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
2020-01-12王梓龙
王梓龙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621000)
合理科学的边坡支护技术方案是确保土木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加大对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项目实现长期有效的运行。在施工中要从工程的各项因素、性质及危险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制订出高效可行的支护方案。确保边坡的稳定性,改善现场的施工环境,提升施工效率。
1 技术类型
1.1 土钉支护
土钉支护技术通常运用在地下水位不高、基坑边坡深度不超过12 m的施工中。边坡支护流程:基坑降水→开挖→基坑修坡→混凝土初喷→钻孔→成孔→注浆→绑扎钢筋网→喷洒混凝土。此技术稳定性较强,成本投入低,应用广泛,还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1.2 锚杆支护
锚杆技术主要包含挡土墙和土层锚杆系统。在具体实施时需要以墙背土的压力及锚杆内力修改和调整支护体系的相关参数。锚杆支护技术在滑坡区域及切坡上的应用最为广泛,但不适用于高度超出6 m的基坑,否则会因为缺乏置支护力而出现塌陷[1]。
2 技术应用
2.1 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施工之前,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支护方案。在深基坑施工中通常采用土钉支护方法,将土钉直接钉入土壤之中,使两者实现相对稳定,但此方法对于土质要求非常严格,土钉必须有很强的抗压能力。设计的时必须考虑清楚,并明确钻孔最终成孔的深度和要求相符。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深度打孔,并对每一个孔位进行编号,由检验人员检验合格之后再终止打孔[2]。土钉打入之后必须实施抗压检测,确保注浆量及力度符合规定。水灰比必须要依照要求进行控制,外加剂剂量及物质都要以规定为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投入使用。注浆应按规定制作试块,注浆的方式可以直接运用重力注浆法,并在初凝之前进行补浆操作。
2.2 基坑土方开挖中的应用
在该类工程中的基坑土方开挖虽然可行性非常高,但是会破坏原先土壤的情况,破坏生态平衡,风险性较大。这种风险还会在土方开挖当中渐渐增大,所以在边坡支护中,土方开挖必须对土质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施工安全。在基坑土方开挖当中,必须坚持平衡原则,运用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方式严格控制挖土量,决不能出现超标的情况。自由开挖的范围必须限制在可控范围中,并实施分层分段的方式,具体长度不能超过基坑边缘。为了确保施工进度,还可以直接使用分段跳挖的方式施工。
2.3 基坑周边监测的应用
基坑开挖中要及时检测土质和周围环境,尤其是环境比较特殊的地段,从而降低安全隐患。检测方式可以根据施工地点及环境的变化调整。为了确保安全还可以在施工场地的周围设置一些检测点,定时进行观测,并记录各项数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一旦出现数据波动过大的情况就要马上停止施工,并采取补救措施,以免出现坍塌事故。
3 结语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运用边坡支护技术可以提升基坑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基座土层性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这类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整体质量。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结合实际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支护方式,以便充分发挥边坡支护技术的优势,保证工程质量。