俄两国总统在多个场合都进行了会面,但是两国领导人的接触不仅没有为美俄缓和带来机遇,相反,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即使在“普特会晤”之际也并没有停止。愤怒的俄罗斯民众甚至呼吁“特朗普需要拿出诚意”。
“通俄门”对美俄关系的影响,俄罗斯社会基本保持客观、理性态度,对美俄关系缓和基本没有过于乐观的期望。《今日俄罗斯》在报道中指出:“针对特朗普的调查还远未结束。”《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费德勒·卢卡亚诺夫也指出:“毫无疑问,‘通俄门远远没有结束。”俄罗斯政治评论家、莫斯科政治俱乐部主席叶甫盖尼·边也指出:“俄罗斯是主要的被告,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美国海军动用卡尼号宙斯盾驱逐舰参加“海风-2019”联合军事演习
美俄双方都拥有能够摧毁数次地球的核武库
2019年6月,俄罗斯海军舰艇编队访问古巴
但是俄罗斯始终不会关闭与美国接触的大门,普京总统在《2019年国情咨文》中指出:“俄罗斯仍希望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并对军控谈判持开放态度。”因此,虽然美俄之间存在竞争和矛盾,但是俄罗斯还是不会放弃与美国保持接触。在全球化时代,美国全方位的领先定位没有改变,俄罗斯仍旧无法逃离美国构建的全球“金融体系”和“经贸体系”,美国对盟友的态度也会影响俄罗斯与美国盟友的合作。
全球“斗法”愈演愈烈
2019年,美国与盟友在俄罗斯周边地区的多场联合军事演习接力登场,搅动浑水,拳头抵近俄罗斯鼻尖。对此,俄罗斯毫不示弱,通过全程监控、练兵备战等亮出“肌肉”,双方频频较劲,对抗气息浓郁。“硬碰硬”成为美俄关系的常态,双方斗嘴又“斗法”,关系持续紧张。
军事对抗火药味渐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7月1日—12日,美国和烏克兰的“海风-2019”联合军事演习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赫尔松州和敖德萨州及黑海西北部多地展开。美国海军动用卡尼号宙斯盾驱逐舰,并派出海军陆战队参与此次军演。对此,俄罗斯反应强烈。俄罗斯黑海舰队全程监控参与军演的北约军舰,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俄海航战机及棱堡岸基反舰导弹系统均已进入战备状态。另外,在美乌联合军演开始之后,俄军岸防导弹部队在克里米亚进行多项训练。俄黑海舰队还与俄南部军区空军部队举行了跨军种演习。
波罗的海同样暗流涌动。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报道,北约“波罗的海行动-2019”年度海军演习从6月9日持续至21日。来自18个国家的8500余名官兵、50艘战舰和40架战机参与,美国海军第2舰队担任演习指挥任务。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称,出于“识别威胁和保证该地区民用舰艇安全航行的需要”,俄军对军演进行了全程监视。美国动作频频,俄罗斯针锋相对。双方互秀“肌肉”,海陆空全方位较劲,火药味浓重。
双方博弈向全球拓展。美俄博弈不仅在东欧如火如荼的进行,已经向中东、拉美甚至北极等地区拓展。政治外交关系冷淡,分歧不断加深,对抗性上升,这是当前美俄关系的突出特点。一连串事件,将美俄在诸多地缘政治议题上的矛盾暴露无遗。
针对伊朗持有的低浓度浓缩铀突破300千克存量上限这一事件,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这是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恢复甚至加大对伊朗制裁的恶果。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的消息,当地时间6月24日,俄罗斯海军舰艇编队访问古巴。美国北方司令部发表声明称,美军全程掌握了俄海军的部署动态,并且正采取“积极措施”对其进行持续跟踪。美国防务新闻网站称,根据美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近期提交的2020年国防授权法预案,美国正设法在北极地区开辟一处新的战略港口,主要用于对抗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活动。
虽然欧美的制裁使俄美关系陷入困境,但两国元首却互动频繁
这只是美俄关系恶化的冰山一角。美俄“互掐”不断升级,关系跌跌撞撞。综合来看,美俄全球博弈正在加强。具体来说,美俄对立还包括意识形态和国家发展模式上的不同、对地区问题话语权和主导权的争夺等。
西方制裁下的两国关系复杂
欧美国家对俄的经济制裁,先后延长和追加过几次,均起因于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兼并行为和对乌克兰东部的卢甘斯克、顿涅斯克分裂势力的支持,也有基于俄罗斯对2016年美国大选进程的干预。欧美对俄制裁的一个延伸是俄对欧美的反制裁,包括农产品进口禁令、驱逐部分美国在俄外交人员等。
西方对俄制裁在经济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显性和隐性后果,除卢布大幅度贬值以外,俄罗斯也无法进入欧美国家的资本市场,无法从欧美国家完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在避险心理作用下,受制裁的俄企难以开展与欧美公司的正常业务,进而连带其他国家、地区的商业机构、金融機构也不得不在与俄企、银行的业务往来中格外谨慎。在人员交往上,俄罗斯官员和学者很难获得新的美国签证。最显眼的是2019年9月,74届联合国大会期间,10名俄罗斯高级别官员因被美方拒签而无法参加会议。而此前,俄方也拒绝了美方若干议员赴俄访问交流的签证申请。
虽然欧美的制裁使俄美关系陷入困境,但也不难发现,两国当前关系、特别是两国元首互动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两国元首互动频繁,包括通话和会晤。普京和特朗普,在汉堡、大阪等多个国际场合举行了单独会晤,并在赫尔辛基安排过闭门会谈,也多次通电话。俄方不掩饰对特朗普改善两国关系的期盼,特朗普也不吝惜对普京的溢美之词。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美方立法、司法机构和新闻媒体,对特朗普的有关举动和言论穷追猛打。二是两国关系的舆论氛围非常紧张。两国媒体在诸多热点问题上强硬互怼,如中导条约、伊核、委内瑞拉、乌克兰大选等,且均使用了非常刻薄乃至侮辱性的措辞,尤其是美媒极力丑化普京形象。三是双方外交和军事机构在展现敌意的同时保持了极大的克制。表面看双方都在大张旗鼓地在对方敏感的地区搞军事演习,在中东地区互挖墙角、抢占军售市场等,但双方军事部门在叙利亚一直有畅通的机制化联络和协调,两国外长和安全事务主管有多次互访,显示双方在尽力避免紧张关系升级、努力释放善意。
目前来看,俄美对抗进入“新常态”。短期内,美国并不视俄为其平等合作伙伴的观念仍会继续,俄美双方互信的严重缺失也不会很快改善,这些都阻碍着俄美关系的正常化进程。同时,俄美间的“敌我”意识也在继续深化。随着制裁的延续,美俄官方和知识精英的各类沟通在“政治正确”的约束下已近乎停滞。两国社会内部对于对方国家的看法也是负面居多,这些显然都不利于俄美关系的正常化。认知差异是美俄对抗“新常态”的根源之一。
美俄两国关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呈现出紧张与缓和的交替现象。美俄两国都明白,双方都拥有能够摧毁数次地球的核武库,这使得双方的关系不能持续的紧张。但是,美俄两国关系在国家利益上的结构性矛盾,也制约了这种缓和的程度和力度。并且,在缓和到一定程度之后,又会趋于紧张。大国不仅要有在竞争中击败对手的智慧,更要懂得与对手斗而不破的哲理。美俄两国都是深谙此道的大国,它们的关系虽然紧张,但并不会彻底破裂。
责任编辑:张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