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理探析
2020-01-13戴云飞岳怡宁李继安王洪彬
戴云飞 岳怡宁 李继安 王洪彬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生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10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港澳台地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565例,累计死亡病例3015例,84个国家(或地区)以及1艘国际邮轮出现疫情。其传染性、致病性强,传播途径广,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工作生活。
在中国古代,艾灸是主要的防疫措施。《肘后备急方》记载:“断瘟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这是晋代用艾灸进行环境消毒的记载。《庄子·盗跖篇》记载“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医学入门》云:“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千金要方》云:“凡入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疫毒气不能着人也”,均表明艾灸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来预防疾病和瘟疫。该文对艾灸疗法对NCP的防治作用进行探讨。
1 艾灸防治NCP的中医机理
武汉2019年12月中下旬以及2020年1月中,阴雨连绵不断导致湿度加大,相对湿度偏大8%,湿大于寒,气候凸显阴冷湿寒特点[1]。同时,感染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寒湿之象,病机之核心在于寒湿疫毒闭肺困脾,病性为阴病,以伤阳为主线,因此,中医认为NCP属于“寒湿疫”范畴[2-4]。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中轻型与普通型中以寒湿郁肺、湿热蕴肺、湿毒郁肺等证型为主[5]。不同地域的诊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但总体上均围绕着湿毒致病的核心病机及传变规律进行防治。寒、湿均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针对寒邪,当温散、透邪;针对湿邪,当芳香、化浊;针对疫毒,当逐秽解毒。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三经,具有温经散寒、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尺泽、中府、肺俞等穴位,其温热作用会循经感传至相应的脏腑或病变部位,能够温散寒邪;阴陵泉、丰隆等穴位艾灸具有明显的健脾益胃、化痰祛湿的作用,足三里、命门等穴位艾灸能够培元固本,提高自身抵抗力,能够有效的预防COVID-19并改善寒湿郁肺等证型患者的临床症状。
2 艾灸防治NCP的现代医学机理
2.1 抗炎作用 艾烟弥漫在空气中,可以在室内形成空气药分子膜层,其中的5-叔丁基连苯三酚等成分,对细菌、病毒、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艾灸疗法能显著抑制脑中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7],降低血清白介素-1(IL-1)、IL-6水平[8],从而发挥着显著抗炎的作用。艾灸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发挥类似3-甲基腺嘌呤的自噬抑制作用,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自噬减轻心肌损伤、抑制炎症反应,下调心肌自噬水平,改善心功能[9]。通过抑制核转运因子(NF-κB)通路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3)磷酸化,减少了促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释放,从而减轻结肠炎症反应[10]。因此,艾灸不仅可以直接抑制致病菌,还可以抑制体内炎症因子、炎症反应,减少炎性渗出,从而对各脏器炎症均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2.2 调节免疫功能 艾灸振奋阳气、调节气血、激发胃气[11],保护脾脏以及胸腺[12],调节免疫水平,抑制机体过激的免疫反应[13],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艾灸的温热刺激随着施灸时间的延长和热量的逐渐积聚,温热刺激可以调整施灸局部表皮及真皮下的温度和血浆渗透压,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持续施灸能激活多种酶的活性,使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并长期维持,且能增强免疫功能;由于艾条灸燃烧时温度较高,释放大量热能,并产生光热辐射,可渗透到表皮、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或直接渗透到深层组织,并通过毛细血管网传到更广泛的部位,而为人体所吸收,这种红外线辐射既可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肉芽水肿,又可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也能为能量缺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从而进一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神经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14]。
2.3 保护受损脏器 艾草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镇静作用,镇咳、祛痰、平喘、抗炎等作用,抑制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多层次、多环节的调节免疫反应,对于呼吸道系统疾病尤其是肺部炎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5],并促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恢复[16]。艾灸能增加胃肠动力、增高胃黏膜血流量、修复胃肠黏膜,对消化道功能的保护及重建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17-18],提示在NCP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时,可用艾灸疗法予以缓解。
2.4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艾灸能改善机体循环状态、调整神经内分泌、调节机体代谢、稳定内环境[19],加快肾脏中自由基的清除,通过对细胞膜的保护,提高肾脏组织细胞膜的防御能力[20]。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通过艾灸大椎、膏肓俞以及足三里穴来治疗9例非典后遗症,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21]。由此,可见艾灸在保护肝肾功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 小结
综上所述,艾灸防治COVID-19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针灸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一版)》中,对疑似病例、轻型、普通型患者以及恢复期患者均给出了明确的艾灸治疗方案。同时,由于艾灸具有成本低、方便操作等特点,因此将艾灸疗法介入NCP的防治工作之中,以降低患病率、推动痊愈进程,缓解患病后药物副作用以及后遗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