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负性心理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2020-01-13薛兴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
关键词:性心理外伤颅脑

薛兴芬

(沈阳市工会事务与职工服务中心 传统康复科,辽宁 沈阳 110161)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危急症之一,多由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造成。颅脑外伤病情较为复杂,临床多采用去骨瓣减压术等以挽救患者生命,但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并发症发生风险高[1]。心理障碍是颅脑外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故而应积极实施护理干预以改善其心理及社会功能。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改善心理状态的目的[2-3]。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本研究已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观察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6.58±7.1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2例,跌打伤15例,坠落伤12例;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3例。对照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6.15±7.2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跌打伤15例,坠落伤1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1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CT扫描确诊为颅脑外伤;②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理解、沟通能力正常,且能够配合护理干预。(2)排除标准:①存在失语、认知功能障碍者;②有抑郁或其他精神病史;③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体位护理、饮食指导及预防并发症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①成立小组:成立由护士长、护士以及心理导师组成的干预小组,组织成员学习心理护理内容;结合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②拉近护患关系: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聆听患者倾诉,设身处地的理解患者,取得患者信任,以耐心、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护理配合度。③心理干预: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协助患者认知心理问题,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及时给予鼓励,告知患者接纳、积极面对现实,协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决心,以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④健康指导:详细告知疾病相关信息,耐心讲解疾病的护理及预后转归等内容,帮助患者积极面对自我,应对未来充满希望,配合护理干预措施,由自我丧失转变为自我认同。⑤现身说法:邀请已经接受心理护理,且护理效果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分享体会,以引导正在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面对现实,积极体验当下。开展放松训练,引导患者做深呼吸和冥想,改善患者的情绪、行为障碍。⑥正向引导:结合患者兴趣爱好,指导其采用看电视、听音乐以及阅读等方式充实患者生活;引导患者对有积极意义的话题进行探讨,以改善对生活以及人生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快回归社会角色。⑦社会支持:积极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其处于体验成功感受的精神状态中;调动患者家属或好友的积极性,帮助树立关心患者的正确观点,减少对患者的特殊照护,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⑧出院随访:两组均随访干预1个月。采用微信群的方式与患者建立联系,进行术后康复行为的追踪与监督,评估实施效果,并结合患者康复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1.4 观察指标:①负性心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负性心理。两个量表各包含20个项目,均采用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患者的负性心理越强烈。②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从生理、心理、独立性、环境、社会关系以及精神支柱6个维度评价。各维度均采用百分制计分法,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心理:两组干预前负性心理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观察组干预后独立性、生理、心理、精神支柱、环境以及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负性心理对比(,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 论

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外伤,通常合并头皮损伤、颅骨损伤等,手术是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方式,但其存在一定的风险,且术后恢复缓慢,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躯体功能或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障碍,而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的康复密切相关,故而在患者康复过程中需给予心理因素的干预,以促进康复[4-5]。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独立性、生理、心理、精神支柱、环境以及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负性心理,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余方芳等[6]研究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心理护理干预从多角度出发,帮助提高患者心理灵活性,增强管理健康行为,最大限度减轻心理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6]。颅脑外伤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身心创伤,恢复过程较长,患者及家属均会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充分理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并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使其充分体验尊重与理解的感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配合度。密切的交流、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及时给予鼓励与安慰,可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现实,提升情绪状态的自我调节与控制,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向患者讲解疾病、心理、康复以及预后的关系,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纠正疾病认知,减轻负性情绪的影响,促使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护理中,从而提升干预效果[7-8]。心理护理结合患者心理状态,引导其进行放松训练,利于减轻身心压力,树立面对现实生活的正确态度,早期恢复正常生活[9-10]。此外,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时间长,医疗费用高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影响家庭系统的稳定。护理人员以和蔼的态度做好患者家属的解释与安慰工作,减轻家属的负面情绪,协助其树立良好的心态,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主动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性心理外伤颅脑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