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原理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2020-01-13朱俊生张兆琦孟献梁秦志宏

化工时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化工立德原理

朱俊生 张兆琦 林 喆 孟献梁 秦志宏

(中国矿业大学 化工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立德树人”是任何一个高校在教学活动中都无法避开的主题,这个任务光荣而又艰巨。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1,2]。作为具有110多年历史的工科强校,如何将思政建设融入课堂,如何让学生发扬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矿大精神,建立崇高的科学理想,如何把中国梦同实践教学相结合是我校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我校《化工原理》教研团队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在借鉴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简单阐述了课堂思政的方法和模式。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从古至今我们都希望培养出有整体观和大局观的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更正确的价值观和更高的科学素养。课程思政就是从国家意识形态高度出发,立足于学科的学术内涵,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振,最终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3]。 “润物细无声”是课程思政的具体表现,所以课程思政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门课程或者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生所学课程作为载体,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每一节课上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时刻无死角的思想教育,最终达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

2 化工原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21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是我们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起点,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强大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强盛兴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要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那么新时代的年青人就应该有新气象、新面貌。但是在网络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价值观被广泛传播,有些价值观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甚至和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它们之间相互交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很深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缺点和优点都极其鲜明。任性、冲动、脆弱、小确幸、自我为中心、精致的利己主义甚至所谓的“丧文化”都是贴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标签,但他们又是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个性突出、富有创造力的一代人。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程”已经不能全面满足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就要承担起更大的育人职责,要在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加全面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显性的“思政课程”与隐性的“课程思政”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方位的、360°无死角的思政教育,才能实现我们“立德树人”的目标。所以课程思政是教学方式适应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新时代新工科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化工原理》是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的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涉及多个单元操作,理论和实践能紧密联系到一起。教学过程中更容易渗透思政元素[4]。传统的课堂就是纯粹的传授知识,老师讲学生听,很大一部分学生参与不到教学活动中。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推翻传统的死板的课堂模式,要将更多的思政元素全方位的融入课堂,并且应该用更加愉快,轻松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正真做到寓教于乐,立德树人。

3 化工原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3.1 教师的榜样意识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老师很大程度上有一个榜样的作用,一个老师不经意间的不恰当的行为都有可能对他的学生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要想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老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榜样”,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必须言传身教,古人云“律人先律己”我们要从细微处出发,从日常小事做起,给学生们树立一个好榜样,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所教授的每一节课。尊重学生、尊重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科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这也是许多老师容易忽视的地方。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思政意识对于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3.2 《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我们要把《化工原理》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课程思政目标相互融合、渗透、贯通。首先是知识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们应该掌握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掌握例如离心泵,精馏塔,吸收塔等单元操作设备的结构特点、操作方法和故障分析及排除;掌握各种设备的选型方法和设计计算。其次是过程和方法目标,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基本研究方法,即试验研究法和数学模型法。这就要求我们能使学生基于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能够分析复杂的工程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能够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操作设备和工艺流程等。最后是课程思政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爱国是最大的责任担当”。学生成长道路千万条,爱国道路第一条,从来就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我们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们的历史责任感,争做新时代有责任担当的青年。

3.3 化工原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3.3.1 把优秀的民族精神融入课程教学

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沉淀下来无数的文化瑰宝和优秀的民族品质,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宝贵的德育资源。例如,在流体流动和流体输送机械的章节有一个重要的公式——柏努利方程。方程的原理就是流体流动过程中的总能量守恒,位能、动能、静压能及能量损失之和总是保持不变,这就好比是一个团队,一个家庭,一共有四名成员紧密相连,当需要的动能很大时,位能和静压能就会毫不犹豫的奉献自己的能量。这就体现出了我们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年初突然爆发了新冠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90后甚至95后俨然成为了抗疫的主力军,他们的奉献与担当,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全国人民都记在心里,也一定能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再如,在测定管路特性曲线和泵的特性曲线实验中,需要大量的操作和记录和多次的重复实验,按错一个开关,关错一个阀门就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这就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细心,坚忍不拔,不骄不躁,意志坚定的机会。在吸收和精馏的章节可以给学生传输“立志如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思想,轻组分和重组分在每一级塔板上都会相遇,但是它们谁都说服不了谁,都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义无反顾的前行,最终到达塔顶和塔底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在通往目的地的途中,绝不是一帆风顺要不忘初心才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在传热的章节里,传热原理简单易懂,但是加上若干条件之后就会愈发的复杂,这可以启发学生不能骄傲时刻保持谦卑的态度,勇于探索努力奋斗。

3.3.2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融入课程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适用于各个学科的学习,如果在学习时辩证的看待问题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更深的理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融入课堂很有必要。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任何事物和事物之间都是对立统一的。例如,吸收和解吸是对立统一的,操作点相对于平衡线的位置就决定是吸收还是解析过程,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课堂上融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富创造性。

3.3.3 把爱国教育融入课程教学

在我国化工发展史中涌现过很多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工矿泰斗”孙越崎先生为中国煤炭、石油事业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者候德榜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打破了外国人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化工界泰斗时钧院士,他放弃了深造的机会决定回国,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化工人才,其中仅院士就有16人。在讲到范宁公式时可以引入华东理工大学顾毓珍先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报效国家的故事。讲到精馏的章节可以举苏元复先生曾历经困难从德国带回精馏实验装置,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直用该装置进行学生实验教学[5]。这些典型人物事迹能够用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从这些案例中深深感受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4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单纯的“思政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必须融合于每一门课程之中,构建全新的时间空间无死角的思政教育模式。《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更有效的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课程思政也不例外,发掘课程中更多的思政元素以及如何更加有效的传递给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化工立德原理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