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0-01-13宁芳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规范化胰岛素

宁芳芳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2型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往往由机体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发,以补充胰岛素为主要治疗方法[1-2]。胰岛素泵是目前临床最为先进的治疗工具,其工作原理为利用计算机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使用胰岛素泵定时定量向人体供应胰岛素,满足人体所需胰岛素用量的要求,具有治疗效果稳定等鲜明特点[3]。但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效的提升角度考虑,还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方法。本课题主要对规范化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涉及的研究内容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进入我院接受胰岛素泵强化医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共5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且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此外,排除存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严重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在32~73岁,平均年龄为(58.67±1.49)岁;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为(4.32±0.46)年。观察组2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12;年龄在33~72岁,平均年龄为(58.68±1.47)岁;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为(4.33±0.4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此次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及实施胰岛素泵的必要性,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疏导措施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规范化护理方法,主要的护理方案内容为:

1.2.1 健康教育护理。患者入院后,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对患者及家属普及疾病相关知识,纠正患者及其家属原有错误的疾病认知,告知其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了解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及风险性,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且定期举办疾病知识讲座,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广泛参与。

1.2.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注意自身言辞及态度,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大大提高患者的信任程度,通过聊天、听音乐及观看视频等两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代表后续数据有可比的价值。

1.2.3 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分散患者疾病压力,并且耐心解答患者内心疑虑,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有助于形成和谐良好的医疗环境。

1.2.4 细节护理。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做到按时按量服药,并在用药期间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监测,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胰岛素泵的使用原理及使用方法,特别是治疗期间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并且注意日常生活中各项护理细节,例如:穿脱衣物时重点保护管道,不得使用酒精擦拭泵身周围,预防出现输注管道脱落等情况。

1.2.5 出院前护理。待临近出院时,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普及护理知识及护理要点,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例如:以低血糖情况为例指导患者口服糖类食品,以高血糖为例指导患者检查胰岛素泵、针头及导管的使用情况,必要时更换全新导管。

1.2.6 饮食护理。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因素,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方案,兼顾食物营养摄入量及个人口味喜好,向患者介绍日常生活中能改善糖尿病症状的食物,培养患者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治疗期间戒烟戒酒,适当开展户外锻炼。

1.2.7 出院随访护理。出院随访期间,护理人员通过建立同时期病友群或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等方法纠正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普及各种疾病小常识,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深受了解疾病知识,大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且微信群中人数众多,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有利于扩大其生活交际圈。

1.3 判定标准:对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血糖水平进行分析,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然后,以生活质量(SF-36)评分量表为标准,对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4-5]。此外,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6]。

1.4 统计数据处理:此次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涉及的计量数据采取()代表,然后采取t进行验证;计数数据则采取百分率(%)代表,然后采取χ2进行验证P<0.05,代表2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研究的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方面的对比:观察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均显著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情况对比(,mmol/L)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对比:对照组护理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为(57.64±2.37)分、护理后为(72.18±3.64)分;观察组护理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为(57.68±2.38)分、护理后为(91.47±4.51)分。由数据可知,在生活质量(SF-36)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1.38,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高对(t=9.238,P<0.05)。

2.3 两组在护理满意情况方面的对比:对照组28例中,满意一共有8例、基本满意一共有11例、不满意一共有9例,总满意度为96.43%。观察组28例中,满意一共有20例、基本满意一共有7例、不满意一共有1例,总满意度为96.43%。结合数据得出,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要比对照组高(χ2=10.276,P<0.05)。

3 讨 论

2型糖尿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存在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特点。目前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以控制胰岛素分泌为核心原则,而胰岛素泵是较为先进的治疗工具[7-8]。由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胰岛素泵了解程度不足,可能于强化治疗期间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总体治疗效果,阻碍最终治疗进程。因此,在积极医治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非常关键。

本次重点提到的规范化护理方案,主张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建立个体化治疗档案,详细记录患者身体基本情况,便于对比治疗前后的恢复程度,并且规范化护理以“人性化”为护理理念,注重从患者角度考虑,约束并指导患者在护理期间的行为,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预防出现各种护理方面差错,有利于患者机体康复[9-10]。同时,规范化护理能有效控制胰岛素泵入量,预防出现多次使用胰岛素引发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规范化护理能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幅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则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消除影响治疗效果的风险因素。此外,规范化护理中健康宣教及饮食干预能纠正患者原有的错误疾病认知,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使患者认知水平提升,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1-12]。此次研究,观察组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从中可知,规范化护理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强化医治期间,配合规范化护理方案,具备明显的作用,可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规范化胰岛素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